2014二轮专题六生物与环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二轮专题六生物与环境【专题训练与高考预测】1.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右表。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的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播种量的比例收获种子的产量大麦燕麦大麦燕麦0.20.40.60.80.80.60.40.24281981051335632132.将甲、乙两种植物混种,设N=甲播种的种子数/乙播种的种子数,M=收获的甲种子数/收获的乙种子数,收获的种子再播种,连续进行了5代。现将N对M作出如图示曲线,则再过若干代()A.甲排斥掉乙B.乙排斥掉甲C.甲、乙共存D.不能确定3.右图表示不同种群间的寄生关系。对右图描述正确的是()A.a~b之间的曲线表示寄生物种群急剧下降B.a~b之间的曲线表示寄生物与宿主达到平衡状态C.b~c之间的曲线表示寄生物与宿主达到平衡状态D.A是宿主,B是寄生物4.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5.科学家在一池塘里将两种鱼分别单独和混和饲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出四类食物在它们胃内所占的比例如下表:饲养方式植丛中的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其它鱼种1单养0.420.120.010.45混养0.050.350.050.55鱼种2单养0.430.230.010.33混养0.400.120.040.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单养时两鱼种多出没在植丛中②单养时鱼种2多出没在池底③混养时两鱼种多出没在池底④混养时鱼种1多出没在池底,鱼种2多出没在植丛中⑤混合放养有利于对资源和空间的利用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6.下图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I号杀虫剂和Ⅱ号杀虫剂可用于控制这些昆虫。Ⅱ号杀虫剂对甲、乙昆虫毒性相同,I号杀虫剂对乙昆虫的毒性比对甲毒性更强。现用两种杀虫剂分别处理田块,下列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I号、Ⅱ号杀虫剂单独作用对害虫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数量增加D.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8.某人在农田中发现一只死猫头鹰,经解剖发现嗉囊中有一条蛇和一只田鼠;解剖田鼠的胃发现内有生物A和生物B,切片检查生物A和生物B有如图所示的组织;解剖蛇胃,发现胃中有一只没有完全消化的田鼠,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A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B.检验生物B细胞中的多糖发现含有糖元和淀粉C.测定以上各动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浓度,发现浓度最高的是猫头鹰D.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既是竞争又是捕食9.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10.若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的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均不该画出的一组箭头是()A.(1)、(2)、(3)B.(4)、(5)、(6)、(7)C.(8)、(9)、(10)、(11)、(12)D.(13)(14)、(15)11.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生物圈的功能上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排放废物的增加B.物质循环回路被阻断C.自动净化能力被阻断D.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12.下为二则科技信息:⑴美国加洲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生长在墨西哥互哈卡山麓的野生玉米后发规,这种玉米含有包括苏云杆菌(一种产生抗虫毒蛋白的细菌)基因在内的转基因作物的基因,由此可见①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传播到野生植物中②转基因作物可对天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构成威胁③为防止基因污染,应当禁止转基因作物的推广④转基因作物不是洪水猛兽,自然的杂交过程实质是一个长期的转基因过程,两者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无须限制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广()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⑵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株,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基因库所表现的()A.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B.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C.社会效益越来越显著D.资源效益越来越显著13.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14.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②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③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④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低A.①②B.②③C.③①D.①③15.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农业害虫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关于对此过程的推理正确的是()A.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B.在A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针对害虫的农药,则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C.在B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原因是该种蜘蛛的食物不足D.在C期间是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已不存在食物关系16.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年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盲目开垦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③要抑制破坏此地区植被的各种因素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近年来,在江河湖泊中发生的“水华”是由于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而夏季的密度处于低谷,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末,藻类急剧减少是因为水体中营养物质急剧减少B.复季温度过高,浮游植物光合酶活性下降C.夏季水中溶解氧较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D.秋季早期,温度、光照适宜,营养丰富,藻类大量18.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蛙与飞蝗的关系是(将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共生B.寄生C.捕食D.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19.由于地理分布不同,形成了对环境条件不同的作物品种,下列资料记载的是南京、佳木斯和北京当地品种的大豆在原产地和北京栽培时的播种和开花时间。据资料回答:品种名称金大532本地大豆满仓金原产地南京北京佳木斯在原产地的播种日期5月30日4月30日5月17日在原产地的开花日期8月23日7月中旬7月5日在北京的播种日期4月30日4月30日4月30日在北京的开花日期9月1日7月19日6月5日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85天80天49天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124天80天36天(1)如将广州当地大豆品种(番禺豆)移往北京种植,开花(提前、延迟),产量(增加、减少)。(2)除温度有一定影响外,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3)已知影响菊花开花的因素与大豆相似。为庆祝“七一”建党节,增加节日气氛,市政府决定在“市政广场”摆放一百万盆菊花。菊花的开花时期应在九至十月,想一想园林工人应当怎样处理菊花?2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头(计算公式是N:[a]=[b]:[c])。A.30B.32C.64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头雌鼠一生产仔16头,各代雌雄性别比例均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第n代产生的子代数为头。A.a×8n-1B.a×8n+1C.a×8nD.a×8n-2(5)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中的曲线21.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中表示A,B在120d内的种群变化。(1)为什么物种A达到的峰值会高于物种B?(2)若物种B突然大幅度增加,物种A,B的数量如何变化,为什么?(3)在实验条件下两者在116d和120d后均死亡,这种情况一般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吗?为什么?(4)讨论第90d时,物种A的各种群间关系的特征:(5)比较物种B在27d和90d时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22.下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情况,其他成分未表示出。有位科学家研究了图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甲),及叶肉细胞中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请分析回答:(1)图甲的a点(曲线横轴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b点(曲线与纵轴交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2)能够反应a点时生理过程及量变关系的是下图中____(3)测定森林乔木在炎热夏季一天中的光合作用强度时,往往发现中午光合作用强度要下降,原因是叶肉细胞中缺少________;与森林中人参、三七等植物光合作用相应的是图甲中的曲线______。(4)图乙中表示乔木叶肉细胞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______。(5)假设将图中部分区域的乔木用无色细眼网一棵棵完全罩住,则由于破坏了_________,网内乔木将凋亡。一段时间后,林下的灌木、草本植物也不能生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6)图中不同植被的生长情况,体现着群落的___________特点。23.下面是有关生态关系的问题。(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①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若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③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出32mg的O2,则生产者每小时实际产生的O2量为mg。(2)下图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械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①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种类有。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②当除去全部海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