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4.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不同方法呈现和比较师:刚才的第(4)种方法用语言描述得出计算结果的过程,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回顾一下,的计算过程用式子该如何表示?预设:生1:按照加法计算=(个)。生2:(个)。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同吗?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处又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打上方框)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预设:有多少个。2.归纳算法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简单?那么这种方法是怎样计算的呢?引导说出: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3.先约分再计算的教学师:刚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计算的。与这里的第二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预设:一种算法是先计算再约分,另一种是先约分再计算。师: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简单?为什么?小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使参与计算的数字比原来小,便于计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约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二、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例1“做一做”第1题师:说出你的思考过程。2.例1“做一做”第2题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化算法,突出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三、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教学例2(课件出示情景图)(1)师: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该怎样计算?说说你的想法。预设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的和是多少。预设2:还可以说成求12L的3倍是多少。预设3:单位量×数量=总量,所以12×3=36(L)。(2)师: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思考,自主列式。)交流: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引导说出思考的过程并板书:“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是多少。”(3)出示第2小题学生自练。引导说出:“12×表示求12L的是多少。”在这里都是把12L看作单位“1”。(4)师: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决吗?(学生练习,交流。)归纳小结:在这里,我们依据单位量×数量=总量的关系式可以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四、课堂练习,深化理解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多少千克?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求3千克的是多少。”2.比较两种意义出示:一袋面包重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师:列出算式,并与前一个式子进行比较。这两个式子有什么不同?预设1:一个是分数乘整数,另一个是整数乘分数。预设2: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但有所区别。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者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师:那么,它们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计算方法和结果)1.算式可以列成×,表示;或者表示;也可以列成×,表示。师:选择一个算式进行计算,想一想,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比较练习(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用去了多少吨?(2)一堆煤有吨,5堆这样的煤有多少吨?你能编写出类似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吗?3.拓展练习1只树袋熊一天大约吃kg桉树叶。10只树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树叶?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谁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其中均为整数且。《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5页例3、例4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3.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看图说分数1.(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2.如果取这的,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3.如果再取这的,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二、明确算理,探究算法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4.进行交流反馈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5.得出结果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6.猜想计算方法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二)探究几分之几乘几分之几的算理算法1.尝试猜想请你试着用这个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求公顷的,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根据我们刚才的想法,结果应该是?(公顷)。这个猜想正确吗?能不能想办法来进行验证?在老师提供的练习纸中画一画、算一算,并和同桌进行交流,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打开课本第4页看一看。2.探究验证。学生自行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完成的学生可以完成例3做一做第2题进一步验证)3.验证反馈(1)请几个采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进行一一展示。(预计方法:A.画图(图形或线段);B.转化成小数再进行计算;C.利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2)请已经完成例3做一做2的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结果及得到的想法。4.得出结论看来咱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分数乘分数如何计算?在同学讨论回答后得出结论: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三)简化计算过程根据我们所得的结论,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出示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米/分。(1)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1.读题,独立列式并解答。2.反馈:(1)题(1)展示不同的计算过程:A、先计算再约分;B、先约分再计算。(2)题(2)明确整数与分数相乘,可以在计算时直接将整数和分母约分,结合学生的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3)对比体会得出结论:在计算时,先仔细观察数的特征,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会比较简单。3.练习:例4做一做1。三、练习巩固1.基础练习(1)先看数再计算(练习一6、7两题)反馈校对、纠错。在反馈时通过对比、纠错让学生明白先观察数的特征,可以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这样能又对又快地得到结果。预计错题,估计错例:由于4和的分子相同,学生有可能会将整数4与分子4相约分,在计算时,结果错算成。应该使学生明确:整数与分数相乘,可将整数与分母约分(也就是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进行计算。(2)完成例3、例4做一做剩下的题反馈校对、纠错。在校对答案后,可以进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运算。2.练习提升在○里填“>”“<”或“=”。想一想,哪些式子,你不计算就可以直接填出来?○○○○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哪些式子可以不计算就直接得出结果。(1)题1、题3主要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来理解;(2)题2、题4主要是对分数计算方法的巩固。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没错,“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4题至第7题《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2.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计算下面各题:;;2.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强调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会更简便。(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3.教师导语: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阅读理解出示呈现例5情境图(数学信息),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选择问题板书。)(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二)探究解答:例5(1)1.自主解答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怎样列式?你能计算出来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板书:,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请不同做法的学生板演。)2.交流探讨,体会不同算法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现的不同计算方法。(1)可以把2.1化成分数,再跟相乘,结果是,化成带分数。(dm)(2)可以把化成小数0.75,再跟2.1相乘,结果是1.575。2.1×=2.1×0.75=1.575(dm)3.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不错,这道分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既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两种方法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分数乘分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三)探索简便方法:例5(2)1.自主解答刚才例5第(1)题大家完成得很不错,下面第(2)题有没有信心做对呢?(出示课件,学生尝试独立解答。)2.交流反馈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