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进取,严谨求实,体现科学发展需求的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1~6年级)》介绍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2014/52012年是一个令教育工作者记忆深刻的年份。因为基础教育改革经历了11年的发展之后,在这一年翻开了新的篇章。2012年秋季,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执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修订后推出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作为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者和研制者,我们率先参与了这一庞大而艰巨的教材修订工程。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经过近两年的艰苦研制,我们完成了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修订送审工作。在2012年秋季推出起始年级的新教材后,2013年3月修订后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各年级教材,又都通过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查。这样,在今后的若干年中,修订后形成的人教版新教材将成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最重要并可靠的课程资源。(教育部要求:2014年秋季各个年级将全部换用新教材。我社已于5月13-14日在杭州进行了3-6年级的新教材培训。)自2012年9月全国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后,新教材已经获得了广泛好评。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员孙家芳说:初拿新教材,立刻被它清晰、素雅、时尚的外观和整体感吸引。……当细细品读,一页一页地与实验教材进行对比后,渐渐发现细微的变化俯拾皆是;感受到这些细微变化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基本思想的理解,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所作的努力,以及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作的铺垫。这套教材就像春天的细雨,慢慢浸入我的心田,润物细无声。2教材的版本发生了变化,从大32开本改为16开本。这是60余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的最大开本,这一点反映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富裕的程度。总之,从表面上看,教材内容变化不大,但细节发生了变化,需要一一对比才能发现并体会其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反映了我们对教学的研究,希望能更符合教与学的规律。下面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的研制整体情况作一介绍。一、教材修订的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这套实验教材于2001年9月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从10年多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经过国家级实验区和省级实验区实验使用证明,这是一套我国广大城乡地区普遍适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从教材投入使用之始,我们就对这套实验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程跟踪,并开展了一系列教材实验的行动研究。而对于实验教材的修订研究始于2008年,也就是在这套实验教材使用了6年,完成了课程改革教学一轮的实验后,我们开始着手进行教材修订的研究。我们认真总结了教材实验经验,充分搜集了对实验教材的意见与建议信息,整理和分析了实验数据;与此同时,密切关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情况,研读所获3得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分析其理念、要求等方面的变化,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等等。逐步形成对实验教材的修订方案。(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本套教材的修订是在总结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注意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落到实处,体现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注意广泛听取并吸收小学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教材的适宜性。通过对高质量教材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体现当代科学发展需求和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体系,进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二)教材修订的目标1.通过本次教材的修订,使本套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体现数学的价值,体现时代精神与科技进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使教材结构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和会用数学的信心,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初步形成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使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4.使教材的版面设计清爽美观,图文并茂配合切当,装帧精美,文字准确并适合于小学生阅读。4(三)教材修订的依据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容和要求,特别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从2001年实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到目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验,人们不断思考和探索数学教育与数学课程问题,形成了许多新的认识。这些新观点将推进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理念上的变化:对数学及其功能做了重新阐述,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四基”,和“四能”;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10个核心概念。二是在内容的选择上,根据10年实验和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的结果,在具体内容的安排做了适当调整。这些新理念、新要求将作为此次教材修订的最重要的依据。2.实验教材10年实验研究和使用经验的总结成果。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试点阶段,与此同时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展开了“十五”课题“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于2001年1月正式启动,实验研究围绕着使用新教材这一核心载体,展开了数学教育教学新观念的建立,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教师教研活动的创新,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探索,等等涉及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多方面的研究。教材实验与课题研究并行7年,获得了丰富的关于教材使用、数学教学、学5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发展等多方面的经验成果和观点,这些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的依据。3.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本套实验教材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大,我们采用了两种途径收集教材实验的资料数据。一种途径是针对所确定的实验样本定期、系统地收集教材实验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教师和专家访谈、课堂观察、测验等。另一种途径是针对所有教材使用地区,大面积地、不定期地收集教材实验信息,收集信息的方法更加多样灵活;使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实验区回访、召开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座谈会、听课、培训交流、读者来信,等等。对于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的关于实验教材的意见与建议,我们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并逐条进行了分析研究。社会各界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意见和修改建议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重要的依据。4.实验教材的编写者、研究人员多年来的专题研究的成果。近年来,本套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进行了多项课题研究,为教材的修订做了重要的基础工作,这些专题研究的成果将成为此次教材修订的必要依据。主要科研项目有:(1)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①从2006年开始,本套实验教材的研究编写者进行了“新课改后各类小学数学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我国当前使用面较广的几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体现新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比较研究,总结本套实验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为本套实验6教材的修订完善提供依据。②从2009年开始,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参与了“各科教材横向纵向衔接研究”,该课题重点研究和处理各科教材横向纵向衔接问题。通过审视教材,发现横向纵向衔接上存在的疏漏,在教材修订时加以完善。③本套实验教材的主要研究编写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收集了目前可以找到的美国、日本、新加坡教材等多套小学数学教材进行研究。分别对各套教材在教材结构、内容选择、呈现方式、栏目设置、渗透思想、叙述风格、对学习和教学的指导等各方面进行归纳和提炼,分析了特色和优势。(2)针对本套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是当时尚有争议的问题等疑难问题的攻关研究。即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关于估算教学安排的研究。例如,关于解决问题的研究。在收集、分析对教材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重新领会课程标准关于“解决问题”的理念,利用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的成果,研究并提出教材中落实“解决问题”课程目标的处理方案,征求部分一线教师和各个层次教研员的意见,部分内容设计送到学校去试教,等等,在反复研讨修改的基础上确定教材修订方案。实验教材的修订,是在上述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实验教材的所有问题因素进行评估,对每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之后提出对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和对每册教材的具体修订方案。7(四)教材修订的主要内容这套实验教材已经使用了1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教学规律的不断探索,认识不断更新;也随着在实验教材使用之后,不断获得广大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认识到,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实验教材在如何体现教育教学新理念方面,体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方面,所设计的教材结构、所安排的教学节奏、所采取的呈现方式、所选择的具体素材,等等,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有的处理方式比较生硬,有的层次安排不够合理,有的素材选择比较牵强,等等。需要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实验教材进行全面的认真的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为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进行修订,为学生获得“四基”、形成“四能”提供有效而丰富的案例。2.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教材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内容修订。例如,根据“统计与概率”部分第一、二学段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顺序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具体内容的进行修订。又如,根据“图形与几何”部分对第一学段“图形与位置”要求的变化,进行具体内容的修订;等等。3.针对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是当时尚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完善性处理。例如,对估算教学的处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如,对如何体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为培养“四能”提供合适的素材、清晰的线索和有效的途径,等等;84.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教材内容结构上的问题、内容选择和要求上的问题进行调整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修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安排在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之前,而长方形周长计算的题目,特别是联系实际的计算题目,往往涉及多位数乘一位数,这就给教师教学和自己出题带来不便。又如,“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了“万以内数的认识”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之后,此时学生已经认识了三、四位数和相关的加减法,接下来的“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又只能涉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使得数的认识与运算教学层次不够合理。“数学广角”是本套实验教材尝试有步骤地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受到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充分肯定,但在内容选取、安排的顺序等方面都需要加以完善。5.针对在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广大教师、教研员提出的不适用的教学素材;例题设置中的一些不合适的呈现方式;练习题编制中的有难度或效率低的题目;等等,进行细致地修改。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认识时间”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几时几分。根据一线教师、教研员的反应,一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经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精确地区分几时几分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精确地表达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的机会并不多,要求小学一年级学生做到是不合适的。又如,在一年级下册的“认识人民币”单元中,介绍了用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