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青年》时代的鲁迅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刍.议/胡诌.谬.论/纰缪.挑衅./殒身不恤.B.旌.表/旗.帜诨.名/光辉.不惮./殚.精竭虑C.慰藉./狼藉.客栈./栈.桥锦囊./橐.橐行走D.龛.子/垄.断作.坊/作.践删削./削.足适履解析:A项,chú/zōu,miù,xìn/xù;B项,jīnɡ/qí,hùn/huī,dàn/dān;C项,jiè/jí,zhàn,nánɡ/tuó;D项,kān/lǒnɡ,zuō/zuò,xuē。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打击私挖滥采、治理矿难等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决的、措施是严厉的,但实际效果却。(2)为了养生,现场杀鹿、渴饮鹿血,如此血腥现场,令人犯晕和毛骨悚然,这岂不是重回到了蛮荒时代,回到了的社会?(3)综观《安全生产法》修改,重要的亮点之一是将“责任”二字“”,这是对生命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必然选择。A.差强人意食肉寝皮大事渲染B.不如人意茹毛饮血大书特书C.不如人意食肉寝皮大事渲染D.差强人意茹毛饮血大书特书解析:(1)“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如人意”指不能让人满意。(2)“食肉寝皮”比喻除尽奸恶,也表示仇恨极深;“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3)“大事渲染”指大力夸张形容;“大书特书”用更多的笔墨书写,多指事情重要、有意义,值得特别着力去写。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记者昨日从国土部获悉,自3月1日起,将全面启用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证样式,包括《不动产登记簿》《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等,力争到2015年年底,全国全面颁发新版证书。B.通过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C.“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石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解析:B项,主语残缺,去掉“通过”。C项,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D项,动宾搭配不当,“抄袭”与“著作权”不搭配。答案:A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大江东去。红色题材的艺术创作,却始终是代表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最强音。因为它不仅是艺术家风格形态的呈现,,,,,。,我们又能期许到美好的未来。①能看到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记忆②我们能看到一个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③而从这些辉煌的历史记忆之中④通过一幅幅杰出的红色题材作品⑤而且是与过往历史神思遥接的时空媒介⑥能看到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2A.④②⑥①⑤③B.⑤④②⑥①③C.⑤②⑥①③④D.④①②⑥③⑤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议论的中心是“红色题材的艺术创作,却始终是代表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最强音”。从“它不仅是艺术家风格形态的呈现”句的陈述主体、句式和关联词“不仅”可见下一句是⑤,以下是具体论述,第④句领起②⑥①句,第③句的“这些辉煌的历史记忆”承接第①句。答案: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还是一个破落户”王晓明鲁迅毕竟是“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性情又和郭沫若那一类人很不相同,不习惯在精神上迅速地脱胎换骨,因此,在整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屡次打比喻,说现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几个人轮番变戏法,老百姓呆头呆脑地围着看。回忆往事,他记起家乡旧时的“堕民”,不禁感慨他们“不但安于做奴才,而且还要做更广泛的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愈到晚年,他对民众的揭发愈发深刻。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断地重复这种中国人必得向外国学习的“五四”式的启蒙主张。他说中国人的“哑”,是因为精神上的“聋”,倘再不输入精神的粮食,中国人便要成为尼采所说的“未人”。于是他提倡“拿来主义”,再三强调,说这是当务之急:“启蒙工作在现在是最需要的。”也就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他会在这个时候去读这些书,本身就说明了他对现实的绝望,正像他自己说的:“一个人处在沉闷的时代,是容易喜欢看古书的。”他向来有一种从今天看出昨天的锐利的眼光,三十年代的中国又恰似大厦将倾,一派末世景象,他越是细读宋、明野史,就越觉得自己也正活在那样的时代。心里这样想,笔下就不免也要这样写,于是他三十年代的私人通信和公开文章中,不断出现了以古比今的文字。直到1936年,他还不断以明末的事情,来比附现实中文学家的“逸民气”和老百姓的怯懦性,那种以直自己正是活在宋季和明末的强烈感觉,始终没有消散。心中存着这样一面古代的镜子,脑中又时时闪过历史循环的念头,鲁迅对现实中的人事,看法就自然会和周围的人很不一样。1934年,周作人在上海的《人间世》杂志上发表一首打油诗,编者又加上“五十自寿”的标题,引来蔡元培、钱玄同等人的一连串和诗,一时间颇为热闹。这引起上海等地的左翼青年作家的不满,纷纷撰文批评,有的措辞还相当激烈,闹得沸沸扬扬。“左联”的许多年轻人都在那里愤愤地声讨周作人,鲁迅却回过身来看透了他们的心肠,而这是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看清的,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是太大了。1930年秋天,上海文化界的共产党组织通过美国记者斯沫特莱,租了一家荷兰人开设的西餐馆,给鲁迅庆祝五十岁的寿辰。到了那一天,上海的几乎所有“左翼”文化团体都派代表来参加,把那家餐馆挤得满满的,气氛相当热烈,鲁迅也很高兴。可是,当他站起来致辞时,却说出这样一番扫兴的话:我现在被人请求出来领导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我的几位年轻的朋友还坚持要我做一个无产阶级作家。我要是真装作一个无产阶级作家,那就幼稚可笑了,我的根子是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我也不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与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就能创作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这整篇讲话,简直好像是故意在强调他和那些给他祝寿的人的精神差别,后面那几句,更是明显夹着刺了。他对那些明明和他一样——或者还不如他,却摇身一变,以无产阶级自居,大骂他落伍的人,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有机会,他就要指责他们的善变。他这样去指责别人,自己就更会警惕,即使真是非常欣赏那激进的左翼浪潮,他理智上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站稳双脚,不要使自己整个陷进那潮水中去。所以,连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他往往也很注意分寸,只是说“呐喊助威,则从不辞让”,并不自居为中军。直到1935年,他还对一位亲近的朋友这样描述自己:“使我自己说,大概也还是一个破落户,不过思想较新”,依旧是沿用十年前那个“中间物”的说法。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节选自王晓明《鲁迅传》)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鲁迅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较新的破落户,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在思想上迅速地脱胎换骨。3B.鲁迅认为,中国人的不敢发声在于精神上的失聪,故他提倡“拿来主义”,主张立即进行启蒙工作。C.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身上的奴性与怯懦、对现实是绝望的,于是他在晚年,对民众的揭发更加深刻。D.1934年,周作人发表了一首五十自寿的打油诗,一批名人争相和诗。对此,鲁迅进行严厉批判。E.鲁迅始终保持着清醒,即使在向激进的青年表示奋斗的决心时,也是很注意分寸的,采取中间立场。解析:A项,“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脱胎换骨”是本文作者的观点;C项,鲁迅对现实感到绝望,对民众没有绝望,否则他就不会提出启蒙主张;D项,对名人和诗进行严厉批判的是“左翼”作家,而非鲁迅。答案:BE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鲁迅在思想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解析:这是一道整体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找到文中的区位,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条作答,注意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区域在文章的前三段,主要的语句有:“既然给社会诊病的时候,他常常还是照着老思路,他接着提治疗意见,就难免还是要抄旧方”“在整个三十年代上半叶,他只要谈到民众,多半都还是重复以前的看法”“他一面说‘唯无产者才有将来’,一面又读起了中国的史书,尤其是宋、明两代的野史”。参考答案:经历过“五四”启蒙思想的洗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保留有深深的旧时代印痕;按老思路揭发社会的弊端,以旧方治疗;提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却又返回到宋、明时代。7.文中说“鲁迅与他们的精神距离,实在太大了”,这个“精神距离”在哪里?解析:答题时,注意找到关键词语分条作答,答题区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主要的语句有:“中国的知识分子的青年,没有对工人、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看起来,一直到最后,他都还保持着这份清醒的自觉,他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参考答案:“左翼”作家激进但缺乏清醒,少有对工人与农民的生活、希望和痛苦的体验;而鲁迅始终能够根植在农村中、农民中以及学者的生活中,保持对现状以及前景的清醒认识。8.国人对鲁迅大都充满了崇拜之情。本文对待鲁迅的态度如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概括出作者对鲁迅的态度:在本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对鲁迅的深刻理解。然后阐明自己的看法。答案示例:鲁迅一度被神化,高高地耸立在云端。在本文中,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没有用膜拜神灵的眼光来仰视鲁迅,而是站在鲁迅的角度,直视鲁迅的痛苦、矛盾、悲凉,把鲁迅还原成一个“人”。同时,在字里行间,又能分明地感受到作者对鲁迅炽热而深沉的感情,对鲁迅的深刻理解。支一招探究题的解题方法指津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4.答案的论述性。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做合理分析,结合现实陈述理由,总结自己的观点。三、语言运用9.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祝福》改编的电影《祝福》里有这样一幅画面——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时,见人就说“我真傻,真的……”,大家围拢着聆听。请你为这幅画面配上一段画外音,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这个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10.参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仿写两个句子。4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热情是;热情是长鸣的汽笛,能鼓舞人奋勇向前。解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仿写时要达到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注意仿写的句式特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答案示例: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香醇的美酒,能熏醉流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