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考网系列图书《2014华中科技大学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精编》《复习精编》是勤远华科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勤远华科老师的倾力之作。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做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课后习题精选与答案详解——演练适当数量典型习题,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考点内容,是核心考点解析的必要补充。历年很多真题皆出自这些习题或是习题的变形。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编写说明主要内容主要特色硕考网系列图书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考生A:考研不像高考,有老师为我们导航,为我们答疑解惑,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有一本好的教辅做武器,胜算便多了几分。勤远版复习精编对知识点的归纳讲解还是很不错的,配合着教材复习,少了几分盲目。考生B:我是外校跨考文艺学专业的考生,华中科技大学又是名校,指定的参考书目和我本科使用的教材不同,勤远版复习精编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它对指定教材分析得很透彻,为我节省了很多复习时间。考生C:本科院校和所学专业都不是我理想的,所以我信誓旦旦准备考研,跨考的压力很大,我又是不大善于总结归纳和分析的人,勤远出品的教辅给我吃了一颗小小的定心丸,有对教材的讲解,更有对真题的详细解析,以及对出题规律的把握,相信我一定能考好!考生体悟使用说明硕考网系列图书目录Ⅰ序言Ⅱ考前必知一、学校简介二、学院概况三、专业介绍四、师资力量五、就业情况六、学费与奖学金七、住宿条件八、其他常见问题Ⅲ考试分析一、考试难度二、考试题型三、考点分布四、试题分析五、考试展望Ⅳ复习指南Ⅴ核心考点解析《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导论文学理论的反思和重建第一章什么是文学第二章文学的思维方式第三章文学与世界第四章文学的语言、意义和世界第五章文学体裁和文学风格第六章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硕考网系列图书第七章文学与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第八章文学与身份认同Ⅵ课后习题精选与答案详解《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一章什么是文学第二章文学的思维方式第三章文学与世界第四章文学的语言、意义和解释第五章文学体裁和文学风格第六章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第七章文学与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第八章文学与身份认同Ⅶ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历年考研真题试卷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Ⅷ备考方略一、高分备考方略(一)考研英语(二)考研政治(三)考研专业课二、辅导班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硕考网系列图书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四、考研必备网站推荐Ⅸ资料推介硕考网祝您2014华中科技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硕考网系列图书Ⅳ复习指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四章文学的语言、意义和世界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对文学语言做重点阐释,其中对言传与意会、意义与阐释都有对比性讲解,对中西文学语言的理论体系也有具体阐释,也涉及了文学文本和文学接受等层面,通过梳理中外文论中重要的相关理论资源,探讨文学活动中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义等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在出题上,以名词解释为主的简答题和以论述为主的论述题都是出题的大致方向,考生需要对文学理论的发展有基本的掌握。在复习时,需要考生对基础概念进行掌握,并要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体系有自我构建。二、本章知识框架图言、意、象关系言、意、象关系与言不尽意言不尽意言传与意会韵味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意境传统修辞学赋义之维英美新批评能指与所指意义与阐释结构主义的意义理论组合与聚合释义之维意图缪见和感受缪见隐含读者和期待视野未确定点与召唤结构中国文论语言、意义理论的累积与演进述评西方文论语言、意义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中西方语言、意义理论的对比与整合文学的语言、意义和世界硕考网系列图书Ⅴ核心考点解析《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四章文学的语言、意义和世界一、言传与意会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既包含一般语言的属性,又包含体现了文学对语言的一种特殊关注。言、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探讨文学文本的语言与意义问题的基本范畴。“重义轻言”,立足于“意义”本体,“象”为出“意”而设,“言”为明“象”而设,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特色。言、意、象:三国魏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将“言”、“象”、“意”并称并解释为相互关联的概念:“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若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些范畴是在先秦诸子、意象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对中国古代文论以及批评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言、象、意作为文学批评范畴,以现代观念看,较为接近与文学文本的文学语言、文学意象和文学意蕴层面。1.言、意、象关系与“言不尽意”言与意,就一般文章而言,指形式和内容;就文学作品而言,是指形式与意蕴。(1)言、意、象关系言、意、象的关系最早是作为哲学而非文学问题得到探讨的,但对文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提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命题以“立象”、“尽意”、“尽言”等问题,则不仅对理解古代术数文化助益匪浅,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绝大而深远的影响。《庄子》和《易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探讨,议论各有精到指出,共同丰富、深化进而启发了后世文学理论。言、意、象大辩,大大启发了后世的诗歌意象理论,从哲学理论转化文学理论(主要表现为诗歌理论)。“意象”是指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造的融会了主体意趣的形象,它是意之象,但是必须借助“言”(语言)创作出来。意象说首先强调意象是“意”与“象”的和谐统一。其次,意象应该有丰富的内涵和有力的表现方式。“意”必须丰富充实,“象”应该鲜明生动。意象作为中国诗学的重要美学范畴,对西方现代意象派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是“一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2)言不尽意哲学和文学上的“言不尽意”论实际上出于《庄子》的《天道》篇和《秋水》篇。硕考网系列图书“言不尽意”。言,即语言、文字,有说出来的话和书面文字两层含义。意,即思想、认识。“言不尽意”即是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出人们的思想、认识,通过语言文字也不能完整地把握别人的思想、认识。换言之,人们对某一问题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而这些思想、认识并不是人们口头说说或者文字记录就可以充分表达的;其次,人们将自己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思想认识用语言表述出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别人也不能完全把握原作者的思想认识。这就是“言不尽意”的原本含义。与魏晋玄学的本体论之争——“有无之辩”相联系,“言不尽意”则是指不管是圣人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还是别人用来表达圣人的思想、认识的语言、文字,都不能将圣人对世界本体的思想、认识完全表达出来。那么,通过这些语言、文字,人们也不能够充分把握和理解圣人对世界本体的思想、认识。“言不尽意”作这样的理解,即作为主观形式的“言”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并非一点都不可能,只是不能够充分地、完全地描述。“言不尽意”并没有否定“言”对客观的描述作用,即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作用,而是表明了“言”在描述客观时是“不尽”即不完全的;也就是说见之于主观的“言”对客观的描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相符合”的,亦即主观在一定程度上能认识并符合客观,只是不能够完全认识、完全符合。这就是“言不尽意”的认识论含义。早在中国魏晋时期就有“言意之辩”,“言不尽意”的观点;其中王弼最为著名,他提出了富有辩证性的“言不尽意”论,对“言意之辩”作了总结。它在探讨“言不尽意”之原本含义的基础上,对“言不尽意”再作一些引申;并从个人思想、认识的主观差异,以及人之有限与世界之无限的永恒矛盾这两个方面对“言之所以不尽意”略作探析。“言不尽意”不仅仅是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论证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历史事实”或“大众观点”,即“言”无论如何都是“不尽意”的;而更是一种现实的事实和当下的必然,亦即“言”本来就是“不尽意”的。这些主张并探讨过“言不尽意”的哲学家思想家,似乎只“辨明”或“辨析”了“言不尽意”这一事实,却没有进一步去辨“言之所以不尽意”。在他们的探讨论证中,除了将“言”作为“传意”(表意或达意)的工具或手段,如庄子、王弼,或在此基础上视“言”有限而“意”无限,如老子,进而阐明“言不尽意”之外,并没有对“言之所以不尽意”详加探讨。其实,诗歌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见长,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的一鳞半爪中,从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中,从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一个插曲中发现诗歌的素材。关键的有两点,一是要是自己熟悉的,二是要有一定的主旨,即诗歌的“意”,包括情、趣、理,三者居其一即可。诗歌的“意”,实际就是作者的生活感悟,有的是从具体的人、事、物身上悟出来的,有的是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悟出来的。如果是前者,只要将生活原型的人、事、物作艺术加工,形成能将你想要表达的“意”准确地表达出来的“像”即可,这实际上就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在古代的“言意”之辩中,大体而言,儒家强调言可达意,语言作为人类进行思维与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理所当然地为抒情达意服务。然而言、文、意三者之间,既密切相关,又属不同的现象,其间也存在着矛盾。儒道而说,各抒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