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历史必修二第1课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导学案高一历史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授课日期:2014年3月4日主备人:范清洋校对人:梁娟【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自主学习】:(一)农业的起源(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古代农业起源的标志、分布及产业结构特点。【课堂检测】:1.以下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B.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C.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2.(2007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二)从耒耜到曲辕犁(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完成下列表格)2.⑴农耕工具的革新:时间表现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汉朝犁壁耧车(播种用)唐朝⑵灌溉工具的革新:⑶通过以上表格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进步的表现及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课堂检测】:3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4.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A.铁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出现C.曲辕犁的发明D.筒车的发明使用(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完成下表)23.水利设施的完善:时间表现上古时代春秋战国内陆汉朝边疆【课堂检测】:★5、(2008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阅读教材第四子目,回答以下问题)合作探究:归纳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评价及特点。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材料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材料三: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小农经济?5、归纳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课堂检测】:6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7.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是()A.“男耕女织”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8、(2007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巩固提升】:★1.(2013年江苏文综卷)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3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2.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3.(2012•广东卷)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4.(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5.(2013·河北一模·26)社,古代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古时国家大事祭祀。《汉书·高帝纪下》载:“又加惠于诸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高帝此举A.体现了以农立国的思想B.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统一C.加强了中央集权D.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知识链接】1、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生产力: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下列要素:(1)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的劳动者;(2)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一说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也属于生产力要素)。三要素中均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变革、发展的决定力量。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构建知识体系】【小结反思】知识整理4一.农业的起源①标志: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②分布:地域上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作物上形成南稻北粟。南北交融③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农耕工具革新:表现:①材质方面:由石、骨、木到青铜、铁②工艺方面:打制到磨制到冶炼、铸造③牵引动力:人力到畜力、自然力。特点:借用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2、灌溉工具:翻车、筒车。3、水利工程三.从千耦起耘到个体农耕1.归纳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1)变化:①商周时期: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②春秋时期:个体农耕。2)历史条件:①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提高;②耕作技术的进步;③私有土地的出现。3.小农经济(个体农耕):1)特点①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②自给性、稳定性。③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2)评价:(1)积极:在封建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前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①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保证了封建国家充足的税源,有利于经济发展(2)消极:①生产规模小,很难扩大再生产;②天灾人祸,容易破产;③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经济根源。四、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时间表现原始社会石器、木器、骨器商周以耒、耜石器为主,出现青铜器春秋战国铁制工具牛力犁耕汉朝犁壁耧车(播种用)唐朝曲辕犁时间表现上古时代大禹治水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成都平原)、郑国渠(黄河流域)汉朝内陆边疆漕渠、白渠治理黄河坎儿井(新疆)5(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高一历史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后作业班级姓名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3.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商品经济极端落后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4.《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6.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7.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8.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1,3,52,4,6200701246A.分散性B.自给自足C.相对稳定性D.精耕细作9.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10.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11.“……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脆弱性D.连续性12.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13.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14.每年端午节,我国各地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粽子的起源,搜集到以下史料并得出相关结论。你认为最可信的是A.浙江嘉兴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的稻粒遗存,证明当时粽子可能出现B.李时珍认为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