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政治(必修3)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三)word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十一一、选择题1.2012年7月24日,“文化国门——故宫印象”文化展示项目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揭牌。近年来,首都机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文化国门”品牌。河北华章、大美青海、红色记忆、书画长廊、中国文化遗产主题展示等一系列“文化国门”主题活动相继推出,让广大中外旅客在“中国第一国门”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文化国门”系列主题活动可以展示出中华文化的()①独特性②区域性③源远流长④包容性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故宫印象、河北华章、大美青海等都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也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①②入选;故宫、中国文化遗产等都可以体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③入选。④材料未体现。2.2012年7月10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见证。做好文物工作()①有利于全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②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就可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④可以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我们要批判地继承,①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③说法绝对。②④是做好文物工作的意义,故选A。3.2012年6月12日晚,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在国家体育馆开幕。少数民族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展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百花齐放的蓬勃活力。群舞《山谷木屐》、组舞《节日欢歌》、儿童歌舞《五彩传说》、原生态独唱《山歌》……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故③④入选。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①排除。4.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甘肃省首部秦腔数字电影《锁麟囊》于2012年4月13日进行全省首映,这标志着2012年甘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正式启动。该影片根据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改编,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这表明()①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吸收②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③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电影《锁麟囊》改编自京剧,既保留了京剧的精髓,又体现了秦腔的特色,体现了①;观众普遍认为该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体现了③。②④材料未体现。5.“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距今5000多年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距今45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夏代后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用一句话表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展示,最恰当的是()A.勤劳勇敢,不畏强暴B.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C.民族之魂,生生不息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答案B解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展示凸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勤劳勇敢,不畏强暴以及民族之魂,生生不息都侧重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强调文化的绵绵不绝,A、C、D均不符合题意。6.2012年7月1日,来自台湾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访问山东并参加了“情系齐鲁——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这体现了()①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两岸文化趋同③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文化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②中“实现两岸文化趋同”说法错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④中“取决于文化认同”说法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7.汉代董仲舒把道学、法学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北宋时,儒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可见()A.中华文化是由儒道佛等思想融合而成B.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C.各种思想都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D.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能够融入不同的内容,进而推动了自己的发展,故选B。其他选项说法有误。8.2012年7月5日召开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与山东精神”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指出,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在过去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文化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儒家文化谈山东精神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这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B.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C.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D.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关键语句“离开儒家文化谈山东精神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可知,应选A。B、C、D都不符合题意。9.2012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5周年。75年前,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国共两党抛开历史宿仇,精诚合作,领导全国军民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说明()①个体结成整体,就能求得生存和发展②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能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③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④只有在祖国面临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主义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①说法错误。②正确,④错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国军民共同合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体现了③。故选B。10.2012年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市遭遇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凶猛、最持久的一次强暴雨。“患难见真情,危难出英雄”,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面前,北京市政府与民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北京精神”,衍生出动人心魄的“北京力量”。北京人民的上述表现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________的精神()A.团结统一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北京人民遭遇强暴雨时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故选A。11.当地时间2012年6月18日,G20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开幕。在领导人合影时,主办方用国旗贴纸来标示各国领导人的位置。合影完毕,领导人散去,脚下国旗被踩来踩去。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中国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这一幕在网上引发热议。你认为下列网上的言论正确的是()①爱国,体现在实际行动中②爱国,从细节和身边的小事做起③只有中国人才能将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从未改变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③表述太绝对,不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④错误。材料中胡锦涛主席的行动启示我们爱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①②符合题意。12.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胡锦涛上述讲话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③要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④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体现了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②。③错误;④材料未体现。二、非选择题13.当地时间2012年7月3日至7日,“汉字之美——中国书法展”在悉尼举行。前来参加书法展的中国书法艺术家们当场挥毫泼墨,令观众叹为观止。此次展览共设置“古老中国——汉字时空”“当代中国——汉字艺术”“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三个主题,以图片和文字形式介绍中国书法、篆刻的起源与演变。中国书法是在数千年汉字书写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拥有近4000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汉字书法亮相拥有200年历史的悉尼,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的一次重要融合,是中澳两国文化交流中值得铭记的一件大事。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1)假如你随书法家们参加了书法展,有澳大利亚人请你简单介绍一下汉字,你会如何回答?(10分)(2)你是如何认识“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的?(8分)答案(1)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汉字的发明,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设置“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是我国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能够坦然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的具体体现,有利于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解析回答第(1)问,要具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回答第(2)问,要紧紧围绕“世界与中国——汉字互动”这个主题,从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求同存异等角度进行解读。14.2012年7月,一场61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城,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威力,让这个城市陷入了危机。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素不相识的私家车主组成车队到机场接送滞留乘客,一些商家打开店门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几十个路人和救援人员一起奋力抢救被淹的车主,一位青年挡在了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几个小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面前,北京政府与民众崇德尚义、同心协力、守望互助,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北京精神”,衍生出动人心魄的“北京力量”。材料二一位哲学家说,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辉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以施展其威力和作用。在这场应对特大暴雨的“战斗”中,“北京精神”如同一面鲜亮的旗帜,凝聚起众多民众的热情与正义感,让“北京力量”得以散发。(1)有同学依据材料一指出“北京精神”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会显现。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2分)(2)运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精神”能够凝聚人心的依据。(10分)答案(1)该观点是片面的。①“北京精神”是在北京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在危急时刻,具有动员人民群众、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②“北京精神”体现着北京人民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它不仅表现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候,更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③无论是在危急时刻,还是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北京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弘扬“北京精神”。(2)①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