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仿高考全能专练(13年模拟试题,详细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仿高考全能专练(小考如高考,高考如小考,练出考试好心态)(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3·苏北四市一模)“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2.(2013·肇庆二模)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A.皇帝制度的确立B.郡县制的实行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3.(2013·广州二模)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A.军机处B.内阁C.议政王大臣会议D.南书房4.(2013·滨州一模)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2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5.(2013·黄冈模拟)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A.城市布局整齐B.城市规模过大C.城市功能单一D.经济政策抑商6.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缫丝”的谐音),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荣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7.(2013·潍坊一模)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①主张“爱人”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③主张变法革新④有强烈的使命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8.(2013·凉山一模)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2013·资阳一模)阅读下列历史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历史信息是()①活字原料丰富②服务对象广泛③技术逐渐进步④技艺水平一直领先世界A.①④B.①②③3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2013·广州二模)“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11.(2013·济宁一模)“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2.(2013·宁波十校一模)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二、非选择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2013·绵阳一模)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钱穆《中国列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仪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4——李贽《史纲评要》卷四(1)根据材料一说说“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14分)(2)在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的?(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历代著名丞相及其命运时期代表人物命运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丞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材料四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5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请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大循环,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10分)(3)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6答案仿高考全能专练1.选B分封制规定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B项中的“作师”“以承天子”体现了诸侯军队保卫“天子”的义务,符合题意。A项是对周天子巡狩的解释。C项是对诸侯述职的解释。D项班贡,定贡献之次序。2.选D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与汉朝相比,主要是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和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革,故选D项。A、B、C三项明显不是唐朝政治制度的变革。3.选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根据“无官署、无专官”“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可知反映的是军机处,故选A项。4.选D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A、B、C三项概括的都不全面。综合表格内容,这些科技进步都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5.选C长安城布局整齐,且晚上实行宵禁,本质上这一时期城市仍然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城市功能单一,故选C项。6.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每年正月开张,四月蚕农繁忙,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非常活跃,实质上说明了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7.选D孔子认为,人和鸟兽不同,主张处理好人和人的关系,如果天下太平,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改变。由此可见,孔子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有强烈的使命感,故②④解读正确,“爱人”即孔子所说“仁”,材料没有提到,变法革新是法家的思想,故①③不符合材料信息。8.选C材料中两句名言反映了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做学问的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理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高度的社会责任感。9.选B从图片活字的原料有“铜活字、木活字、铅活字”可知①正确,从内容可以看出②正确,从印刷发展过程看③正确,故选B项。图片没有体现技术一直领先世界,也不符合史实实际,排除④。10.选B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可知指的是克利斯提尼实行“地区部落”,故B项正确。11.选D本题考查罗马法。由材料“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可知体现了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2.选B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怀疑神7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统,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地位,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分别属于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D项与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不符。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概括,如“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治国”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说法,“封建制度早已推翻”,说明废除了分封制,结束了血缘政治;第三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结合政治制度的发展来说,也可结合皇位继承来说。第(2)问从“开阡陌,置郡县”进行评价。“焚书”是从文化上分析。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2)李贽:经济、政治上:确立土地私有制,推行郡县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思想上: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但手段简单粗暴。14.解析:第(1)问,从材料看,核心内容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围绕皇帝与宰相的关系组织答案。第(2)问,实际考查明清中央机构的调整,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先做出判断,再结合史实论述影响。答案:(1)问题:丞相位高权重。根本原因:丞相制度已经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2)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并形成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清朝增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反映的本质问题:专制皇权逐步加强,发展到了高峰。(3)同意。影响: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