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时代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文化重构白芸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byecnu@126.com课堂文化•是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和言行方式等的总和•生成于课堂教学中,又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制约和引导着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关注和研究课堂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师生双方共同构建课堂文化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课堂文化生成于课堂教学中,又反作用于课堂教学,制约和引导着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关注和研究课堂文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两种体现课堂文化的教师想法举例•我认为,积极的情绪是良好学习环境的先决条件•我更偏爱传授知识理论;学生是来学习的。•设法通过满足学生的需求,给每个学生创造感受成功的机会。•如果学生听讲并坚持跟上进度,那么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成功。•我想让学生听讲,并设法使听讲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我想让学生听讲,学生不听时我就惩罚他们。•对我收到的每一份考卷和作业,我都试图用一些积极的语言来评价。•通常我只是划出错误和不正确的答案。•我将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方针,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需求调整教学。•不管学生有何学习和认知需求,我都尽可能紧跟课程标准。•只要不破坏课堂气氛或损害他人利益,对学生而言,在课堂上拥有权力是可能的。•学生会得寸进尺。•我希望我的学生在乎我。•只要学生认真表现,我不在乎学生是否喜欢我。•“你把上周借图书馆的书还了,就可以再借一本书带回家去。”•“如果你不还图书馆的书,你就不能再借一本书带回家去。”•我努力做到尊重我的学生,甚至在回应他们的消极行为时也是如此。•有时批评或羞辱学生是必要的。(行为不端的学生没有权利享受尊重。)儿童的新媒介学习生活•学校教育中的新媒介影响力班级博客、QQ群、微信群电子书包、IPAD进课堂、数字科技、信息高速公路、云教育、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新媒介给予学校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来越偏好虚拟传播所提供的距离感和匿名性,而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真实互动不感兴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形式还是本质?•观点一: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日益减少,商业公司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也日趋增多,家长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以弥补公共教育失败。有关畅销软件的名称和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使用计算机的证据表明:这种新科技主要是强化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对它们形成挑战。•观点二:儿童与新媒介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更为正面的建构开始萌芽。儿童根本没有被看作是被动的媒体受害者,反而被认为拥有一种强有力的“媒体素养”新媒体科技为儿童提供了新的机会,赋予了权利,解放了儿童,使他们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建立属于自己的社群,并实现自我,呼吁成年人倾听儿童的心声,并跟上儿童的脚步……•一味地责怪新媒介或是颂扬它,都是高估了它们的力量,并且低估了儿童利用新媒介来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及快乐的各种不同方式•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一定必要性•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班级活动、隐蔽课程等等,都是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教会学生如何甄别信息、如何判断信息、如何解读信息•保护身心健康,自我约束与控制,远离暴力、性、沉迷游戏……•合理使用新媒介促进学业发展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感到愉快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主要特征自主、合作、参与、对话、问题、探究、开放、体验、互动、生成深层次的追求•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关注学校教育的伦理道德问题•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一些学校的实践做法•混龄、分层走班的尝试•校本探究课程开发•小初五、六衔接•创造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艺术教育课程化、社团化•异地同步选课•长短课时、整合课程•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再造——先学后教,个性化学习学习目的调适——激发潜力,培养兴趣和探究力微视频——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实现知识内化日常教育工作中的“朴素”路径•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开展教育研究是前提研究学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接纳学生特有的文化和生活状态,宽容学生的天性由实践问题生成研究课题,积累教学案例反思和提升个人实践智慧•培育课程领导力与执行力主导校本课程开发过程课堂教学中放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差异性与个性化打通学生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作业布置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行为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主动学习,自主管理,同伴互助发展•在探究实践中建立对话、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师生发生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与共情建立非正式的师生关系,缩小教师“前台”与“后台”的距离•班级的传承与超越走班制、跨校选课制、异地同步教学等超越“班级界限”的同伴交往建立尊重的课堂规则•承认学生的课堂权利被关注和尊重的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教室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小结:走向“双赢课堂”,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走向治理:课堂文化重构的保障•给学校、教师、学生充分的权利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学生的选择与发展权•学校与社区建立良性互动、合作关系,获得理解、信任与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