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Ⅰ综合冲关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在轨飞行15天,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据图回答1~3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舟十号”从属于地月系B.升空后的“神舟十号”不是天体C.“神舟十号”在轨飞行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D.太阳活动可能对“神舟十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2.6月20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始进行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授课实况,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看。如果位于洛杉矶(北纬34°03′,西经118°15′)的华人学生要同步收看,其开始收看的时间(区时)应是当地A.20日18时B.21日18时C.19日18时D.20日10时3.“神舟十号”发射升空至返回舱返回地面期间,从理论上看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昼长变化趋势是()A.一直变短B.渐短—最短—渐长C.一直变长D.渐长—最长—渐短2解析第1题,发射升空后的“神舟十号”绕地球飞行,属于人造天体。第2题,根据洛杉矶的经度可知洛杉矶位于西八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6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20日上午10时时,洛杉矶的区时是19日18时。第3题,6月11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南附近地区(赤道以北),之后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地区昼长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地区昼长达到最长、夜长达到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地区昼长逐渐变短、夜长逐渐变长。答案1.B2.C3.D北京时间2013年6月21日13时04分,我国迎来2013年的夏至。下图为进入夏至时甲、乙、丙、丁四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图。读图回答4~5题。4.2013年夏至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23°26′N,136°W)B.(23°26′S,100°E)C.(23°26′N,104°E)D.(23°26′S,136°W)5.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不变②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③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但分属南北半球④四地的纬度值丁乙=甲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4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京时间为13时04分,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04分,计算可知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与120°E经线相差16°,为104°E经线。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昼长为12小时,说明其位于赤道,全年昼夜长短不变,且自转线速度最大;丁地昼长为24小时,即出现极昼,说明其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自转线速度最小;甲的夜长为18小时,则昼长为6小时,与乙地昼长相同,因此甲、乙两地纬度数相同,且都在南半球。3答案4.C5.D下面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丹霞山的岩石类型及使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乙图中的()A.b、①B.a、②C.e、③D.d、④7.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解析第6题,由材料中“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可知,丹霞山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对应乙图中的e;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乙图中③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第7题,观察甲图中丹霞山地貌形态可知,该地貌是红色砂砾岩受流水长期侵蚀而形成的。答案6.C7.B读下图,完成8~9题。8.晴天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是由于晴天()A.①增强、③增强B.②增强、④增强C.②增强、④减弱D.①减弱、③增强49.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及其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是水循环的重要领域C.是塑造地表形态的动力之一D.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解析第8题,晴天气温日较差较阴天大是因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即②增强,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减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第9题,大气层厚度很大,垂直方向上温度、密度有很大差异,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故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8.C9.A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11.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解析第10题,从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看出,0°~10°是赤道低气压5带,盛行上升气流;10°~30°为东南信风带;30°~40°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较为干燥。第11题,M点位于南半球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四幅图中D图表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该题容易误选C,C图表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答案10.C11.D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右图是该日沿海某观测站根据观测结果所绘的风向玫瑰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12.左上图所示天气系统一般发生的季节和名称分别是()A.冬季冷锋B.冬春季反气旋C.夏秋季气旋D.夏季暖锋13.该日16时,此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观测站的()A.东面B.南面C.西面D.北面解析第12题,左图所示天气系统为台风,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气旋,每年的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第13题,由图可知,16时该观测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可判断台风中心即低压中心位于其东面。答案12.C13.A下图为4月某日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4~15题。614.图中四城市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A.扬州、长沙B.石家庄、哈尔滨C.石家庄、扬州D.长沙、哈尔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所示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B.D天气系统是反气旋C.此季节我国北方容易产生沙尘天气D.夏威夷高压达一年中最强盛状态解析第14题,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由图中等压线及锋面气旋的分布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冷锋锋前,哈尔滨位于暖锋锋后,扬州位于暖锋锋前,长沙位于冷锋锋后。第15题,AC表示暖锋,不可能形成寒潮;D天气系统是气旋;此季节我国北方降水少,多刮强劲的西北风,容易产生沙尘天气;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海洋上气压较低。答案14.A15.C洋流会对地理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结合下面的洋流模式图,回答16~17题。16.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曾经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外泄。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不断扩散,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促使本次油污范围扩大的洋流是()A.①B.②7C.③D.④17.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北界纬度比亚洲东部要高,原因之一是欧洲西部受到某洋流影响,该洋流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6题,墨西哥湾位于北大西洋西部。将洋流模式图放置到北大西洋中,则墨西哥湾海底原油外泄最先受到墨西哥湾暖流(图中的①洋流)影响,油污范围扩大。第17题,将洋流模式图放置到北大西洋中,②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有增温增湿作用,以致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分布纬度比亚洲东部要高。答案16.A17.B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18.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A.bB.dC.eD.f19.日本地震多发是由图中的哪两大板块碰撞引起的()A.a与bB.d与eC.c与dD.a与d解析第18题,太平洋板块是以大洋为主的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亚欧板块以大陆为主。第19题,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d)和亚欧板块(a)的消亡边界处,板块挤压使地壳不稳定,因此地震多发。答案18.B19.D8下图是台湾岛森林、河流和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影响台湾岛铁路线路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河流C.气候D.矿产21.台湾山地中的公路线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如果必经山地则常呈“之”字形分布,其主要原因是()①客货运量大②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③水源充足④地势低,热量条件好⑤减小线路坡度,保证行车安全⑥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⑦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业A.①⑦B.④⑥C.②⑤D.③④解析第20题,从台湾岛河流流向可推断台湾岛中部是山地且南北延伸,沿海地势较低,所以铁路分布在沿海且呈环状,说明地形对交通线分布影响大。第21题,山地中的公路呈“之”字形,是综合考虑了线路坡度、工程造价和行驶的安全性等方面的结果。答案20.A21.C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最新卫星观测图像显示,北极冰层覆盖面积逐年减小。据此回答22~23题。922.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事象不会受其影响的是()A.海陆间循环B.极昼极夜的范围C.格陵兰岛的形状D.珠穆朗玛峰的海拔23.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对下列哪一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最大()A.丹麦B.加拿大C.巴拿马D.日本解析第22题,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蒸发加剧,从而影响海陆间循环;由于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岛沿海部分将会被淹没;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因海平面高度的变化及峰顶冰川融化也会发生变化;极昼极夜的范围与地球的运动相关,不因气候变化而改变。第23题,随着西北航道海冰的不断融化,西北航道进入大规模商业运输期,处于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战略地位的巴拿马运河的过往商船会减少,巴拿马的经济收入会降低。答案22.B23.C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24~25题。2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C.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D.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25.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带A—D—E的变化,水分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B.自然带A—B的变化,热量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C.自然带E的分布直达西部海岸,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D.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热量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10解析第24题,根据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不同地区的热量和水分差异,得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然后可以得出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自然带。第25题,澳大利亚的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这是纬度位置、海陆热力性质、盛行风、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24.C25.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下图为地球的太阳光照图,图中大、中、小圆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C表示的是________线(填“晨”或“昏”)。(1分)(2)①点在③点的________方向,此刻①②③④四点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2分)(3)请描述从此日开始至3个月后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6分)(4)分别说明该日日出、正午和日落三个时刻③地一垂直地面物体的影子朝向。(3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曲线ABC为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第(2)题,方向可根据经纬度判断;太阳高度最大的点是太阳直射点(H=90°),该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①点在南回归线上。第(3)题,此日是冬至日,3个月后大致是春分日,然后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描述即可。第(4)题,判断物体的影子朝向要明确两点:一是确定所在地的纬度位置(③地位于赤道);二是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则赤道上垂11直地面物体的影子日出时朝向西北,正午朝向正北,日落时朝向东北。答案(1)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