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关于城镇旅游化的几点思考(亓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简、提炼、快速消费信息关于城镇旅游化的几点思考作者:亓鹏深度智谷旅游研究院来源:原创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亚里士多德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在顶层设计上,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是以人为本,聚焦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本位,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以新型城镇化构筑广大人民的幸福、和谐家园。旅游产业正以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民生产业、低碳产业、动力产业的态势在我国蓬勃发展。全国已有30多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旅游业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现在正朝着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打造中国旅游产业升级版的目标迈进。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国内游客32.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国内旅游收入26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入境游客12908万人次,下降2.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国内居民出境9819万人次,增长18.0%;其中因私出境9197万人次,增长19.3%,我国旅游经济各项指标表现良好。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拉开帷幕,有不少研究机构及学者提出,一方面,城镇化带动旅游,服务于旅游;新型城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契机,城镇化的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必要的设施、产业基础等。另一方面,旅游引导城镇化,旅游是城镇化的途径之一;旅游业将以产业综合性、带动性的优势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建设生态城镇、会展城镇、度假城镇、海滨城镇等,旅游地产、旅游综合体、旅游园区等的建设将促进城镇化的步伐。即旅游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具有耦合关系。深度智谷旅游研究院认为,新型城镇化尚属概念性的战略,是国家在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等形势下提出的我国新一轮城镇化发展方向,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尚没有成功可以借鉴的案例,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两者之间确有耦合关系,但城镇旅游化必须以“理念先导、产城一体、文化培育、城乡一体”为规导,不可盲目跟风,理论流于形式,以免不伦不类偏离新型城镇化的轨道,没有实践操作的可能性。一、理念先导--“旅游化”不是目的,而是结果理念先导,将城镇做精,精制城镇也会成为旅游目的地。城镇化建设的本质目的是为人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环境与场所,主要功能是“居住、交通、就业、消费”,随着城镇化的深度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觉醒与成熟,城市才逐渐具备了休闲、娱乐、度假的功能,对于没有先天旅游资源优势且没有经济实力的地区,且不可为“旅游”而兴“城镇”,但是随着城市自身发展并走向成熟,城市文化逐渐成形,城市条件逐渐改善,旅游自然会成为城市的延伸功能。因此,深度智谷建议,在城镇化初期,可以将旅游开发作为城镇规划的内容纳入到城镇发展规划中,为今后的旅游开发预留发展用地,为今后的旅游开发做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铺垫。以未雨绸缪的顶层设计,为城镇发展确定特色个性的理念及定位,以精致化、精细化战略进行城镇化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打造“精制的城镇”、“精明增长的城镇”,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逐步成为吸引人群、消费、资金、生产要素、产业的磁场,“宜居”带来“宜游”,旅游得到发展。二、产城一体--“旅游化”不是推力,而是倒逼产城一体,将城镇做强,产业也是旅游吸引核。城镇化的进程与发展必然受制于城镇产业的发展,城镇产业的长足良好发展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第一、二产业的成长成熟才会激发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优势产业,对目的地产业基础的依赖性很大。部分地区凭借先天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也存在服务跟不上、质量跟不上、产业跟不上的问题。深度智谷认为,一方面,城镇化必须要有支柱产业的支撑,而旅游产业能否成为一地区的产业支柱要看旅游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能否达到5%以上;另一方面,没有旅游资源但是有产业实力的城镇可以通过人工景观的打造或者发展产业旅游来发展旅游,深圳、常州、无锡、昆山等就是依此发展的城市旅游代表。为促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旅游业升级版,深度智谷创新提出“产业旅游”的发展理念。产业旅游是基于“大旅游、大产业、大融合”的视角,基于“深度旅游、全域旅游”的高度,重构旅游资源体系,延展旅游产业面,将旅游植入非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产城一体,产城一体带来产业集群,并实现泛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非旅游产业实力的增强将倒逼旅游业的发展,特色产业与特色旅游紧密结合,使得我们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的可能性空间大大提升,为城镇化打开了全新的路径(如景德镇的旅游发展很大部分是因其瓷器产业的发展)。因此,城镇产业的发展是旅游产业转变为产业旅游的必备基础,单纯依靠旅游业的产业带动性、辐射性,城镇旅游势必发展困难。三、文化培育--“旅游化”不是表面,而是深度文化培育,将城镇做实,城镇也需要文脉传承。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缺少灵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城镇文化的培育就成为城镇化的应有之题。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旅行,更倾心于文化熏染、文化陶冶的深度旅游。城镇的旅游化不是简单的穿衣戴帽、粉饰装扮,城镇建设再漂亮,亮化工程做的再好,一个没有文脉积淀的城镇,也只是花瓶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深度智谷旅游研究院认为,城市文化的培育是城市品牌形成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从开始就要确定城镇发展的文化走向与旅游定位,定位决定品味,品味决定地位,只有不断的文脉传承与积淀才能形成地方独特韵味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四、城乡一体--“旅游化”不是噱头,而是桥梁城乡一体,构筑城乡旅游时空耦合系统。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要统筹兼顾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深度智谷旅游研究院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与乡村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为协调城乡之间的产业、经济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旅游开发也大幅度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旅促农、以旅哺农”促进了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与无差别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将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古村镇、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借助旅游发展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促进农村生活水平改善,以“借势发展,借市拓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发展“吸附”关系促进乡村的“城镇化”,带动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旅游化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联接了城镇与乡村,不仅要使城镇人到农村旅游,也要鼓励农村人走进城市进行城市旅游,实现城乡旅游的双向流通与接驳。总之,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理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是产城一体、城乡一体、文脉传承、生态保育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化是一种途径,但旅游化将如何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旅游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能否作为城镇化的支撑产业,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番、多方论证。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