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导学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初步掌握拉马克进化学说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内容并知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自然界中对动物进化的解释。二、预习内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基本观点(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____________来的。(2)生物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逐渐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2、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经论的基础。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1)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基础。(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但提供了较多的____________,同时也加剧了____________。(3)变异是____________的。而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通过自然环境来____________地选择____________的变异。(4)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2、意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____________,生物的多样性是____________的结果。3、局限性(1)对于____________的本质,未做出科学解释。(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____水平。(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和奶好地解释___________等现象。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疑惑点疑惑内容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二).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三).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学习重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二)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三)学习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二、学习过程1、自选择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均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资源有限),该能力表现为“过度”。(2)生存斗争①起因:因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②斗争方式: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冷等)之间的斗争。③斗争结果:大量死亡,少量生存。(3)遗传变异①变异是不定向的,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②遗传的作用:可使微小有利变异得以积累加强,从而形成生物新类型。(4)适者生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表现为与环境相适应,在生存斗争中取胜而保留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不适者被淘汰)。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选择的对象:从表面上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不同个体的选择,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括的变异进行选择。(2)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3)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生物的过度繁殖与有限的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生存斗争。(4)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分析拓展: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2、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3、自然选择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连续过程。三、反思总结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四、当堂检测1.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佳的生存机会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2.害虫抗药性的出现,按达尔文的观点,最好的解释是()A、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结果B、农药与害虫相互选择的结果C、害虫对农药进行了选择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3、单孔类动物只分布在澳洲,这是由于()A、单孔类动物起源于澳洲B、单孔类动物适于在南半球生活C、除澳洲外,其他地区的气候对单孔类动物生存不利D、澳洲很早就与其他大陆分离,单孔类动物未受其它高等哺乳类的排斥而得以保存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进程。(1)狼的种群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跑得快一些,狡猾机灵些、行动呆板迟钝些,这些变异是______________的。(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的。(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性的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件的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2.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A.害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害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选择C.害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3.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变异C.获得性遗传D.自然选择4.果蝇多是有翅的,但后来产生了残翅的类型,这些类型的个体在森林中难以生存,但在海岛上生活得很好,这说明:()A.突变是有害的C.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决定于环境条件B.突变是有益的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题都是有利的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获得性遗传B.用尽废退学说C.自然选择学说D.中性学说6.“基因突变对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A.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B.对,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力,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对,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个体的繁殖.易纯种D.不对,因为基因突变易导致个体死亡,不会产生进化.7.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B.变异的方向不同C.岛上的生物未进化D.它们的祖先不同8.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表明:()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适应寒冷的环境B.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柳树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9.右图表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的原始材料B.A------B的变化通过生存斗争实现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抗药性增加10.在我国云南省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出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由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绝灭.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实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那一观点相矛盾:()A.生物是由其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B.现代生物之间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C.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地等到高等进化的11.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1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D.自然选择和遗传13.右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A.过度繁殖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适者生存14.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A.DNA→DNAB.DNA→RNAC.mRNA→蛋白质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二.非选择题15.根据书本知识回答问题:自然选择的定义:是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的过程.选择的对象:;选择的因素:;选择的手段:;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不足:16.用灭害灵消灭蚊蝇等有害昆虫,开始时效果显著,但过一时期后,药效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灭害灵使蚊蝇产生了抗药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17.右图为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地区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1)曲线下降为什么不可能达到0?曲线回升是通过之间的来实现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的产生.(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4)针对这种缺点,你认为消灭害虫应采用的较好方法有(举出在生物学中所学过的两种方法)18.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实现的,(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