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阅读训练100天(35)(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年语文中考阅读100天第36天年月日班级姓名评价一、古诗词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对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答案】A【解析】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2.“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诗人却不自哀呢?【答案】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报国之志。【解析】结合写作背景及诗歌的主旨来理解。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3.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是本诗的重要写作特点,请具体分析。【答案】诗人雨夜病卧孤村,听窗外风吹雨打是实写,深夜梦到铁马冰河,为国奋战在疆场是虚写。用“风吹雨”把实景和虚景结合起来。【解析】“夜阑卧听风吹雨”前边是现实,后边是梦境,“风吹雨”把实景和虚景结合起来。二、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苔痕上.阶绿()(2)濯清涟而不妖.()(3)何陋之.有()(4)予谓.菊()【答案】(1)长到(2)美丽而不端庄(3)宾语提前的标志(4)认为【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上”在这里是动词,长到。“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5.用现代汉语表述句子的意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答案】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池塘的)清水里洗过,却不显得妖媚。【解析】“予,独,而,妖”等关键词要翻译出来。6.请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的言外之意。【答案】言外之意:居于陋室不会受到“丝竹”与“案牍”的干扰,生活清静闲适不同于闹市官场的喧嚣繁杂,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解析】这两句从反面写情趣之雅,“无案牍之劳形”表现出对官场的厌恶。7.“出淤泥而不染”强调的是在环境中人的主观能动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决定作用,对这两种观点,你有何看法,请简述理由。【答案】我觉着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出淤泥而不染”描述的是君子品格,有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的人,是拥有高尚品德的人。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说的是一般的人,他们通常自律能力比较差,独立性差,容易受到诱惑和被别人影响去做出改变。这两句话描述的是两种人。【解析】这是对两种人的不同描述,应分情况分析。三、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传递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8.梳理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十分痛苦重拾希望十分感激【答案】①非常感动(或感到温暖)②心急如焚【解析】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根据已有的的提示概括,最好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如“她非常感动”,“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9.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善良(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解析】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捡到手机归还失主”说明小男孩是一个拾金不昧的人;“给学校捐款”来帮助“她”说明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10.请分析第(6)段划线部分有什么作用?【答案】运用插叙,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善良、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解析】第(6)段写的是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内容上让他的形象更丰满,同时也为下文作了铺垫。运用插叙也要交代。11.请分析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温暖..”的含义。【答案】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解析】既指身体的温暖,又指心灵的温暖。按照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作答。12.请分析结尾段划线句的作用。【答案】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内容上:点明善心的传递可以温暖人心这一主旨。【解析】内容上点明主旨,“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结构上既总结了全文,又与题目“传递”照应。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13.请结合选文的内容,谈一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受。【答案】小男孩因为善良,受到“她”的资助读完大学;“她”因为善良,火锅店的生意由冷清又好转起来。善良不仅温暖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解析】结合题目“传递”来谈感受,小男孩和“她”都是温暖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能联系选文谈感受注意语言连贯、通顺。(二)说明文阅读“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14.第①段写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其用意是什么?【答案】一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低头族。【解析】这段文字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用动画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是用《机器人总动员》的内容引出说明对象——低头族。15.请分析第段⑥画线句子使用了说明方法及作用。【答案】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明显上升。【解析】600和1500说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人数之多;2007年和2010年人数的比较说明伤害事件明显上升。16.第⑤段与第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原因。【答案】第⑤段紧接第④段的研究结论,具体说明长期进行手机阅读导致的健康危害,第⑥段写的是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情况。可见两段的顺序不能调换。【解析】此题考查说明顺序。注意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整体到局部还是有主要到次要等。注意分析段落之间内容上的衔接或照应。显然第五段与第四段什么内容衔接更紧密。17.请分析“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加横线的词“几乎”的表达作用。【答案】加点词不能删掉。“几乎”一词表限制,若删去,句子的意思变成了人们离开屏幕就完全无法生存,过于绝对。“几乎”用在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去掉“几乎”意思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