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复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1)背景: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国相继掀起了变法运动。③各国争霸斗争的需要。④为了增强秦国实力。(2)时间:公元前356年(3)目的:富国强兵(4)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重农抑商,奖励生产,奖励军功。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颁布法律,轻罪重刑。⑤统一度量衡(5)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6)结果:商鞅遭到旧贵族迫害而致死,但变法取得了最终成功。(7)作用:废除了旧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8)地位: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变法。(9)成功的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根本);合乎中国国情;秦孝公支持;商鞅执行坚决。评价:成功了,因为变法前秦国还比较落后,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了全国。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原因:①根本动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即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变法主力:新兴地主阶级。③直接因素:各国统治者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增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称雄天下的欲望。(2)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增强竞争力。(3)结果:变法持续百余年,封建制度普遍确立。(4)表现: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5)典型:商鞅变法——较彻底,成效大。(6)结果: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分封制等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转变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最终使封建制形成。认识启示1.对于改革的认识: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变法是社会变革的动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道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付出血的代价;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2.对于我们的启示:①作为国家要坚持改革,不断深化,要顺应潮流,勇于创新;要符合国情,以民为本;要善于学习,重视人才。②作为青年学生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细节提示1.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奖励军功2.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措施:建立县制3.各阶层对待变法的态度: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支持;旧贵族反对。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5.商鞅变法中的内容之一“建立县制”与秦始皇加强集权的措施之一“推行郡县制”有所不同。同时,“建立县制”是商鞅变法中影响最深远的措施。主题二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基础知识1.秦兼并六国(1)原因:统一成为大势所趋;秦国实力最为强大;秦王嬴政策略英明。(2)过程:公元前230一前221年,兼并韩、赵、魏、楚、燕、齐。(3)结果: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4)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②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统一愿望,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2.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①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对皇帝负责。(2)经济上:统一货币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3)文化上:“书同文”、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隶书”(程邈所创);(4)军事上: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南击越族,修建灵渠(5)思想上:焚书坑儒,思想专制。3.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1)积极:①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奠定了我国长期统一的基础;②使统一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为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2)消极: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4.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认识启示1.对于统一的认识:就我国而言,就是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的各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这就是统一国家。国家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的进步;细节提示1.秦朝的制度措施及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中央集权。2.秦朝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3.隶书的创始人是程邈。汉武帝的大一统和汉武帝的评价基础知识1.大一统的原因(1)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奠定基础;(2)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2.大一统的措施(1)政治上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②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经济上:统一铸钱,盐铁官营,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在地方兴办郡国学。(4)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等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6)开发边疆:设置“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至玉门关地区;重新设置郡县,加强对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管辖;把“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认识启示1.秦汉文明史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汉武帝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3.国家的强盛既要依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要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定。而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细节提示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基础知识1.张骞通西城(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经过: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与西域的交流。(3)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地区。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4)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丝绸之路(1)概念: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从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横穿欧亚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2)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中西方人员物品往来的渠道,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认识启示1.张骞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他的探险直接产生了丝绸之路而造福当时,泽被后人;2.要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不辱使命,英勇顽强的精神细节提示1.丝绸之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是张骞出使西域。2.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主题三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人口南迁、民族交往和江南的开发基础知识1.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1)原因:①西晋末年,自然灾害不断;②争权夺利,皇族纷争;③北方的大量战乱。(2)时间:东汉末年,南迁开始;南朝以来,南迁加速。(3)方向: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最远到达岭南一带。(4)意义:促进各族人民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往来,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改变了南方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了南方的发展。2.江南的开发(1)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南方战争动乱相对较少;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2)表现①农业:开垦了大量湖田,兴修了水利工程,推广了小麦种植,岭南实行双季稻。②纺织业:三国时期,蜀锦最有名;东晋后期,以建康为中心的纺织业最发达。③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已经到达很高水平。④冶铸业:发明了灌钢法。(3)意义: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认识启示1.尽管国家分裂、动荡、混乱,但分裂并非历史的停滞,分裂动荡时期的经济在发展,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分裂中孕育着统一。2.人口南迁推动了民族融合的局面,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人口南迁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精英人才,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政府的科学规划。细节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经验。北魏孝文帝改革基础知识1.背景: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的局面。各民族共同生活,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2.目的: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主要内容(1)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2)实行汉化政策:下令鲜卑贵族一律采用汉姓,改穿汉族服装,学习汉语,提倡同汉族人通婚(3)迁都洛阳:为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4.作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细节提示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汉族文化,以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主题四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制度基础知识1.概念: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管理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2.诞生: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3.完善(1)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考试人数。(2)武则天时,创造了殿试和武举。(3)唐玄宗时,诗赋被作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4.科目: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考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考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4.衰落明朝时,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才废除。5.影响(1)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2)使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3)给有才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4)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5)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贞观之治”与唐太宗基础知识篇1.概念: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2.主要内容:(1)在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知人善任,重视纳谏。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2)在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3)在教育上,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4)在法律制度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制订了《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5)在民族关系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