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历史提纲(中国近代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班级姓名12013年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近代史)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侵略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指: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考点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八上P2-5)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道光皇帝时期);地点:广东(东莞虎门)。(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危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3)意义:这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一件大事,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杰出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林则徐称为“全球禁毒第一人”。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四洲志》)2、中英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其他原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2)结果:1842年,中国清朝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内容:①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完整)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财政更加困难。)③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便利外国商品倾销,掠夺中国原料。中国经济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3)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签订的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政治)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经济)中国经济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重要的影响)(思想):新思想(师夷长技)的出现,代表:魏源。(4)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5)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班级姓名2注1842年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南京下关悬挂警示钟,让人民勿忘国耻。考点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八上P15-18)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对外侵略扩张,对中国发动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说明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2)时间:1894—1895年(3)主要战役:A、黄海海战:邓世昌(民族英雄)1894年9月,在黄海大东沟,日本舰队突然袭击清政府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广东人)以身殉国。B、威海卫战役:黄海海战以后,李鸿章为避战保船,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洋务运动破产。(4)结果:1895年,清政府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的签订: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1)双方代表:中国代表李鸿章、日本代表伊藤博文。(2)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强占台湾50年;1895年到1945年)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给清政府,控制中国的政治,加深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加强日本的经济、军事力量。)③开放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比较,《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为内陆城市,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势力由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内地、长江流域。)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于日本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掠夺;打击中国的民族工业,阻碍中国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能体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也最能体现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对中国社会发展危害最大。(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表现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如:维新派领导的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张謇为例实业救国、义和团运动)《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班级姓名3考点3、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八上P21-23)1、义和团运动:(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时局图)。(2)时间:1899年——1900年;(3)最早爆发地点:山东;后来发展到京津地区。(4)口号:“扶清灭洋”。(5)重要战役:廊坊阻击战;杨村阻击战。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6)义和团运动先被清政府利用,后来被清政府出卖,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围剿下失败。(7)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2、八国联军侵华:(20世纪初中国发生的大事,也是列强送来的“礼物”)(1)时间:1900年—1901年(3)结果:中国战败,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1)内容①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辛丑条约》是赔款最多的条约)②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③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④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让外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中国搬出东交民巷)(2)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注意:1、清政府多次战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不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其他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落后,武器落后。2、对中国清政府战败的认识:①落后挨打;②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③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班级姓名4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割地割让香港岛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赔款2100万银元白银2亿两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其他方面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即中英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和北京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项目班级姓名5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器物(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制度(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观念(新文化运动)”。考点4、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八上P29-30)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探索,在经济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背景:清政府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2、概况(1)根本目的:维持清朝统治。(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3)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4)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注意:自强指自强运动,是从洋务运动的整体内容来说)。3、内容和过程(1)外交: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是洋务运动的中枢机构。(2)前期(19世纪60年代):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建的安庆内军械所是第一个兵工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第一大船厂)。(3)后期(19世纪70年代):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公司)、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4)筹建海军(如:北洋舰队,19世纪80年代。(5)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化的开端),派遣留学生(如:詹天佑),培养人才。4、地位与作用(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积极作用:但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本质含义: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班级姓名6动,指经济的工业化)。(3)局限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5、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洋务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考点5、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八上P35-38)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维新变法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1、变法的背景:(最主要原因)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2、变法的目的:救亡图存。口号:变法图强。3、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从而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后,康有为等人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维新人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4、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2)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反对,最终导致失败)②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提高军队作战力)④文化上: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前身,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废除八股文(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传播)。5、戊戌变法的评价:(1)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2)积极作用:(突出作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启蒙指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有利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或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班级姓名7(3)消极作用:不可能实现救亡图存的愿望。6、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新政措施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全部取消。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牺牲,变法失败。7、失败的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顽固派势力强大。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8、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考点6: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国家。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