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真题体验[2013·临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奇招击退红潮丹丘生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选自2013年第1期《大科学》)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红潮的危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导致大量水生植物窒息死亡。②人接触红潮会感染致病。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2.全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洁概括作者是怎样按这种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逻辑顺序。本文按照这种顺序依次说明了击退红潮的原因、方法及科学原理,用超声波消除红潮的优势与不足。由因到果,由表及里,条理清晰。解析说明事物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这就是说明顺序。本题是对说明顺序的考查。在解答此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梳理一下本文的结构层次。选文第①段是第一层,介绍了红潮的危害;②~⑤段是第二层,介绍用超声波消除藻类的原理和方法;⑥~⑦段是第三层,介绍用超声波消除藻类的局限性。由危害到方法再到局限性,非常明显,这属于逻辑顺序。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3.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B.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C.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D.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B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藻类依靠气泡的浮力在水面上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方法总结多管齐下,理清顺序一、判断说明顺序。1.采用层次梳理法。说明文的内容层次被梳理清楚了,说明顺序也就呼之欲出了。如我们学过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主要写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经过这么一梳理,就能判断出这篇文章以逻辑顺序进行说明。2.认清说明对象,根据对象作出判断。一般说来,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事理性的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介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为序。如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是建筑类说明文,以空间为序;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属于事理说明文,以逻辑为序;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属于事物说明文,兼用了时间和逻辑两种顺序。3.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的倒数第二段,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领起了三方面内容,用的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再如《故宫博物院》介绍太和殿内部的布置时,“大殿正中”“上面”“背后”“方台两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旁”“中央”等词表明该段以空间为序进行说明。二、理清说明文的结构层次。首先,逐段概括要点。概括要点时,要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把握关键词句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抓住中心句,分析过渡句,理清指代成分。接着,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结构层次了。例如《苏州园林》一文,先是介绍“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的特点,接着又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以及门窗图案设计、雕镂琢磨和颜色等。这属于总分式的结构。题型链接1.[2013·安徽,第5题]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③④⑤⑥⑦⑧⑨2.[2013·乐山,第12题]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对“镉大米”进行了介绍?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混淆说明顺序与结构层次的内涵。应对策略:说明文的结构与说明顺序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明顺序解决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结构层次解决的是从哪些个方面解说的问题。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具体可变化为“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等几种)和层进两大类。以时间为序、空间为序说明的文章多用总分结构;以逻辑为序说明的文章多是层进结构。误区警示第24课时┃理清结构层次,指出说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