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沈宁吾2005年9月天津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现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类型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运行数据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总体描述我国零部件企业100强基本情况和比较我国汽车零部件发展的历史阶段汽车产量井喷发展,新产业政策出台,全球采购瞄准中国整体水平提高,出口增长,向全球采购发展2000--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出台汽车产业政策,民营资本扩张外商投资加大,国产化率提升1992-2000壮大阶段上汽,一汽,二汽轿车起步技术含量上升,开始为轿车配套。1978-1992成长阶段一汽,二汽建设低水平,为卡车配套。1953-1978起步阶段典型事件特征时间历史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类型总体经营良好,代表了先进水平,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德尔福,伟世通,博世和台资等投资企业外商投资,技术,管理先进,内外两个市场并举,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外商投资型发展两极分化以浙江,江苏为典型,万向为楷模民企民营,以备件市场为主,规模小,起步技术水平低,发展快市场自主型发展不一湖北,广州(广标阶段)地方企业地方政府扶植,为本地主机厂,主车型强制配套政府扶植型效仿德尔福,伟世通,探索分离或相对独立的改革一汽富奥,东风零部件部与主机厂一体化,非独立核算,优先厂内配套主机依附型现状代表企业企业特征企业类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2004年基本数据73.256.3出口(亿美元)-4.579.3进口(亿美元)4012.6288实现利润(亿)3025.63300销售收入(亿)仅含列入统计规模企业4171企业数(个)占行业比例%增长%数量项目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总体描述基本摆脱了过去那种“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形成了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的能力和体系。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和系统供货的能力,开拓了海外市场,进入了国际采购体系,出口量逐年增长。外商投资我国汽车零部件力度继续增强,他们掌握着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配套市场.协会对750余家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2004年的统计概况亏损企业面占20%,设备投资逐年增长,研发费用2004年比2003年不增反降,只占销售额的1.75%。全国各省市2004汽车零部件销售额统计上海21%浙江16%山东10%江苏7%湖北7%广东6%吉林6%其它省市27%我国汽车零部件前100家企业概况汽车零部件企业前100家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966亿元,占零部件行业总收入的59.4%;最大的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08亿元,进入100家最后一名企业的销售收入是5.14亿元;前100家企业中,收入超过100亿的有5家,50-100亿的有四家,10-50亿的有35家,10亿以下的有56家;前100家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40家(含港澳台投资企业),收入总计599亿元,占100家的30%;私营及集体企业13家,收入总计301亿元,占100家的15%.中外零部件企业规模比较5.14上海金亭100151.19固特异3567.97深圳航盛57157.47李尔33613.54戴卡轮毂35158.7曼格纳国际32815.81江阴模塑30176.6伟世通29320.9无锡威孚23180.48米其林28829.16联合电子14198.77普利斯通25062.87富奥8226.46江森控制21569.78延锋伟世通7226.85电装213115.4湘火炬2280.85德尔福160208.6万向集团1411.48博世94销售收入(亿人民币)企业名称2004中国零部件百强企业排名销售收入(亿美元)企业名称2004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二,今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运行基本情况1-8月份汽车产销情况1-7月汽车零部件行业运行指标1-7月全行业和各分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比较今年汽车行业运行特点全年汽车产量预测2005年1-8月累计产量图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2005年产量2004年产量2005年1-8月累计销量图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2005年2004年2005年1-8月月产量图010203040506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总量乘用车商用车04年总量2005年1-8月月销量图010203040506070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总量乘用车商用车04年总量2005年1-8月轿车月产量图0510152025301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05年月产量04年月产量2005年1-8月轿车月销量图05101520253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04年2005年五大集团1-8月累计汽车产量集中度一汽17%上海16%东风13%长安11%北京11%其余32%一汽上海东风长安北京其余五大集团1-8月累计汽车销量集中度一汽16%上海16%东风13%长安11%北京11%其余33%一汽上海东风长安北京其余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2005年1-7月运行经济指标56.8546.22出口(亿美元)-12.4243.35进口(亿美元)40-26.3108.4实现利润(亿)2917.71883.7销售收入(亿)占行业比例%增长%数量项目1-7月全行业及分行业销售收入利润表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全行业汽车制造改装车摩托车发动机零部件销售收入(亿)利润(千万)销售收入利润率=5.7%销售收入利润率只有1.5%今年汽车行业运行特点产销比去年保持8-10%的增长幅度,轿车的产销增幅高于其它类型车辆,达到12-15%,全行业销售收入保持增长,1-7月增幅为17.7%,但利润比去年回落较大,降幅达45%.产销利润率为1.52%,其中零部件统计企业的产销利润率为5.73%,汽车进口下降,出口增幅较大.轿车价格继续下降,但降价幅度小于去年,更趋理性化。部分汽车价格还有微升。2005全年汽车产量预测协会预计全年产量会在550-560万辆。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发展机遇和挑战面临的主要问题发展机遇和挑战零部件本土化的思考发展的选择WTO后过度期的产业安全运行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数量过多,规模太小,整体水平较差,缺乏竞争力的局面依然存在。零部件企业的重组整合缺乏机制和动力,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远远不如整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过高,主机厂年年压低采购成本,导致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部分零部件厂的生存环境堪忧;出口零部件仍然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以售后市场为主,出口价格相互倾轧,导致出口数量增长较快,但效益增长不明显;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厂的前期开发过程,进入为主机配套十分困难;众多企业普遍缺乏与国际企业交往的能力,不能适应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十一五期间是继整车高速发展后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整车产量的上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不断增长的中国零部件海外市场等因素都给我国零部件的发展带来机遇;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整车生产企业调整与零部件厂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降低采购价格的同时,也通过提高和深化国产化率,加大国内采购量等渠道降低其成本,给零部件厂扩大配套带来契机;全球采购商瞄准中国,向有成本优势的中国零部件市场转移。零部件企业发展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1,国际知名零部件集团加大投资国内零部件行业的力度,已经形成从开发研制,培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体系,并开始按最佳分工和布局整合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德尔福在中国投资额超过了5亿美元,投资了一家研发中心,一家培训中心和15家企业。销售额达10亿美元;博世公司在中国投资额超过6亿美元,在华设立了10个代表处,5家贸易公司,18家企业,销售额达到14亿欧元。2,国内一些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开始向自主生产零部件转移,利用材料成本的优势和同行竞争,占据市场;3,国内一些金融和IT行业看好汽车零部件行业,收购重组部分零部件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融入先进管理,调整产品结构,进行资本运作,具备比一般零部件厂更优越的潜在竞争优势.在华主要合资汽车零部件代表企业概况合资时间总投资/注册资本中外股比合资外方合资企业名称序号2004.84.1亿欧元67:33BOSCHBOSCH汽车柴油系统公司82005.39.7亿人民币50:50DANA东风德纳车桥719958千万美元50:50DELPHI德尔福派克电气系统公司61995.73.2亿美元50:50SIEMENS联合汽车电子51994.116千万美元51:49ZF上海ZF转向机41996.52.48亿美元50:50TOYOTA天津丰田发动机320041亿美元50:50CUMMINS东风康明司219942.23亿美元50:50VIESTON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公司1零部件本土化的思考从国产化到本土化的转变(localization),反映了认识,思维和内涵的升华,新产业政策取消对国产化率的限制是中国加入WTO后适应世界贸易规则,融入世界汽车产业的进步,谈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已经离不开在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他们已经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进水平的代表,外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投资正在发生三个转变: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据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外商投资零部件企业目前掌控着部分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为主机厂优先配套的优势,继续享受着国家给予的部分优惠政策待遇,具备比其他厂家更强的竞争实力,本土化供货在增加,外商的利益在提升,参与合资的中方也从中分到一杯香羹,利益格局的变化正导演着中国未来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组和演变。中外合资整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不断攀高,零部件的前景会是如何?2004年中外合资企业整车产量在中国汽车市场所占份额占48%。大众合资占了13%,通用合资占了10%;2004年中外合资企业轿车产量在中国汽车市场所占份额占62%。大众合资占了16%,通用合资占了7%。据统计资料标明。今年上半年对中国汽车业的投资资金达到14.8亿美金。占世界第一位。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选择--自我定位认清现实:问题明显,机遇大好,挑战严峻;零部件厂要自我合理定位。发展定位,市场定位,角色定位。发展定位:是走自主发展,技术引进还是寻求合资?市场定位:是针对为主机配套还是瞄准售后市场?角色定位:是当一级供货商,形成系统供货,模块供货能力,还是甘当配角,当好二级三级供应商,获取合理的利润?按照合理定位,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自身十一五期间切实的发展规划目标;关键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和规模较大的零部件厂要把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摆到重要地位,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实现和主机厂同步开发甚至超越主机厂产品发展的优势,这是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顺应全球采购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沟通能力,努力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始终把控制和降低成本作为重要问题来抓。离开产品的低成本,就等于丧失了中国零部件进入全球采购的最佳优势。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发展选择--战略重组零部件企业应以技术,服务,成本为核心,着力形成零部件集团的规模化,专业化和竞争实力,发展高新技术,电子技术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配套,积极发展与国际优势零部件公司的合作,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中心,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可以积极参与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兼并重组国内经营发展困难但基础较好的零部件企业。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零部件企业集团化和兼并重组的鼓励和引导。研究WTO后过渡期特征,加强产业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运行。从今年起我国进入WTO“后过渡期”,关税总体水平降至9.9%;后过渡期的特征是:主要产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