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三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七次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在无氧呼吸过程有[H]产生,没有[H]的消耗B.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因为含有藻蓝素、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有关酶等,其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C.叶肉细胞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D.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2.对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由高尔基体在赤道板结构上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B.衰老细胞、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体积都变大,二者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生物体中所有具膜的结构D.含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它们都能产生水和消耗水3.某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N=8,其染色体DNA双链均带32P标记,将该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记为相应数字,不考虑变异,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4、4、4、4B.8、7、0、1C.6、5、4、1D.7、6、2、14.科学家用燕麦杂交,一种黑颖,一种白颖。F1全为黑颖,F1自交得F2,统计F2表现型及数量:黑颖836,白颖72,灰颖212。为解释F2的性状分离比,以下假说中最合理的是()A.F1自交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F1自交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交叉互换C.D.5.有关生命系统中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结群信号属于物理信息,但此防治害虫的手段属于生物防治。B.肾上腺素是内环境中的一种信息分子,不仅可由肾上腺细胞释放,还能由轴突末梢释放。C.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因此发挥其调节的作用时不需要与受体结合。6.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C.拜尔把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将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7.下列与社会、生活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防止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B.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降低空气中pM2.5的数值C.“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柴油、肥皂等D.淀粉、豆油、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9gH30+含有10NA个电子B.25℃时,1L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02NAC.lmolFe与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所含的羟基数为0.5NA9.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来.源:全,品…中&高*考*网】实验目的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1mol/LH2C2O4溶液4mL,记录褪色时间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向10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Fe(OH)3D测定相同条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溶液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C10.我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已知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22.4LH211.人工肾脏可用电化学方法除去代谢产物中的尿素[CO(NH2)2],原理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为电源的正极B.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的pH与电解前相比将升高C.电子移动的方向是B→右侧惰性电极→质子交换膜→左侧惰性电极→AD.阳极室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2Cl﹣﹣2e﹣=Cl2↑、CO(NH2)2+3Cl2+H2O═N2+CO2+6HCl12.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Z同主族,Y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X2-、W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M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MWXZYB.W元素形成的可溶性盐溶液一定显碱性C.M、X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且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W的氧化物与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反应13.室温条件下在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中,当c(CH3COOH)+c(CH3COO-)=0.lmol.L-1时,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B.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人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C.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D.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A.提出猜想B.形成理论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15.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它是“隐居”着的,它是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A.这颗行星的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C.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16.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在x=-r处固定有带电量为+9Q的正点电荷,在x=r处固定有带电量为-Q的负点电荷,y轴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ya=r和yb=-r,cde点都在x轴上,d点的坐标为xd=2r,r<xc<2r,cd点间距与de点间距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场强大小Ec>EeB.a、b两点的电势相等C.d点场强为零D.a、b两点的场强相等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电阻R1=R2=25Ω,D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2202sin100πt(V)的交流电,则A.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通过R2的电流为1AC.通过R2的电流为2A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0W18.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静置一矩形木块,木块由A、B两部分组成,A的质量是B的3倍,两部分接触面竖直且光滑,夹角θ=30°,现用一与侧面垂直的水平力F推着B木块贴着A匀速运动,θA木块依然保持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A.3B.3C.33D.2319.如图,两根通电长直导线a、b平行放置,a、b中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和2I,此时a受到的磁场力为F,以该磁场力方向为正方向。a、b的正中间再放置一根与a、b平行共面的通电长直导线c后,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2F,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为A.0B.FC.4FD.7F20.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2204vvg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C.由于物体间的摩擦放出的热量是2012mvD.A上滑时比下滑时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21.如图所示,由半圆和矩形组成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两粒子从A点沿水平直径AP以相同速度v0入射,结果甲、乙两粒子分别从C、D点射出,已知CD⊥AP,AQ=41AP,∠COP=6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粒子比荷的比值为635B.甲、乙两粒子比荷的比值为53C.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的比值为37324D.甲、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行时间的比值为3760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更合理.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N,b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4.0N,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阻Rx的阻值。将开关S2接a,闭合开关S1,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依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相应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图乙所示的U-R图象。(1)将开关S2接b,读得电压表的示数为1.50V,利用U-R图象可得Rx=______Ω。(2)若电路中使用的电源为一组新的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其内阻可忽略不计,根据U-R图象可得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V;滑动变阻器R′此时的阻值R′=_______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完成图丙中的实物连线。24.(12分)嘉年华上有一种回力球游戏,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某人在水平地面C点处以某一初速度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恰好水平进入半圆轨道内侧的最低点B,并恰好能过最高点A后水平抛出,又恰好回到C点抛球人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刚进入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2)半圆形轨道的半径;25.(2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足够长的U型金属框架abcd,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导轨ab边宽度L=1m。电阻不计的导体棒PQ,质量m=1kg,平行于ab边放置在导轨上,并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0.5,棒左右两侧各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上的光滑立柱。开始时PQ左侧导轨的总电阻R=1Ω,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0.5Ω/m。以ef为界,分为左右两个区域,最初aefb构成一正方形,g取10m/s2。(1)如果从t=0时,在ef左侧施加B=kt(k=2T/s),竖直向上均匀增大的匀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