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B.分封制度逐渐恢复C.诸侯国内部政权争夺激烈D.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2.“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4.宋代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B.助推耳目机关分化相权C.致使皇权达到顶峰D.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5.读下表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D.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本质上反映了A.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B.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C.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启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8.严复在《原强》中说“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其目的是A.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B.主张仿效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C。反对君主制,主张君民平等D.要求清政府广开言路,招贤纳士9.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一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A.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D.拓展洋务领域,实现富国强兵10.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11.杨菁《四联总处与战时金融》记载,四联总处(即中国、中央、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的简称)核办贴放业务的重点是工矿业贷款。一以(大后方)工矿生产能力而论,如以1938年总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已增至375,……。据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A.加强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B.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为抗战提供了物资保障12.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280万担,比五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C.贯彻落实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1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这样一幕: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田源为代表的大量知青返回城市,为解决就业问题,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饼,后来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A.国家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B.国家已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体制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D.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突破14.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是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C.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D.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15.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16.“它给我们开辟了多么广阔的前景,带来了多少经济利益,增加了多少知识,对那些遭到怀疑和否定的古希腊罗马理论做出了多么有利的证实!”这段出自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之口的评论是针对A.文艺复兴运动B.开辟新航路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17.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却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材料表明恩格斯的观点是A.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肯定加尔文的改革B.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展的角度否定加尔文的改革C.加尔文教与天主教在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上是一致的D.加尔文孕育的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18.美国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o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人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A.立法决策更加审慎严谨B.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C.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D.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19.下图是近代欧洲城市化进程表,对欧洲城市化进程加快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圈地运动”的开展B.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工业革命的完成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0.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到来21.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影响了启蒙运动。到今天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反映的科学理论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D.牛顿的力学体系22.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明显地改变”是指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B.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C.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D.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23.罗斯福说,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由此看出罗斯福的执政理念是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发展B.摆脱经济危机,大力发展经济C.政府要关注民生,对国民要有责任意识D.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4.有史学家指出,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材料体现出当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A.多元文明模式同时并存B.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C.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曲折前进D.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方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5.(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材料二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为2.9070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cVo;1860-1870年,分别为2.90/0和5.530700……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o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演进以洋务运动所提倡的技术模仿为第一阶段之特征,但自强求富凡三十年,甲午一战化为乌有。知识阶层检讨之佘,认为日本有宪法而强,中国无宪法而弱,立宪强国之说遂逐渐成为二十世纪初政学两界的共识。一《中国百年宪政之路》材料二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诚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一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材料三牛头上的马嘴。要议会民主政治,就必须要有法制的传统。而要有法制的传统,又必须要有个人权利意识。而要有个人权利意识,又必须要有市场经济的发达。而市场经济的发达,又必须要有中产阶级社会。要市民社会的发展,要需要知识的教育,要需要发达的那种信息的传播。.一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就是在一个高度专制传统的农业社会上面,安放着一个高度西化的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两者之间无法有机的结合。一萧功秦《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政治选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走上探索宪政之路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三对中国近代实施宪政失败的原因分别是怎样认识的?假设他们的观点成立,你认为有哪些理由?(10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