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14页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1.T2噬菌体、蓝藻和绿藻都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无丝分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T2噬菌体属于病毒,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没有染色体变异的变异,不进行有性生殖没有基因重组,所以只有有基因突变。考点:对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的比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以下各组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A.脂肪酸、脂肪酶B.磷脂、核酸C.丙酮酸、丙氨酸D.糖蛋白、肝糖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脂肪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脂肪酸中只含有C、H、O,A错误;磷脂由C、H、O、N、P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B正确;丙酮酸由C、H、O组成,丙氨酸是氨基酸,由C、H、O、N组成,C错误;肝糖原属于糖类,含有C、H、O,糖蛋白含有C、H、O、N等元素,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只要考生识记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即可。3.蜂毒素是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则蜂毒素分子A.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B.水解后一定能得到20种氨基酸C.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蓝色反应D.氮元素只能存在于氨基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蜂毒素为一条链状多肽,所以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A正确;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的不同大约有20种,每种蛋白质最多由20种氨基酸组成,所以蜂毒素水解后最多只能得到20种氨基酸,B错误;多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多肽中的N元素存在于R基、游离的氨基和肽键中。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蛋白质合成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4.从洋葱根尖细胞中分离出X、Y、Z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器X的形成与核仁有关B.细胞器Z可能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C.细胞器Y具有双层膜结构D.这三种细胞器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试卷第2页,总14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器X有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不含有脂质,因此该细胞器可能是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有关,A正确;细胞器Z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核酸,因此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等,可能与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有关,B正确;细胞器Y含量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且含有少量核酸,因此可能是线粒体或叶绿体,C正确;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但不能观察到核糖体,D错误。考点:本题通过细胞器的成分考查了细胞器的种类、功能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5.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B.细胞中蛋白质的运输必需经过内质网C.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都可经核孔运输D.葡萄糖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某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如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A错误;分泌蛋白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B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等大分子物质在细胞质中形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C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方式可以是主动运输,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下列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以主动运输的方式渗出细胞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原生质层变薄C.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水出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错误;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原生质层不变,B错误;用蔗糖溶液处理细胞时,如果浓度过低不发生质壁分离,如果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C错误;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故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点。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B.酶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C.细胞中所有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D.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不影响体内温度,不会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RNA,二者均受基因的控制,C正确;胃蛋白酶不能催化小肠中蛋白质水解,说明酶的活性受pH影响,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和特性,考查了学生对酶特性的理解。8.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a、b、c表示物质,甲、乙表示场所,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试卷第3页,总14页A.物质b可能是ADP和PiB.物质c直接被还原生成(CH2O)和C5C.甲中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机溶剂D.乙中生理过程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物质c为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与C5固定为C3,才能被还原成CH2O)和C5,B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老年人头发变白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衰老细胞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解旋,进而会影响复制和转录过程,A正确;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错误;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基因型为AaBb的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能与内质网相连B.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为A、a、B、bC.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B,则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基因型都与该卵细胞不同D.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常细胞中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保证物质快速转运,A正确;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极的基因为A、a、B、b,B正确;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B,有一个极体基因型也为AaB,另外两个为b和b,C错误;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及基因重组,都是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1.下列有关细胞内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细胞中可存在相同的mRNAB.RNA分子中不存在双链区域C.蛋白质的合成需要三类RNA参与D.有些RNA可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试卷第4页,总14页试题分析:不同细胞的RNA可能相同,A正确;tRNA分子中有双链部位,B错误;RNA分为tRNA、rRNA、mRNA三种,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有的酶属于RNA,具有催化功能,考点:本题考查了RNA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RNA的结构和种类。12.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31P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噬菌体DNA含有(2m+n)个氢键C.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14个含有31PD.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其DNA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ATP等,A正确;DNA上有m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n个,T有M-N,因此氢键个数=2(m-n)+3n=2m+n,B正确;子代噬菌体中有16个含31P,C错误;噬菌体DNA第四次复制共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6-8)(m—n)=8(m—n)个,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13.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只能以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模板B.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缩短每一条肽链合成的时间C.参与基因表达的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D.转录与翻译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转录时总是以基因中一条链作为模板,A正确;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同时合成多糖多肽链,但是不能缩短合成每一条肽链的时间,B错误;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B正确;两种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转录中没有U-A,而翻译中没有T-A,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4.六倍体小麦与二倍体黑麦可杂交得种子(F1),种子萌发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待其开花后自交得到八倍体小黑麦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F1是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新物种C.该过程说明不经过地理隔离也可形成生殖隔离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育种过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二倍体黑麦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因此,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所以发育成的F1代的体细胞具有4个染色体组,但不可育,不是新物种,B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可得到八倍体小黑麦,产生了新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为自然选择,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相关知识。试卷第5页,总14页15.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后基因间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B.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无法作为进化的原材料D.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导致基因的种类发生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不发生改变,A正确;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但是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B错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16.甲、乙、丙是果蝇的3类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8、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B.乙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C.丙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三类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果蝇正常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甲细胞染色单体数0,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四个染色体组,A正确。乙细胞染色单体数为8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丙染色单体数为16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有丝分裂才有细胞周期,因此乙细胞不含有细胞周期,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7.某遗传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患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孩子的最大概率是1/4B.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C.产前诊断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该遗传病患儿的出生D.该遗传病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无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患病,当两对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上时,患此病孩子的概率=1/4,若有1对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时,患此病孩子的概率=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