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分封制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3.“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4.汉武帝时诸列侯、郡守等每年必须向朝廷举荐一次人才,称为察举;另外还有征辟,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这表明汉武帝时的选官制度()A.具有比较民主的特性B.门第观念已开始显现C.相对公正合理的选拔D.随意性和主观意识强5.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B.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D.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6.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7.“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胡惟庸集团C.宦官集团D.宰相制度8.我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变革,其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强化,但也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以国政,此宰相职也。”B.“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C.“明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直入文渊。谓之内阁。”D.“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9.“雅典公民帕帕迪目不识丁,他通过抽签到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C.雅典民主使所有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10.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伽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作他的奴隶。法官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官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1.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B.罗马法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C.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12.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环境B.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C.联邦宪法好看而不实用D.联邦宪法没有受到外部思想的影响13.“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14.托克维尔在写《旧制度与大革命》时说:“为了帮助理解下文,有必要对法国以外情况作此概述……谁要是只研究和考查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托克维尔强调()A.历史比较研究的重要性B.注重史实材料的可靠性C.法国历史发展的复杂性D.历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15.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6.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7.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20.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这一调整指的是()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21.“无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这是由于当时无产阶级本身还不够发展,由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资产阶级时代的产物。”(摘自《共产党宣言》)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获得解放B.无产阶级解放的关键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C.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提是“发达的资本主义”D.无产阶级实现自由解放的有效途径不是暴力斗争2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23.(2015·山西大同一中、同煤一中期末联合测试·18)1971年,尼克松在讲话中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进行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这一时期,美国“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有()①欧共体、日本的崛起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4.20世纪90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罗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倾向于把美国看作‘一个国际保姆,如果还算不上恶霸的话’。结果是美国与亚洲的期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他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这表明()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B.雅尔塔体系崩溃C.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D.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冲击25.“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二、材料解析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材料二“现在立宪各国,没有不是立法机关兼有监督的权限,那权限虽然有强有弱,总是不能独立,因此生出无数弊病……”“夫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君政时代则大权独揽于一人,今则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人民为一国之主,官吏不过为人民之仆,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摘自《孙中山全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2)依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监察思想的特点,(2分)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的监察制度与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有何本质不同。(4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27.古往今来,人类政治文明体现出多样性、共存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再到兼相——丞相没有了。这是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历程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更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读史札记(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历史上的表现。(6分)材料二长期以来,“光荣革命”被英国上层人士津津乐道,光荣革命之后的英国政治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