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识大展台参考答案:①习俗②思想③稳定④民族⑤积极⑥消极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⑧生产力⑨生产关系⑩科学技术的进步⑪先导⑫选择⑬创造⑭必要前提⑮必然要求⑯继承⑰发展⑱推陈出新⑲革故鼎新学习微点拨【图示】文化继承与发展【比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两个阶段。√【图解】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梳理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表现特点含义历史形成保留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延伸:正确理解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储存。(3)作为传统文化必须是现存的文化,而不是已经湮灭的、绝迹的文化。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甄别与选择,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成熟和相对稳定。2.传统文化的继承内容(含义)地位作用传统习俗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建筑“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延伸】1.正确区分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1)二者含义不同: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2)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3)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性的内容,所以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文化也并非都是优秀文化。内容(含义)地位作用传统思想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性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醒】区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两个特点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即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4.传统文化的作用(双重性)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一成不变,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前挂后连——从不同角度把握传统文化的作用实质从对象看(国家、民族、个人)从性质看(促进、阻碍)(文化的特殊)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一般)文化的作用【提醒】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看到,传统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仍然会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要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既不是全盘肯定过去,又不是全盘否定过去。5.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知识梳理一、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表现特点含义历史形成保留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继承性相对稳定性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知识梳理二、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实质精神力量从性质看促进、阻碍从对象看个人国家、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纽带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怎么办)知识梳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用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两个反对要求1.(2014·北京文综)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5.3】P120第1题【解析】选D。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文化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排除B否认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排除C否认了社会的变化发展排除D从传统美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入选【典题探究】2.(2014·四川文综)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3】P120第2题【思维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将廉洁文化上升为传统文化去作答。(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社会历史性。(2)优秀的传统文化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选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①错误;廉洁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又赋予了它“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内涵,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廉洁文化的作用,③与题意不符;不同的时代,廉洁文化有不同的含义,且成为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的新要求,④符合题意。3.(2013·广东文综)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3】P121第5题【解析】选D。题肢具体分析结论①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排除②乙没有看到书法对文化传承的积极意义入选③书法与道德素养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能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入选【9】(2012·福建卷改编)下列选项能体现图10漫画寓意的有①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创新的根基③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④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阻碍我们进步的并非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传统文化反思:1、创新与继承的关系2、漫画题的解题方法错误无关③④切合寓意:不能固守传统文化,须坚持文化创新【5.3】P121第9题【知识整合】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特别提示:1.不能漠视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也不可固守传统文化。2.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根源(源泉)是社会实践。李贽:“有田地方有根基,可以为屋种田。”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古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3】P121第10题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性民族性稳定性基本特征保留,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与一定生产方式相适应历史性,时代性继承性【5.3】P121第12题“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2.(2014·福建文综)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解析】选C。对待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反对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产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文化认同感,C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错误;针对材料观点,我们的态度是反对,不是赞同,B、D排除。【社会广角】南音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弋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题组反思诊断题组42.(2014·安徽文综)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思维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基础知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