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为先德为本2016届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勤为先德为本24.《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鲁桓公)何以贵?母贵也。”这种立嗣方式A.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B.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表明王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D.表明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勤为先德为本25.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勤为先德为本26.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勤为先德为本27.《明史·食货五》中记载:永乐初,西洋某国使臣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主要表明A.朝贡贸易更重视政治交流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皇帝推行好客之道D.西洋诸国迫切希望打开中国市场勤为先德为本28.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本府会部马匹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因饲养员已全部取消,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A.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C.精简机关人员,扩充边区军队D.发扬民主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勤为先德为本29.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B.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C.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D.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勤为先德为本30.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该报道表明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在国民心中已经淡化B.妇女解放思潮在上海已悄然兴起C.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潮盛行D.上海风俗已经以西式为主勤为先德为本31.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力。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C.19世纪社会矛盾尖锐是英国救济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因D.《国民扶助法》的颁布表明英国政府的职能在扩大勤为先德为本32.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胡佛政府无力摆脱美国的危机困境。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危机。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强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是A.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B.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C.整顿银行,管制证券业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勤为先德为本33.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他指出:“能够实现人民自由平等的是政体,任何政体都是要改变的,……专制政体终会消逝,由适合人性的政体取而代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B.强调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强调挑战王权专制,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权勤为先德为本34.对图6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B.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C.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勤为先德为本35.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勤为先德为本40.(25分)2015年9月3日,中国隆重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这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大阅兵,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是日本全面侵略的文化应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着民族危亡,在全国的抗日热潮的推动下,一切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进行广泛的争取民族的解放与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文化人士,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培养了大批抗日文化新生力量,改变了一些地方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我党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大后方抗日文化的发展,促进抗战文化的繁荣。——刘绍卫《论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在抗战中的作用》勤为先德为本材料二: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1938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作用。(12分)勤为先德为本材料三:1937年9月,以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标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由于阶级成分的广泛、复杂和阶级利益的差异,也就决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国共两党此时都有了自己的政权与军队,两党合作实际上是在全民族抗战总目标下的两种政权、两种军队的合作。……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各自贯彻自己的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表明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证明了我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是符合历史潮流深得民心的。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民族革命时期,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思想》(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及意义。(13分)勤为先德为本41.(12分)运用历史思维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历史素养。阅读示例,完成下列要求。示例:双百方针1)背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在思想文化领域,需要发扬民主,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内容: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勤为先德为本3)影响:“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特别是文学艺术界思想活跃,创作出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柳青的《创业史》等;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4)与其它相关概念的关系: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与战国的百家争鸣有着本质不同。前者强调科学研究、学术思想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则侧重于政治主张.仿照示例,从经济史方面任选一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解析。(要求:概念的选择须从经济史方面入手;要素分解全面、科学:对要素的解析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勤为先德为本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8分)勤为先德为本材料二: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