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汽车设计发展之路 国产 汽车 未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探寻中国汽车设计发展之路意大利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说:“中国的汽车设计过于模仿西方,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无法像欧系或日系车那样形成自己的流派。中国汽车企业,在制造硬件的投入上不比世界上任何汽车企业差,差的就是设计。”这句话弄晕了不少中国人,有些人还去费尽心力寻找乔治·亚罗口中的“中国元素”。“红旗车上不是用过宫灯和扇面吗”,老红旗的设计师程正说,“当时画红旗的时候,我的想法和国家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决不能画出和外国车相像的汽车来。”其实,问题不是我们的车是否有“中国特色”,关键是到底有多少“自己人”在设计中国汽车?汽车设计还需“老外”主刀国内的合资企业一般都建有设计中心,却偏偏弃之不用。这当然很好解释,引进国外成熟车型可以热销,省去了不少风险。此外,在这些车上敲敲打打,做一些局部的改型工作,似乎也可以称为“原创”。虽然这些耗资上亿元的改型车换汤不换药,但不会遭遇知识产权诉讼的风险,相比“借鉴”研发而提心吊胆的民族企业,要安心得多。有人认为,如果不能做到本土化设计开发,即使拥有知识产权,配套体系的选择也将很自然地流向国外零配件企业。例如,选择德国设计公司,车用钢板就倾向于德国克虏伯钢板。据国外相关统计表明,一个自主品牌的研发,从设计、测试到最后批量生产,至少需要投入上亿元。对于推出新车型总被跨国公司“盯梢”的民族企业而言,最稳妥的方式就是买国外的设计。虽然花去不少钱,但至少不被指责为“抄袭”,落个耳根清净。比如奇瑞,向意大利人买设计专利,向英国人买技术,然后进行资源整合,将品牌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似乎也是一条行得通的路径。吉利、哈飞、华晨这些企业,现在走的也是这条路,倒是双环有些大义凛然,只是屡遭奚落,几款车都步了奇瑞QQ的后尘。当然,请“外援”协助开发,在国外也很常见。通用、福特等厂家有50%的车型设计,都是委托给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完成的。中国企业新车型的设计,为什么不能外包?符合潮流的车型设计,是决定中国汽车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因素,而这一直是中国企业的软肋。为了请乔治·亚罗开发“中华”轿车,华晨掏了5亿美元的设计开发费。华晨没从乔治·亚罗那里学来什么设计“精髓”,中华轿车也没卖出什么好成绩。这5亿美元请一个中国的设计团队,恐怕绰绰有余了。要知道,国内的设计费用一般是国外的1/4~1/5,开发周期是国外的一半。北京理工大学的汽车专家林程认为,中国的汽车企业不用中国的原创设计,既有认为中国设计能力不高的因素,也有跨国企业刻意转移淘汰产品的因素。这也许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合作开发总是采取“交钥匙”的办法,“中国设计”就永远没戏。何况有些企业,连“拿来主义”的精神都没有了。本土设计的宿命4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的宾尼法利纳公司,目前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而哈飞、奇瑞、长丰是其最重要的客户。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I.DE.A,今年1月份成立了中国分公司。据说,他们招聘了不少中国籍设计师,而且薪酬不菲。国外的汽车设计公司,一方面包下了中国汽车的设计权,另一方面又大肆在中国挖人。可见,想在中国见到具有“中国元素”的汽车越来越难了。问题出在哪里?现在开设汽车设计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也有学生在国际设计比赛中获奖,他们流失到哪里去了?有人说,在合资企业中,中国设计师实际上是工艺师,主要工作是把外方提供的产品图纸转化为生产工艺图纸。这只是看到了表象。在采访中,记者找到了几位曾经学汽车设计的人士,几乎没有人干“老本行”,薪水低是一方面,进了企业无用武之地才是主要原因。国内不少企业,找不到设计人才,就让技术人员顶;国外恰恰相反,技术人才不够,设计人才来补。不久前,记者到日本丰田公司采访,在丰田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乎每个车间墙壁上都挂着日本小学生设计的汽车图片,丰田人解释得很诙谐,“这是用来启迪员工脑筋的”。日本的汽车设计是全民性的,涉及影视、艺术、IT等许多领域,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就为丰田设计过概念车模型。“汽车设计需要一个团队的系统协作,一些新的领军人还会把自己的创新设计与已有传统相结合,使产品更具有生命力。”上海同济同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老总雷雨成,道出了中国汽车设计论落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汽车设计公司太少,靠厂家的“内存”,根本无法建立优秀的设计团队。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即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国外的设计公司不傻,你们的汽车设计专业不是冷门吗?毕业生不用改行,我们来挑。“奔驰总部的设计中心有一位中国的设计师,他非常优秀。”奔驰汽车设计管理高级经理HolgerHutzenlaub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少中国记者感到自豪。但当他们得知,奔驰与清华大学有密切合作,并会提供就业机会时,却不得不慨叹,跨国公司早已趁人不备展开了抢夺人才的行动。许多国内企业认为,培养一个设计人员花的钱太多,还不如直接请国外公司设计车型合算,这无疑是一种短视行为。人家挖光了你的人,就能永远赚你的钱。《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带来什么?肯定声音,减少投诉规范市场官方有关人士:近年来,汽车产品销售和售后的问题,始终是消费申诉和投诉领域的热点。投诉内容涉及汽车质量不稳定或存在缺陷、合理退换货要求被无理拒绝、汽车配件价格良莠不齐、汽车维修价格不透明和乱收费等。从这个角度说,《办法》的出台,不仅合理,而且必要。《经济参考报》:《办法》的颁布是一件好事,它会使汽车终端市场更规范,明确各方责任,增强汽车品牌销售经营主体的服务意识,避免经销商相互推诿。这将实现责任追溯,最终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稳定市场,稳定车价北京某现代4S店总经理:《办法》将对稳定车市带来帮助。目前市场价格变动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源于不同品牌的竞争,另一个就是一些不规范的经销商及“车虫”的操作导致价格波动过大。在很多地方,一台车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上之前会倒几次手,进口车甚至被倒8到10次手,这就导致同一个车在不同地方出现价格却可能有明显差异。《办法》实施后,如果监管得力,将有助于整体汽车市场价格的透明和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负责人:《办法》的实施,在短期内将可能提高汽车销售价格,导致消费者买车成本增大。从长期来看,则可能保持汽车价格的相对稳定。优化市场格局某汽车行业专职分析师:《办法》的实施,将有可能重新整合汽车销售格局,其结果是淘汰一些以前实力较弱,靠价格优势生存的经销商,而留下那些资金雄厚、服务体系齐全的以4S店为代表的品牌经销商。消费者买车和维护将可能得到更可靠的质量保证。但中国的4S店投入动辄以千万计,因此在《办法》实施初期,汽车价格有可能上扬,但从长期看,最终汽车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的走势。否定声音,经销商利益如何保证?北京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卢锦华:《办法》加剧了厂家和商家之间极不平等的地位。目前厂家和商家的合作协议是一年一签,所以经销商随时可能面临被取消经营权的“危险”。上海某4S店负责人:获得汽车供应商授权后经销商才能到工商部门登记获取经营资格。届时,是否要建动辄千万元的4S专卖店,车价是多少都将由厂家统一说了算,经销商稍有违反厂家意愿就很可能被取消授权。可见《办法》的实施使汽车供应商获得了完全的主导地位,却使经销商处于更弱势的地位,对汽车市场的发展未必完全积极。太平洋汽车网网友:办法成了“促垄断法”。政策更偏向于厂家,过分强调由厂家制订市场游戏规则,这无疑在限制经销商发展,让之完全听命于车厂或总经销商,让厂商关系更不平等,不利于市场的多样化。消费者未必受益北京某经销商:目前,国内汽车销售模式比较丰富,代理制、品牌专卖、汽车卖场等相互制约,汽车卖场是减低流通成本的法宝,能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而且售后服务在特约服务站中也完全能够享受得到。而4S店高度的一致性缺乏应有的灵活与方便,在价格上有“商业联盟”之嫌,服务、配件的高价格更是不利于消费者。有的4S店甚至会出现“店大欺客”现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并不一定能够落到实处。某准备购车的消费者:根据新的管理办法,一切都由厂家说了算,一切由厂家定价,经销商私下打折让利都不可能了。中国本来车价就贵,现在还必须按厂家的垄断价来卖,买车的人才是最大受害者。展望与质疑,管理办法实施后的车市如何?北京宝钢汽销副总经理徐宪成:如果不是4S品牌销售店的汽车经销商,在这一《办法》出台后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被迫关门。由于4S品牌店的投资大,起码在1000万元以上,许多中小经销商不可能马上建立起其4S店,只能是另找出路了。某汽车行业分析师:中小商家何去何从?一是挂靠大的4S品牌经销商,做它们的二级企业,以此来获得授权;二是不进行实际的汽车销售,改做中介和服务,在品牌经销商与购车者之间牵线搭桥,获取中介费用。某进口汽车销售商:这个政策的影响可能没想像那么大。在国内激烈的汽车市场,众多的小规模销售商是很多厂家必须依靠的。90%的销售商都没有厂家授权,却仍然活得很好,这说明厂家是认可的,这里边有符合逻辑的利益解释。现在政府部门突然出一个政策,要让游戏换个玩法,必然涉及多年来行业内形成的潜规则的改变,能起多大作用还需静观。某汽车经销商:部分准备离开汽车经销行业的经销商可能在《办法》实施之前,大幅度降价甩卖汽车,这可能会对目前已经较为混乱的汽车市场价格造成更大的冲击。对于管理办法的质疑某汽车网站网友:《办法》搞品牌销售,核心意义集中在厂家“授权”,没有被授权就不能销售。但无实施细则怎么授权?没有相应的细节规定,可操作性差。通篇里也没有“法”字,违反了怎么办?保障措施是什么?某进口车经销商:《办法》没有明确多品牌可否一起销售。进口车与国产车的销售究竟是分营还是合营?分营无疑能滞缓跨国公司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保护国内企业。因为建设需要时间和大笔投资。四大痼疾缠身中国汽车业破局乏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在津津乐道“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然而早在1994年的FISITA年会上,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顿先生发表题为《过去百年,汽车改变了社会;今后百年,社会将改变汽车》的演说,就已经刷新了这种说法。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盼望长大,渴望成为支柱产业,呼吁各行各业的支持,而实际面临的却更多是“暴利”、污染、耗能、忽视消费者权益等等指责。那么是坚持汽车改变社会,还是接受社会改变汽车?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诚如此言,汽车改变世界的历史已经过去,社会改变汽车的历史正在开始。汽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由此凸显出来。痼疾一:缺乏产品创新汽车产品开发曾经是2004年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开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家喻户晓的道理,为什么还要争论呢?产品开发首要考验的是企业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及其执行能力。所谓的没有开发能力,首先是企业领导缺乏战略眼光和执行力。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之一,两院院士孟少农指出:“开发一个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设计一个产品不是瞄准当前的社会需要,而是几年以后的社会需要。这就像瞄准活动的靶子,对之放矢的‘的’不是现在的位置,而是矢到达的位置。关于产品的设计目的存在着两重不明确性,其一是社会需要本身的不明确性,其二是将社会需要‘翻译’为技术条件时,二者之间对应关系的不明确性。这就要求设计者有相应的预见性和推断能力。确定开发对象是企业领导的责任。这是企业的基本方向,决策正确与否,影响企业的兴衰甚至存亡。”双重的不明确性,加上市场变幻,竞争惨烈,使汽车产品开发的决策变得异常复杂,有人将其比喻为“一种巨大的猜谜游戏”,而这个游戏风险极大,并不有趣。要解决企业开发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引进,可以合作,但是无论怎样,“开发新产品是汽车生产企业最根本和长期的任务,最终的责任还是必须自己来承担……技术发展的路最终要靠自己来走,开发新产品的本领要靠自己来掌握。”孟少农认为,“在竞争的条件下,光有吸收学习而没有自己的创新,是永远也走不到发展的前列的。”产品开发应该是预研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淘汰一代,不断滚动前行。老产品需要改进,新产品的路径则是设计图→模型→上线→产出→投放市场,赢得效益。如果没有这个循环,企业就会陷入僵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快被淘汰掉。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50年来中国汽车业似乎仍未参透。痼疾二:企业机制陈旧汽车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