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12月分推练习(五)(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第1页,总7页2016届高三12月分推练习(五)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MP可以作为合成ADP及RNA的原料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还原或肌肉收缩C.丁过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是光能、化学能、热能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答案】C【解析】AMP是一磷酸腺苷,可参与AMP+Pi+能量→ADP,名称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mRNA的原料,故A正确;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还原的话,表明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因此不能用于肌肉收缩,故B错误;光能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可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细胞呼吸中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也可合成ATP,但热能无法用于合成ATP,故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不是同一种酶,故D正确。【考点定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ATP的相关知识点:(1)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P代表磷酸基团。(2)ATP和ADP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图中的酶甲是水解酶,酶丁是合成酶。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2.2011年3月15日,《TheJournalofImmunology》发表了张雁云教授关于发现Graves病重要调控机制成果。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右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张雁云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B.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C.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D.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激素X是甲状腺分泌,因此为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Graves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而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故B错误;据图可知:Graves疾病的产生原因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自身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故C正确;根据Graves的发病机理可推测,UDP可能是通过抑制浆细胞分泌与Y激素受体结合的试卷第2页,总7页抗体,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获取信息的能力。3.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设计的叙述,有几项是错误的①2,4—D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②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③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④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⑤每个烧杯各放一个枝条⑥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题意,“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设计①2,4—D不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②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③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④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⑤每个烧杯应各放一定数量的枝条⑥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低O2、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B.在一枚叶片从幼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矿质元素一般可双向运输C.提高农田的光照强度,增大田间的昼夜温差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D.利用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因为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延长新鲜水果的储藏时间,应保证有机物消耗最少,应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和无乙烯条件,故A正确。从幼到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可以输入也可以输出,故B正确。应是适当提高农田的光照强度和适当增大田间的昼夜温差能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因为超过适当光照强度和温差太大可能不会增产还有可能造成减产,故C错误。垂体因为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雌鱼卵巢,使其排卵增多,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5.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图乙是基因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B.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RNA聚合酶C.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含有氢键【答案】D【解析】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故图甲中复制起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可起始多次,A错误;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故需要DNA聚合酶,B错误;图乙过程①是转录过程,合成mRNA的编码链中每个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含有氢键,D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位】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NA分子的复制试卷第3页,总7页【名师点睛】技巧点拨:核酸种类的判断方法(1)核酸中若有核糖,一定为RNA,若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2)若含T,一定为DNA;若含U,一定为RNA。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了DNA的合成;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了RNA的合成。(3)若含T,A≠T或嘌呤≠嘧啶,则为单链DNA。因为双链DNA分子中A=T,G=C,且嘌呤(A+G)=嘧啶(T+C)。(4)若嘌呤之和≠嘧啶之和,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但若是细胞中所有核酸的嘌呤≠嘧啶,则可能既有双链DNA,又有RNA。6.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图中电流表的两个电极都置于膜外,因此该装置不能测静息电位,故A错误;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总是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分析图乙可以推测,当兴奋传导电流表左侧电极a处时,电位变化为t1~t2段,当兴奋传导到电流表电极b处时,对应电位变化为t3~t4段,故C正确;t1~t2段和t3~t4段的电位变化都有Na+内流和K+外流,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7.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个体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DDD、d减数第一次分裂BAaBbAaB、AaB、b、b减数第二次分裂CXaYXaY、XaY减数第一次分裂DAaXBXbAAXBXb、XBXb、a、a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Dd,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A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错误;基因型为Xa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aY、XaY,说明XY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XBXb、XBXb、a、a,说明XBXb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试卷第4页,总7页二、综合题(题型注释)8.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1)小麦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CO2进入叶肉细胞后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2)B点时,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以后的短时间内,叶片细胞内C5的量将。(3)在0~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在5~15min内,该容器内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4)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用氧气产生量表示)是mol/min。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其内部原因最可能是。【答案】(1)叶绿体NADPH和ATP(2)等于增加(3)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2分)(4)6×10-8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2分)【解析】(1)小麦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了[H]和ATP。(2)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B点时容器内氧气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正好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即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A点给予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反应,导致C3化合物开始还原生成C5,二氧化碳的固定不变,因此C5化合物在短时间内增多。(3)在0~5min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CO2,因此密闭容器内氧气量减少;5~15min给予光照后,小麦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逐渐减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下降。(4)据图可知,0~5分钟之间,小麦叶片在暗室中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每分钟消耗氧气量=(5-4)×10-7mol÷5min=0.2×10-7mol/min;5~15min之间,小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8-4)×10-7mol÷10min=0.4×10-7mol/min;故5~15min小麦的平均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消耗=0.4×10-7mol/min+0.2×10-7mol/min=6×10-8mol/min。(5)研究小组发现,由于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小麦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强度比顶部叶片弱。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