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传奇作者:[美]理查德·A·约翰是谁运用了别人对他的低估挽救了家族事业,但同时,又被称为“爱空想的独裁者”?是谁因为自己大学没毕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就是不重视大学生,但又影响了众多汽车工业领导人?是谁创造了连续17年最畅销运动型轿车“野马”,又挽救了克莱斯勒的破产之势?是谁作为保时捷创始人的外孙却无法在保时捷公司一展身手,而无法掩饰的才华却让大众集团熠熠生辉?本书讲述了二战后汽车工业最卓越的六个人的传奇故事。他们,通过不同常人的勇气、魅力、洞察力、预见力以及超凡的领导气质改变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分序(1)谁是21世纪国际汽车产业的幸存者--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光祖世界上纯粹的人是没有的,而高创造式人物却是有的,但为数极少。《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一书,是记述国际汽车产业历史发展到了中期,出现中年危机症,这种表现为汽车产业传统式工业化炉子快走到尽头,不少跨国汽车公司由于过度肥胖,处境十分艰难。一些权威人士称,汽车产业将成为夕阳产业了,一种不吉祥的车市幽灵,市场徘徊在它的周围,表面上的繁荣,已掩盖不住内在的衰退。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正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浮现出来的,具有强烈时代代表的领军式人物。他们是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公司董事长)、亨利·福特二世(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李·艾科卡(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冯·金海姆(宝马汽车公司董事长)、费迪南德·皮耶希(大众汽车公司董事长)、鲍勃·卢茨(通用汽车公司副董事长)。他们个个是充满激情,敢于创新,个性顽强,令人生畏,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人物。他们为挽救汽车产业中年危机症,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代价,表现出优秀的创新才能,做出了卓绝的奉献。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已经清醒的看到,笼罩在汽车产业头顶上的乌云,减减的消失,天空开始晴朗,汽车产业正向信息化的现代化方向迈进,汽车产业又开始出现一片新气象,那就是朝阳产业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了。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对这六巨人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还有过合作。如卢茨,当他在克莱斯勒公司副总裁任上,我们有一个汽车大项目正洽谈合作,他已经意识到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崛起,这对大家都是发展的机遇,他亲自参与谈判。他对我说:一旦我们项目合作搞定,我一定驾驶一架直升飞机,让你在密西根美丽田野的上空,好好的转一转。书上也说,2他是一个少有的自己常驾驶直升飞机的美国汽车界知名人物。他在底特律请我吃过饭,我也在北京请他吃过饭,可惜由于他的老板伊顿的反对,这个项目最终没有成功,卢茨对此表示十分惋惜。所以当我看到《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样稿时,我对这些人物感到浓厚的兴趣,我想只要你翻开这本书,将被这些真实的动人的故事所迷住。过去,我们看到的,多是国际汽车产业初创时期的历史和人物,对其中期历史书籍实在太少了,而国际汽车产业中期历史,对我们更为贴近,很多故事更能理解,很多经验更有借鉴之处,这就是我要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进入新世纪,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在加速推进。在这些年代,国际汽车产业最需要的东西是创新,创新成为国际汽车业竞争的焦点,汽车将成为四个轮子上的计算机,你不创新,就意味着要被淘汰出局,国外汽车业者都深切的意识到,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创新战,一场为争夺最新知识、创新人才、全球市场和发展空间的战争,它没有硝烟,但却无法回避,正如书中所说,国际汽车产业将会重新大洗牌,这决定着一个汽车业者的命运。因此,我们不禁要问,谁是21世纪国际汽车产业的幸存者,现在谁还不能回答,还得看谁的创新能力强,还得等着瞧!汽车充其量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也足以承载许多风云人物了;而本书中的六位行业巨擎,则演绎了一段---汽车工业不可或缺的传奇--汽车营销专家钟师汽车业不过是庞大工业中的一支,为何会诞生如此众多而且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对于庞大的通讯与电子工业,很少有人对粗笨的老式电子管、简陋的矿石机等回味无穷,公众却对各种老爷车和从马车变过来的第一代汽车情有独钟;对影响全球人类生活的许多其他产业就很少留下像汽车业如此众多的传奇人物,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社会文化现象。上百年来有关各国汽车企业和产品的报道汗牛充栋,各种有关通俗版的书籍也不胜枚举,但总有不少著作在几年内影响到全球的读者,或者在几十年内保持持续的影响力而成为一代代读者了解汽车行业内幕的传世经典。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的《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是否能成为经典著作有待于时间公正考验。由于作者不是历史学家,不是从故纸堆里找寻出昔日的足迹,而是明智地用现代点题,这样就可以从无数的汽车著作中脱颖而出,更加引起当代人的关注;另外作者背靠老牌和权威的汽车媒体-美国《汽车新闻》,这种近水楼台具有直接与当代全球汽车行业的风云人物零距离接触的大量宝贵机会,通过这种特殊观察所能传达出的真切感觉和味道是会有相当的感染力的,因为有关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禀性等的非量化特质不可能从企业产销数字、财务报表中和企业公关资讯中捕捉到的。3纵观汽车发展史,给人带来认识困惑的是究竟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群众创造历史?首先我们看到一些赫赫有名的汽车企业创始人多少带有英雄主义色彩,具有某种偏执狂的性格,极少开始是嗅着金钱味道前行的,大都是不懈追求一种偏执爱好、技术成就感,有点像宗教的殉道者,往往这些企业创始人不屈不饶或带有点圣洁感的故事就是最博得公众崇敬之感的要因。而企业变成巨舰后后续者的闪亮点却是怎样为企业的规模和利润奋斗,因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传奇创始人和后续的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尺度不同。由于后续者是处于行业竞争的急流与漩涡中,其间充满了外部市场的尔诈我虞和内部人事的钩心斗角的曲折故事,后续者即使台前显赫一时,也会腹背受屈于董事会与资本的意志,恩恩怨怨的争斗,同样能够招徕公众极大的好奇心。汽车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历程总是充满曲折坎坷,又总是引人入胜,咀嚼回味。序(2)随着发达国家中汽车企业通过不断洗牌,最终形成了本国的行业寡头,进而演变成了国际性的汽车巨头,其身躯变成了航母级,驾驭航母的船长-企业的最高职业经理人肩负的重担比创业者有过之无不及。因此照样成就了一批名留汽车青史的管理翘楚,其管理业绩不是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范畴,因为这些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臻于完善,而是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思维要把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脉象,进行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并购、全球性的市场与资源整合,也包括定夺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的新产品策略,对这些企业领袖来说,管理已经升华为一种揉合个性化风格的战略艺术,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这些领袖也很难完满走完征程,留下若许缺憾,但是总有一段时光做到登峰造极,煊赫一时,为全行业所景仰。汽车历史也是面镜子,中外企业都会在里面显形,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屈指算来也就几十年的历史,其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之态比国外同行业有过之无不及,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是该有中国自己的现代汽车发展演义了。在我们读这本《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有关中国汽车的权威精彩读本。第1章发令枪(1)1978年7月13日这一天,时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李·艾科卡被解雇了,他怒气冲冲地走出亨利·福特二世的办公室,并没有用力摔门。但是,这一天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足足左右了未来25年的全球汽车业。过不了几个月,艾科卡就将成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掌门人,与61岁的亨利·福特二世并驾齐驱。最后,艾科卡将从福特公司带走数十名高级管理人员,并将福特公司高傲的企业文化4带入到克莱斯勒这个第三大汽车公司。在艾科卡从福特公司挖走的人里,有一个人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过飞行员,他就是鲍勃·卢茨,美籍瑞士人,是1974年被福特从宝马公司挖来的。10年之后,克莱斯勒公司将出现一个神话。战后汽车业的全部智慧都将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他吸取了汽车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教训,并将这一切完美地应用于一个公司的文化和产品当中。20世纪70年代初,卢茨曾在宝马公司向埃伯哈德·冯·金海姆学习过品牌管理。实际上,冯·金海姆掌握了一门汽车公司兴盛的艺术。而且,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他不过是宝马势力家族的一个随从而已,但是在管理宝马这个非常成功的企业方面,他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从卢茨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跟艾科卡学习过产品包装和高风险营销。在福特汽车公司,亨利二世的精明小子分析家也曾向卢茨讲授过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成本规律。进入克莱斯勒之后,卢茨还向当时已经颇具声誉和才华的本田宗一郎学习,学习和效法本田汽车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的精华部分,这些内容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文化倾向于舆论意见和同质性。而且,当时的日本社会并不适合特立独行的实业家发展。但是,本田宗一郎却是个独特的人物--这种独特不仅仅表现在他充沛的精力和怪异的个人生活上,更表现在他经营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公司的方式上,他使公司发展成为最具创新精神的汽车制造商。在19世纪,有很多创立了世界汽车业的机械方面的天才,而费迪南德·皮耶希则是这种天才在20世纪的又一个例子。年轻的时候,这个不善交际的德国小伙子就是保时捷公司技术部门中经常闪现灵感的一个。福特、艾科卡和卢茨都对皮耶希的工作感到很惊讶。一个并非偶然的事实是,在策划奥迪复苏的时候,皮耶希也借鉴了本田的做法。对于价值1万亿美元、年产6000万辆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雇用超过400万人的一个行业,你怎么能将它归功于某一个人呢?在这个行业里,数千名工程师、设计人员和产品规划人员参与到每个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尽管每个人对整个开发过程都在做出自己相应的贡献,他们也同样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破坏性的反作用。复杂性是无休止的--风险和回报几乎都难以捉摸。这里讲述的,是六个改变了汽车业的杰出人物的故事--我们权且不论他们的成败。而当时的汽车业看上去原本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某些企业家、设计人员和工程师或许可能改变某个行业的发展过程,那么在20世纪下半叶,这已经变成一件令人尤其可畏的事,而这一点又使他们的成功更加卓越。汽车工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稳定的行业,5基础技术和基本概念已经定型。如今,不仅改变这个行业变得更加艰难,而且改变汽车行业遭遇失败的风险也比以往更高。在这种环境下,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将需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天才。那么,亨利·福特二世、本田宗一郎、李·艾科卡、埃伯哈德·冯·金海姆、罗伯特·卢茨和费迪南德·皮耶希都是如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的呢?是通过他们的头脑、勇气、领袖魅力、运气、洞察力、天生的预言能力以及超凡的选人能力。他们取得成功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卓越的自我。较强的自我感觉是进入领导层的一个很重要的砝码,而他们都具备这一点。当该承认自己的贡献而激流勇退的时候,有的人就开始走错路了。亨利·福特二世错误地估计了来自日本人的威胁,在美国以外生产福特设计的富有创新性的汽车,这可能使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巨头失去了赶超通用汽车的最后一次机会。克莱斯勒的英雄艾科卡则是在退休之后,面临来自偷袭者的恶意收购时,进行了错误的尝试。冯·金海姆勉强走出1994年宝马对罗孚的不明智收购案的阴影,却又对毕睿德(BerndPischetsrieder)对这家英国公司的管理横加干涉。而皮耶希则在卸任大众公司CEO之后,被控妨碍其继任者的工作。回顾以往,这六个人也都是常人,也都可能犯较大的错误。但是,他们向这个行业中注入了活力,这个行业当时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局面。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了这个行业,他们非常确信自己的重要性,要想让他们放弃这个行业将非常困难。他们对汽车业的影响非常大,他们的举动对其他人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将是一个永远都谈不完的话题。例如,卢茨的流线型1982年款福特塞拉(FordSierra)是革命性的,它震惊了整个欧洲汽车业,包括它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欧洲分部。作为回应,通用汽车选择了一款彻底不同的设计作为下一步规模生产的车型,这就是1985年款欧宝·士官生(OpelKadett)。小巧美观的外型使它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也借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