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共136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讲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专题特征——传统农耕经济模式的定型、初步发展、繁荣及最终衰落本专题讲述了中国古代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中国古代经济是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小农经济是主要经济形式,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经济部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色。纺织业、冶金业、制瓷业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长期领先世界的部门。虽然历代统治者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商业仍然取得长足的发展。至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从中分离出迥异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腐朽的专制制度、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观念的抵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导致了近代的迟滞、落后、挨打。历史阶段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2)生产工具不断革新(3)耕作技术不断进步(1)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2)以个体农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小农经济(3)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古代手工业(1)冶金、制瓷、纺织业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2)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1)历史悠久、技术精湛、长期领先,产品远销欧、亚、非(2)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明代中期之前官营是主要形式、之后是私营古代商业从先秦至秦汉、隋唐、宋元乃至明清时期,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对外贸易及商业政策等层面上都有所发展(1)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时期发展极不平衡(3)官府控制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古代的经济政策(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以后历代沿用(2)明清时期推行“闭关”、“海禁”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1)“重农抑商”与小农经济密切结合,导致商业发展艰难(2)“闭关”、“海禁”政策是禁私而不禁官,是严格限制而非禁绝专题内容通史体例总览(弥补时空断点)一、【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备考方略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本课时应重点把握: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古代自耕农经济的评价、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从内容看,生产工具的改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农耕经济的特点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特点内容。(3)农业与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联系密切,应予以关注。二、【基础考点】——记住它、理解它、运用它考纲点击: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1)标志:(2)特点:地域特点:产业结构: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格局上——南稻北粟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一)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逐渐形成古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技术和水利设施的变化特点(材质、技术、动力、种类等)历史时期耕作方式(工具)原始社会极少青铜农具,木石器为主商周时期春秋战国西汉中期三国唐朝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铁农具、牛耕出现犁壁、牛耕推广曲辕犁(传统步犁)翻车筒车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坎儿井1.石、木、骨质;2.制作和用途简单。3.人力为主,耕作工具为主1.金属生产工具不断推广;2.耕作技术不断改进,牛耕出现并推广。3、牵引动力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农具种类增加。刀耕火种石器锄耕(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时间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汉代三国(曹魏)唐代刀耕火种石器、木器、骨器大禹治水出现青铜制品,很少用于农业;主要工具:耒、耜铁农具、牛耕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犁壁漕渠、白渠、王景治黄、特色水利工程——坎儿井灌溉工具翻车(马钧)曲辕犁——传统步犁的定型、筒车(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3、我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1)耕作方式的进步:(2)主要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3)小农经济:产生时间:原因:特点:评价:铁犁牛耕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积极——比较稳定;积极性较高、赋税徭役主要承担者消极——规模小,难以扩大再生产;脆弱,易破产简单协作个体农耕精耕细作概念(含义):具体是指一个综合的技术体系。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工具设施耕作方式(工具)生产组织方式(劳动者)原始社会木石骨蚌刀耕火种商周时期木石为主,极少青铜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器、牛耕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与组织方式的比较千耦其耘个体农耕材料一:甲骨文“(王)大令众人曰,(xié)田。”材料二:“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汉书·食货志》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小农生产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特点:瓦解:(3)战国:土地公有制周王将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春秋时期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2、封建土地私有制(1)确立:(2)形式:(3)土地兼并:影响、措施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影响:土地兼并影响严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措施:统治者采取“均田”、“限田”等措施。注意北魏、宋朝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产生:(2)发展:(3)普及:(4)影响:战国时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佃农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1、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地位四、【考点综合】——多角度、全方位看问题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3、井田制瓦解的原因4、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是商周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2016一轮学案P50)考能训练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考能训练3、下列图一到图三三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用来论证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D.我国古代农业科技高度发达图一骨耜和复原图图三铁犁头铁镰刀图二石犁考能训练4.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主要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考能训练5、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二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贵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一指出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1)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的盘剥等。(2)租佃经营方式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三个考点:考点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考点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考点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6年14考)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第一层级考情感悟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时期手工业的成就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以冶金业、陶瓷业涉及较多,手工业经营形态的基本特点也有所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天津、浙江、安徽、广东、福建、四川在此处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古代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的发展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为古代人们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从现实角度:家庭手工业凭着民族遗产和民俗文化的魅力,对今天应对经济危机,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新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备考方略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金属冶炼业、纺织业、陶瓷业的成就以及三种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发展,复习时从这两条线索入手。(2)古代中国文明领先世界,手工业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在高考中通过新材料、新情境考察基础知识,是考察的热点之一。二、【基础考点】——记住它、理解它、运用它考纲点击:古代中国的经济(2)手工业的发展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手工业的成就——1、金属冶炼业:青铜冶炼:钢铁冶炼:冶炼燃料:铁农具广泛使用的影响:二里头文化为典型代表,商周时期是繁盛期春秋——生铁和钢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汉代——开始用煤冶铁北宋——普遍用煤冶铁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世界之最世界之最•训练1、(2014年1月济宁质检4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D.保证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考题精析•训练2、(2014年1月九江市一模4题)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考题精析•训练3、(2014年1月山东东营市期末6题)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考题精析•训练4、(2013年11月江苏徐州期中24题)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谈到:“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考题精析三、【考点建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手工业的成就——2、纺织业:丝织业:棉织业:上古时代——养蚕缫丝西周以后——技艺突飞猛进汉代——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的称号唐代——缂丝技艺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元代——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世界之最•训练1、(2014年河北衡水高三期末)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北宋•B.元朝•C.明

1 / 1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