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题(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7页2016届高三历史综合模拟测试卷(二)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2.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袭封为淮南王。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写科技著作《淮南子》,又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他还将鸡蛋去汁,以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成为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后以谋反事发自杀。A.《淮南子》开创了中国科技著作的先河B.作《离骚传》反映了楚辞在汉代的流行C.刘安谋反是对郡国并行体制的反抗D.反映了在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3.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包弼德在《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一书中提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其所提到的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是A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皇室权威的制衡丧失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C商业对国家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D跻身仕途的平民逐渐取代门阀士族,成为新的社会领导阶层4.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B.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C.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5..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6.《中华文明史》记载:“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军事所牵动,近代化改革也多从军事改革开始,……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层次化、制式化、纪律化、统一化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这不能不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影响。”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中国近代化开始于对外战争B.统治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C.军事部门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核心D.军事改革牵动的近代化转型缓慢7.下表是中国近代参加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的部分代表名单。该条约签订后()大清钦命全权大臣便宜行事总理外务部和硕庆亲王;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大德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穆默;大西钦差驻扎中华全权大臣葛络干;大英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萨道义;大日本国钦差全权大臣小村寿太郎;大俄钦命全权大臣内廷大夫格尔思……A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8.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第2页共7页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9.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A.革命策略有所调整B.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C.阶级属性发生改变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10.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1.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也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大捷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12.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一套“蒙学教科书”,其中《蒙学修身教科书》分修己、保身、待人、处世四章,有关守法、纳税、财产和政治等内容属于“处世”章,相关课文有:“纳税者皆有监督用此税项之权”;“我于公财产无取用之权,我于私财产有支付之权”;“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同一政治,必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一事件A.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B.推动了国人价值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C.推动学校教育内容开始突破传统经学典籍D.反映了民主共和成为历史潮流13.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D.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14...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对于上述事实,最恰当的表述A.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D.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15.“公共力量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代理人把它结合在一起,并使它按照公意的指示而活动;他可以充当国家与主权者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国家之所以要有政府的理由。”此言论体现出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天赋人权B人民主权C社会契约D三权分立16.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第3页共7页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从实质上看,钢铁价格下降反映了A.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17.20世纪40年代以来,西方政府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许多新的官僚机构涌现了出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技术统治”,因为这些官员接受过专门的工程或者经济管理训练。以下关于“技术统治”的正确认识是A.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技术统治”B.“技术统治”适应了国家对经济调控的需要C.“技术统治”造就了一系列福利国家的出现D.“技术统治”可以有效避免新的经济危机18.“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朝廷之爱憎无所施,臣民一有不惬,即不得安其位。自始设议政院,即分同异二党,使各竭其志意,推究辨驳,以定是非;而秉政者亦于其间迭起以争胜。”这一描述反映了作者对A美国选官制度的赞赏B美国分权体制的赞赏C一战前德国政治体制的赞赏D英国宪政制度的赞赏19.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20.1959年10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应发挥坦率的领导作用,以防止一种排他性的大陆主义的出现,这种大陆主义可能会变成一个对北大西洋地区其他国家进行歧视的工具……”,“对于西方联盟最严重的内部威胁,是出于那种牺牲更广阔的大西洋集团观念的第三种力量看法的成长”。美国这份报告的意图是A.遏制苏联共产主义力量扩张B.领导北约在冷战中发挥作用C.极力防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D.希望控制和影响欧洲一体化21.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咒骂联合国内存在着“多数暴政”,并于1983年表示愿意示愿意看到联合国总部从美国搬走,上述材料说明①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②联合国内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强权政治在联合国内受到挑战④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查尔斯·沃尔夫曾提出“宇宙空间论”,认为:正像宇宙空间是不断扩展的一样,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一个国家的“和平崛起”将扩大其他国家可占领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空间。下列与其观点相符的是()A.崛起大国将同霸权国家走向冲突B.中国的“和平崛起”没有障碍C.全球化将加剧大国崛起时的扩张D.中美有可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23.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仍是在原体制内打转,他没有改变苏联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只是为企业换了个“婆婆”,原来由中央集中管理,现在有些企业划归地方管理;他也没有意识到苏联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实行民主化,仍是个人集权、集中决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又制造了对自己的个人崇拜。这一评价最符合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第4页共7页C戈尔巴乔夫改革D普京改革24.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25.杰里·本特利在《传统与碰撞》一书中把世界分为“早期复杂社会”(公元前3500-500年),“跨文化交流时代”(1000-1500年),而1500年开始的“近代时期”则被一分为三,包括“全球性相互依赖的起源”(即“早期近代”,1500-1800年),“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1750-1914年),以及“当代的全球性重构”(1914年至今)。作者的历史观是A.以欧洲为中心研究世界史B.跨文化交流为中心的全球视角C.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观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现代化范式二.材料题(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26.(23分)全球贸易的流通反映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前,外国没有什么大宗货物是中国人要买的,外国商船到中国来的东西只有少数是货物,大多数的是现银。——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向又一个蒙昧的东方专制国家带来自由贸易之益处的正义之战。——(1840年)《伦敦新闻画报))材料三苏联对中国出口总额及其占苏联出口比重统计表(单位:万卢布)(表3)表3年份苏对中出口总额占苏联出口比重19491797013.8%19556735021.8%1961330606.1%1964121801.7%197022400.2%——节选自《苏联外贸统计年鉴》材料四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到1914年以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材料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