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核心知识点必考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核心知识核心扫描一:东西方古代政治考点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1)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具体说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2、实行的原因: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政治上,巩固君主专制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理论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实践上,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有效强化了国君对国家的控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客观上,秦的统一产生了客观需求,秦的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3、基本内容:皇帝制;中央行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4、性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5、演变:理论来源于战国法家;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元,强化于宋元,强化于明清6、特点:①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②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袁过程中,伴随着两种基本矛盾斗争,即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③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7、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8、发展趋势:(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皇权加强,相权削弱;)(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3)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考点2:雅典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改革主要内容意义(或评价)民主特征梭伦改革①经济:颁布“解负令”;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措施②政治:财产等级制;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①局限性: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②进步性: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主权在民法律至上轮番而治集体领导克利斯提尼改革①血缘选区→地域选区(核心)②“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③轮值主席制④制定“陶片放逐法”(监督机制)①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①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②公民大会(最高)、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充分权力;③发放津贴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削弱22、民主政治的得与失(1)进步性: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2)局限性:①民主范围:只局限于公民;②民主性质: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混用和误用考点3: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罗马法的演变:(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于十二块铜表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制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逐渐演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3)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繤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2、罗马法的影响:(1)有利于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2)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3)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核心扫描二:西方代议制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民主进程考点4: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比较英国美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确立背景①经济:15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③历史传统:英国号称“议会之母”,有通过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传统美国独立后建立起的邦联制,使中央政权软弱无能,无力解决内忧外患,资产阶级要求强化中央集权,以保证美国革命的成果①政治:法国大革命以来,共和与帝制长期斗争,法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②经济: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①政治: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②经济:德意志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英国美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确立过程①奠基:1689年颂布《权利法案》;②确立: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③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①国王:国家元首,“统而不治”;②会议:国家权力的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首相:政府首脑,是下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并出面组建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①确立了联邦制;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③体现了“分权与制衡”、中央集权和民主三大原则①总统: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行政权、任免权、缔约权、特赦权;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经参议院同决,有权解散众议院;②议会:采取两院制,拥有立法权,参议①皇帝:国家元首,拥有各项大权,主宰议会;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拥有行政权;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都拥有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和邦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3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法律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确立了共和制:总统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权主要宰立法权,体现了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评价①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障;②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各国树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发展模式(1)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②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基础。(2)局限:未废除奴隶制;妇女未取得同等政治权力①进步性: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局限性: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是保皇派和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得到巩固①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②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改革不彻底、不完善核心扫描三:中国近代的民主政治进程考点5: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阶级时期背景过程(内容)评价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根本: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直接:自然灾害严重;(3)其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导致民族矛盾激化(1)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3)全盛:北伐、西征和东征、颁布《天朝田亩制度》;(4)转折:天京事迹;(5)颂布《资政新篇》;(6)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1)功绩: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列强的在华统治;(2)局限: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戊戌变法(19世纪未)(1)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2)经济、政治条件:19世纪未,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条件: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1)康梁等维新派的形成,传播维新思想;(2)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变为一场政治运动;(3)1898年,康有为提出《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4)百日维新;(5)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1)功绩: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2)局限: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4辛亥革命(20世纪初)(1)社会背景:社会两大矛盾汇合,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尖锐;(2)经济、政治条件: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一步壮大;(3)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2)1911年武昌起义;(3)各省响应,清廷瓦解;(4)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5)清帝退位;(6)颂布《临时约法》;(7)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1)功绩: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局限性: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考点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阶级时期背景过程(内容)评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1919年)(1)根本:北洋军国的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直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3)受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无产阶级力量壮大(1)开始:中心北京,学生是先锋。(2)高潮:中心上海,工人是主力军。(3)初步成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意义:①促进了人民思想的觉醒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基;③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诞生1921年(1)无产阶级力量壮大;(2)马克思主义传播;(3)共产主义小组成立;(4)共产国际帮助(1)党的纲领: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任务: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民革命(1924-1927年)(1)“打倒列强、除军阀”是时代潮流;(2)“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合作;(3)孙中山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认识到要合作;(4)共产党国际帮助(1)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2)高潮:1926年北伐战争;(3)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1)功绩:动摇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年)(1)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2)城市暴动相继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重要性(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2)1927年9月,毛泽东秋收起义受挫后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长征。(1)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2)红军长征不仅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锻炼了一批骨干,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抗日战争(1937-1945(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1)防御阶段:国民党组织四大会战,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2)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成为抗(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帝第一次完全胜利;(2)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年)日主战场;(3)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3)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解放战争(1945-1949年)(1)抗战胜利后,美蒋与中国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美帝国主义主要矛盾;(3)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4)共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