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考点1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两次鸦片战争1、2、3、4、5中日甲午战争6、7、8、9八国联军侵华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4唐山一模)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C.治外法权D.公使驻京解析:A对外通商、驻外公使都属于近代西方各国的普遍做法,因此,五口通商和公使驻京都属于“争所不当争”,但是,公使驻京发生在咸丰年间,故A项正确,D项错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是“放弃所不应当放弃”,B、C两项错误。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A.领事裁判权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解析: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进口中国货物征收高额关税,而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关税很低甚至免税,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是通过“协定关税”条款获得这一侵略权益的,故D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指洋人在中国犯罪按照其本国法律判决,故A项错误;允许外国在华设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开放通商口岸显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3.(2014大连一模)同治年间,章京周家楣回奏总理衙门:“中外办罪,生死出入,不得其平,拟请定约时将中外命案定一公例,凡系交涉之案彼此照办,以得其平,于条约内载明遵守。”导致“中外办罪……不得其平”的原因是()A.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B.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由此被打破C.“一体均沾”使列强共同主宰中国D.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司法主权解析:D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的设立与材料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也打破了清政府的传统规制,材料所示时间为同治年间,故B项错误;C项是光绪年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中涉及案件的处理即司法主权,故D项正确。4.(2014揭阳检测)《简明广东史》记载,1846年,广州进口货物价值(不含鸦片)12390213元,比1837年减少33.2%,出口降至23198493元,比1837年减少了35.7%。导致广州对外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A.《南京条约》签订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解析:A鸦片战争前中国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分散了广州一口的贸易,其根源在于《南京条约》的签订,故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自然经济的抵抗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B、C两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而题干时间为1846年,故D项错误。5.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部分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入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入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A.形成平等观念B.口诛笔伐,愤懑宣泄C.树立规则意识D.外争权益,内省公德解析: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反思”的内涵,即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从“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可以反思出“内省公德”,从材料中对华人的歧视反思出“外争权益”,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缺乏“反思”,错误;树立规则意识属于“反思”,但不全面,没有体现对中国人的歧视,故C项错误。6.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解析:D题干材料“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体现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日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都以开通商口岸商品倾销为目的,故A、B两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且这次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被彻底粉碎,故C项错误。7.(2015开封月考)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的具体表现是()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解析:B结合史实可知洋务运动出现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进行政治改良,变法图强,掀起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体现了民族的觉醒,故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也是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但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与“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不符,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8.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次战争,如胜了,高丽(朝鲜半岛)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太平洋战争解析:B从材料“海军战争”“高丽(朝鲜半岛)”等信息可以判断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朝鲜半岛无关,故A、C两项错误;太平洋战争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39.(2014河南联考)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这一规定()A.结束了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B.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C.使朝鲜成为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D.使日本排除了清朝在朝鲜的影响解析:D根据《马关条约》的上述条文,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据所学可知,日本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和外交,故选择D项。中朝结束了隶属关系而不是外交关系,故A项错误;清政府与朝鲜不存在不平等条约,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故C项错误。10.(2014湖北模拟)右图是光绪(1875年即位)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这……年旧历闰八月)外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的布告(局部)。由此得出()A.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B.表明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说明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D.这一情形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华期间解析:A根据材料信息“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可知列强对中国官员进行惩办,这是列强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故A项正确。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始于《南京条约》附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此时清政府依然保持着对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光绪(1875年即位)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可知当时应处于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故D项错误。11.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解析:C依据“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反对西洋化、近代化”“惨败是极自然的”“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分析,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爱国精神和盲目排外的特点,故选C。12.(2014扬州模拟)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者旨在形象地说明清政府()4A.为挽救统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B.成为洋人的朝廷,为洋人服务C.加重税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D.统治已经崩溃,沦为殖民地解析:B漫画的寓意在于讽刺清政府成为列强搜刮百姓的工具,为列强服务,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没有准确把握漫画的寓意;D项观点错误,1911年旧中国依然为半殖民地。二、非选择题13.(2014威海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10年7月25~28日,美韩在……黄海海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2)材料二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主要指哪三次战争?材料二中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问,“观点”抓住材料信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进行概括。“评价”,首先表明态度,然后运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进行说明论证。第(2)问,“战争”注意时间限定“19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列出三次列强侵略战争。“理由”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判断材料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第(3)问,首先注意设问角度限制“历史”,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中日甲午战争分析其原因。答案:(1)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评价: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导致战争爆发的。(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表述:不完全正确。理由:三次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3)原因:历史上,黄海海域发生过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大战、威海卫之战,中国战败后,被迫割地、赔款、开埠,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军演地点选择在黄海,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威胁中国安全。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材料二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力,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1894年《据实陈奏军情折》5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请回答:(1)材料一作者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2)材料二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相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3)材料三清政府总署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第(1)问关键是要史论结合;第(2)问“原因”概括相关史实即可,“意图”据双方实力对比得出;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