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2讲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考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考题演练·跟踪检测区【高考题组】高频点1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考情统计(3年13考)经济大危机(6)罗斯福新政(7)考题汇总2014·海南T20,2014·新课标全国ⅡT34,2014·广东T39,2013·天津T7,2013·新课标全国ⅠT31,2013·海南T192014·福建T21,2014·江苏T16,2014·安徽T21,2013·北京T23,2013·江苏T23,2013·上海T26,2012·广东T21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特点和危害。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特点和历史影响。1.(2014·海南单科·T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2-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故B错误;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才开始实施,故D错误。2.(2014·江苏单科·T16)《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解析】选D。根据材料,1936年,美国人接受的自由应该是指罗斯福新政时,罗斯福运用政府力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弱势群体的经济安全。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主要保障了资本家的利益,A错误。B中另一种“自由”主要是指保障人们追求财富的自由。“政治自由”在材料中并未涉及,C错误。3.(2014·安徽文综·T21)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3-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解析】选D。A罗斯福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本身是加强对企业的干预而不是放弃;B材料中体现的仍然是政府所有的公司;C不是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加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体现D正确。【备选真题】1.(2013·北京文综·T23)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解析】选D。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在工业方面,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A、B、C不符合题意。2.(2013·上海单科·T26)以下言论出自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4-福就任总统时发表的演说,其中最能体现其“新政”实质的是()A.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B.现在就行动起来……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C.竭尽一切努力通过国际经济调整来恢复同世界各地的贸易D.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共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解析】选D。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干预经济,D最能够反映新政的实质。高频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情统计3年3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福利国家”政策(2)考题汇总2013·安徽T212014·北京T412012·江苏T23命题分析结合近三年的命题点,本高频点备考时注意: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及影响。2.“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1.(2013·安徽文综·T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5-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解析】选A。①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②阶段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③阶段是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2.(2014·北京文综·T41)(节选)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解析】关于背景可结合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一方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是工党竞选的需要。关于方-6-式注意材料中提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同时,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表现之一。答案:(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2012·江苏单科·T23)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7-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解析】第(1)题,材料一反映了经济危机后的美国社会状况,结合新政措施和背景概括回答。第(2)题,分析表格数据从社会救济和保障儿童两方面概括回答。第(3)题,依据材料二、三信息从福利制度的弊端方面概括原因。第(4)题,依据三则材料分别从制度决策、制度调整和制度承担方面概括政府的角色。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8-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模拟题组】1.(2015·深圳四校联考)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解析】选B。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西方正发生经济大危机,因此提出“妇女回到家庭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就业压力增大,B正确。材料看不出西方国家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故A、D错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错误。【加固训练】(2014·龙岩质检)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91319201925192919331938汽车产量39万辆223万辆427万辆536万辆193万辆249万辆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析】选A。1933年经济大危机导致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故A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故B、C、D-9-错误。2.(2015·开封模拟)《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载:“是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把钱贷给财务困难的私人企业和银行;也正是胡佛在经营政府时,不怕出现大规模的预算赤字。”1930年5月,胡佛批准了“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890种商品的关税。这说明胡佛政府()A.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B.放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D.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解析】选D。根据材料胡佛“建立了重组金融公司”和“不怕出现大规模的预算赤字”及批准“霍利-斯穆特法”可知,胡佛政府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是没有取得成效,这说明胡佛对经济的干预是有限的,故选D。A、B、C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拓展延伸】胡佛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1)要求银行信用协会以互助调剂资金的办法防止银行破产,准许联邦储备银行对私人银行扩大贷款范围,实行低息贷款。(2)政府制定了农产品销售条例,设立联邦农业局,向农场主发放低息贷款,并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减少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数量以提高产品价格。(3)为保护本国产品利益,签署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对890项商品提高进口税率。-10-(4)胡佛还建议国会拨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来救济失业人员。3.(2015·珠海模拟)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解析】选C。材料主要是保护林业,和农业关系不大,故A错误;该措施体现了以工代赈的特点,并不是新政的初衷,故B错误;“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信息说明社会救济与环境保护的结合,故C正确;新政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故D错误。4.(2015·无锡模拟)钱乘旦在《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说: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以下不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