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精选备课高中历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图为嘉峪关地区出土的魏晋时期画像砖,据此可以判断当时()。A.我国北方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西北地区农耕技术全国领先C.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D.我国古代犁耕技术已经定型解析图示中体现的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法出现在西汉时期农耕发达的中原地区。图示展现的是魏晋时期的嘉峪关地区,说明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得到推广。答案C2.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中国的传统农业历来重视精耕细作,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些农谚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D3.“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解析一定的政治是对一定的经济反映。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小农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有关。答案C4.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谢灵运的田庄衣、饭、菜,甚至连药都自给自足,显然属于自然经济。答案C5.中国古代瓷器和丝织品的图案、画面普遍有吉祥的寓意,这表明()。A.人们追求和向往美好的生活B.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浓厚C.中国人普遍有较高的艺术素质D.人们对封建黑暗统治强烈不满解析材料中“吉祥”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B、D两项与材料无关,C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项。答案A6.“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解析由“处工,就官府”可知,当时我国手工业经营形态应为官营手工业;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项。答案A7.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明清时期,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故本题选A项。答案A8.《宋代商业史研究》说:“在此期间,以从唐代以来诸个别资本相互竞争中发达起来的信用惯行为背景,纸币直接地由于在四川使用铁钱不便而开始成为支付手段,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材料所反映的正确信息是()。A.纸币在唐代就开始广泛使用B.纸币最早在四川地区直接使用于商业C.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自此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纸币在宋代才开始直接用于商业活动,这是基于唐代商业积累的商业信用,故A项说法错误;而B项符合题干材料;“政府则强制通用纸币为代用货币”并不能说明政府完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项说法错误;纸币成为商业流通的唯一货币形式,不符合史实,在古代主要货币形式还是金属货币,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B9.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解析材料中的“不禁街”“夜归”反映了坊市制的时间开始打破。答案C10.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解析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有所发展,黄宗羲等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人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题中所述现象。答案A11.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逐渐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看不起商人,到明清时期争做商人妇。答案B12.《新唐书·食货志》记载:“时商贾进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藩镇在京师的邸舍)及诸君、诸使富家,以便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材料反映出当时()。A.商业繁荣B.金融业发展到成熟阶段C.交通便利D.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解析“邸舍”“飞钱”等新事物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这充分说明了商业的繁荣。答案A13.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商品经济发达B.存在井田制C.小农经济落后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唐朝前期”可排除A、B两项;“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说明国家掌握的土地较少,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故选D项。答案D14.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解析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我国正处于乾隆年间,综合国力还是很强大的,但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脱离于世界发展的大势,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潮流,所以中国的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答案B15.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A.民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C.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解析传统经济是指农耕经济模式,其变异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6.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灾难和风险,因此如何应对这些灾难和风险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汉元时期出现了大海啸,汉元帝灾后即“诏吏虚仓廪,开府库赈救,赐寒者衣”;元代有“祀海神”“修佛事”“造浮屠”等举动。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康熙发了“罪己诏”,言道:“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中国经济网》材料二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危害。因此历代王朝都实行一些防灾对策……。单靠政府救济灾民是不够的,采取多种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助赈,便成了朝廷救灾的重要选择。——《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材料三民国时期,灾荒救济由中央或省政府按规定的程序进行。1934年2月24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了《勘报灾歉条例》。1936年8月10日,行政院又公布了《勘报灾歉规程》。民国政府十分注重救灾资金的筹集,1914年8月颁行《义赈奖劝章程》,l934年11月,国民政府出台《公务员捐俸助振办法》等筹集救灾资金。l930年10月18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国历史上首部《救灾准备金法》;l935年6月,又颁行《实施救灾准备金暂行办法》,规定了“施行细则”。——《民国时期的灾荒救济立法》(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府的救灾举措。(2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防灾、救灾的特点。(2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国民政府在救灾方面与古代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4)面对灾难,有人对康熙发“罪己诏”的做法表示了赞同,你是否同意该做法?结合当今情况谈谈你的观点。(3分)解析本题从应对自然灾难入手考查古今政府应对的措施。第(1)(2)问,认真阅读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注意要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第(3)问,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依法抗灾、有序性、常规化等。第(4)问是开放型的问题,首先要选择观点,然后根据观点论证。答案(1)开仓赈粮;发放救济衣物;拜天祭神;发“罪己诏”。(2)救灾与减灾相结合;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封建迷信色彩浓厚。(3)救灾由“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救灾程序由无序到有序;救灾措施由临时性到常规化(或从无准备到有准备)。(4)①同意。面对灾难,各级政府应该自省和检讨,主动承担责任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气候的反常,干旱和洪涝的发生等,多是由于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使气候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的。(其他言之成理亦可。)②不同意。因为灾难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地震,因此没有必要“罪己”,而只需要及时地做出应对,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其他言之成理亦可。)③不完全赞同。因为灾难爆发的原因不同。有些灾难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比如,地震、火山、海啸等,这些灾难我们只需及时应对,减轻灾难所带来的损失,而不需要“罪己”。有些灾难则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毁林造田、围湖造田等,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气候恶劣,甚至导致干旱。(其他言之成理亦可。)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白圭,用人也。……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与:出售)。……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经商之事),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吕不韦者,阳翟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西汉)司马迁《史记》材料二在唐前期一百多年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经济呈现全面繁荣。……元稹《估客乐》一诗生动描述了唐前期商人贩运的商品:“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材料三(宋时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蒲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脯腊之类。……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帽子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材料四“明清两朝,都是延续了数百年的统一王朝,政治统一和社会相对安定。”“(明万历年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北则推山右(指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新安奢而山右俭也。”——《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特点》和(明)谢肇淛《五杂俎》(1)根据材料一,归纳白圭的经商理念。根据材料一、四,分别概括战国时期和明代商业发展的特点。(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商品种类有何变化?(2分)(3)根据材料四,比较“富室之称雄者”的不同之处。(2分)(4)根据材料二、四,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2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综合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中信息分析,材料二表现了各地商品交换丰富,材料三描述了商品已经成为老百姓使用的商品,体现了由奢侈品到日用品的发展。第(3)问,根据材料四中“江南则推新安(指徽州),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