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限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解析】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数量的变动,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方向。【答案】B2.如图所示,乌鸦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呈“S”型增长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3年的乌鸦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第3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解析】由图中曲线可知,种群在第3年前,λ值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随时间逐渐增加;第3年到第6年,λ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第6年到第9年,虽然λ值增大,但依然小于1,所以第6年到第9年的种群数量依然逐渐减少,所以种群数量最大的时间是第3年。【答案】D3.右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2C.bc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解析】在bc段,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死亡率逐渐上升,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增多。图中曲线也显示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同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答案】B4.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解析】在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否则会引起杂菌污染,影响酵母菌的生长;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气时,大量繁殖,所以培养酵母菌时,必须供应充足的氧气;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分布均匀,从而减小误差;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答案】D5.统计某农田中玉米种植后植株平均高度,结果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B.90天左右玉米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该农田中玉米长势整齐,因此该农田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D.由于种内斗争的加剧,玉米平均株高达到160cm后不再增长【解析】根据图示分析,该图为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模型,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50天左右玉米植株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值。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但农田中还有其他生物的存在,由此构成的群落具有垂直结构。【答案】A36.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A.第三年捕捞量为(K/2-0)B.第四年捕捞量为(n-K/2)C.第五年捕捞量为(m-n)D.第六年捕捞量为(K-m)【解析】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则捕捞后剩余量为K/2,即第4年捕捞,捕捞量为(n-K/2)。【答案】B7.右图是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图,下列关于曲线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曲线Ⅰ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C.曲线Ⅱ可以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D.曲线Ⅱ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其中在a~b段老年人的数量比例较小。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处于c~d段【解析】曲线Ⅰ种群数量连续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无K值,持续增长,因此曲线Ⅰ表示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A正确。因人工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鱼类的需求,故需投放饲料保证鱼正常的能量需求,B正确。温带落叶植物在个别器官或整株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会随着春夏秋冬节气的变化,生长速度也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然后生长速度又减慢以至停止;植物衰老时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光合色素减少甚至丧失,因此可用曲线Ⅱ表示“温带落叶植物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随叶季节性生长的变化”,C正确。曲线Ⅱ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虽然我国人口不断地老龄化,但目前我国人口变化处于b~c段,D错误。【答案】D48.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调查土壤动物中的蜈蚣的种群密度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的方法计算鼠类的种群密度【解析】因乔木植株较大,选择的样方面积应适当增大;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体积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使用计数板计数时应对培养液进行稀释,而且在计数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的培养液并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调查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答案】B9.下列图示中属于年龄组成增长型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解析】①为增长型;②为衰退型;③为增长型;④为稳定性。【答案】C10.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捕获数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标记数初捕50282250重捕50321810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5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计算得到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此调查方法可常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解析】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即50/X=10/50,推导出2hm2有250只个体;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那么计算得到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高;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一般用取样器取样法。【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指导草原牧民更科学地放牧,对草原生物种群进行了各项调查,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确定放牧量,该兴趣小组对该草原上的某种优质牧草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调查方法应该为________,为减小调查的误差,调查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在某一时刻有一田鼠种群迁入该草原,以优质牧草的根为食,该兴趣小组对这一田鼠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追踪调查,并绘制了以下两图:甲乙①图甲中虚线表示在________条件下田鼠种群的增长方式。如果迁入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而且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m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②图甲中实线表示田鼠种群在该草原上的实际增长情况,AB段实线与虚线重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乙表示某时刻该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则图甲中________点不可能出现此种年龄组成。【解析】图甲中虚线表示“J”型增长曲线,是在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对田鼠来说,繁殖一代后原来个体还存在,个体总数应为a×(1+m);繁殖n代以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a×(1+m)n。图乙中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种群数量增加;图甲中D点种群数量稳定。【答案】(1)样方法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宜③取足够多的样方(任选两点)(2)①理想(营养、空间充足,没有天敌等)a×(1+m)n②迁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间充足,并且没有天敌等,近似理想条件③D612.(17分)科研人员对甲(蚜虫不能钻过甲装置中的细孔纱布,将甲装置置于大田中)、乙(围栏放牧)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蚜虫与棉花叶、羊与青草之间的种间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3)决定甲、乙两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4)丙、丁两图所示曲线在ab时间段内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蚜虫以棉花叶的汁液为食,二者属于寄生关系;羊与青草为捕食关系。由于甲装置中没有持续的外源能量供应,因此蚜虫最后全部死亡,对应丁图所示曲线。围栏中的植物可持续获得光照,为羊提供营养物质,种群数量可保持相对稳定,对应丙图所示曲线。【答案】(1)寄生捕食(2)丁丙(3)出生率和死亡率(4)丙图所示植物可源源不断地获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为羊群提供营养,因此可保持相对稳定;丁图所示蚜虫将棉花汁液吸收完后,因无外源营养物质的供应,最终全部死亡13.(17分)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请回答:(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取藻液前,应将藻液____________,以利于准确计数。(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竞争程7度,第8天时比第16天时________(填“强”或“弱”)。(3)实验结论: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________作用,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在相同时间内,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于杜氏盐藻在培养液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取藻液前如果不摇匀,误差会比较大。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需要稀释,否则由于藻液中藻类的密度过大,计数会比较困难。(2)由图解可知,杜氏盐藻种群的数量增长属于典型的“S”型增长。A培养液中第16天时,杜氏盐藻种群的数量较第8天时多,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已经被消耗了很多,因此种内竞争程度强,即第8天时比第16天时竞争强度弱。(3)分析题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含Pb2+(或B、C、D、E)培养液中的杜氏盐藻密度比不含Pb2+(或A)培养液的小;培养液中的Pb2+浓度越大,杜氏盐藻密度越小,说明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且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答案】(1)摇匀、稀释(2)S弱(3)抑制含Pb2+(或B、C、D、E)培养液中的杜氏盐藻密度比不含Pb2+(或A)培养液的小培养液中的Pb2+浓度越大,杜氏盐藻密度越小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