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枣庄滕州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纳B.赞科夫C.舒尔茨D.皮亚杰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3.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因素D.内部因素4.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5.《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l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A.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6.“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7.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称之为()。A.教学模式B.教学原则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过程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格赛尔C.华生D.霍尔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10.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A.德育内容德育途径B.德育内容德育方法C.德育原则德育方法D.德育方法德育途径11.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A.班级常规管理B.班级民主管理C.班级平行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12.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A.法人B.监督人C.辅导员D.领导人13.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4.如果高水平学生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15.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6.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17.“理想和未来”是人在()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18.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A.斯密斯B.泰勒C.柯尔伯格D.皮亚杰1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A.基础因素B.智能C.思维D.能力因素20.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A.道德意志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1995年《_____》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2.《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品质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_____和教育教学能力。23.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有以下几个不同阶段:引起_____;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运用知识。24.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_____”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25.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三个主要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_____。26.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将教学的过程分为明了、_____、系统、方法四个阶段。27.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2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29.德育内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_____和法制教育等构成。30.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被称为_____。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1.研究性学习32.个体内差异评价法33.教育信息化34、学生发展35、全民教育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分,每小题6分、共30分)36、几十名学生集合在一起就是班集体吗?班集体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标志?37、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38、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39、如何理解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40、智力差异有哪些类型?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42、结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论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前人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认为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2.B【解析】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思想。3.C【解析】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4.C【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本质的特殊矛盾。5.D【解析】《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14条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师资格。6.D【解析】由题干可知,这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观点。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7.A【解析】题干的表述符合教学模式的定义。8.C【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名言是给他需要的环境和一打儿童,他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需要的人。9.C【解析】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称为儿童中心主义。10.B【解析】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四个方面构成。11.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12.D【解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人。13.B【解析】效度亦称测验的有效性,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14.D【解析】区分度是测验项目对受试者水平的鉴别能力和指标。15.D【解析】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6.C【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因此,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17.C【解析】“理想和未来”是人在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18.B【解析】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19.A【解析】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20.B【解析】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二、填空题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2.专业基本知识23.学习动机24.组织者25.动作技能领域26.联想27.校园文化28.人格特征29.道德教育30.课程类型三、名词解释3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32.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33.教育信息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34.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35.全民教育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二是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三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四、简答题36.【答案要点】(1)几十名学生集合在一起不一定是班集体。(2)班集体的基本标志有:①有共同目标;②有一个团结的有威信的领导核心;③有为集体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37.【答案要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38.【答案要点】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大致有两点: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9.【答案要点】(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在生理发展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生长不均衡。其中,个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增长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青春发育期。在高峰期,身高、体重的发展较其他年龄阶段更为迅速。在心理发展方面,学生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和最佳期,发展亦有不平衡的方面。少年期(11~12岁)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个关键期。他们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是各种性情错综矛盾的时期。(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之一是教育,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不仅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而且可以能动地调整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还能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施加影响。另外,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及高度的组织性,这就使得学生的身心发展朝着更利于个体成长的方向迅速发展。40.【答案要点】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智力测验上都存在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既有量的差异又有质的差异。量的差异主要指个体在IQ分数上的不同;质的差异主要指个体的构成成分的差异。(2)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智力性别差异问题。从总体上看,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从智力结构上看,男女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五、论述题41.【答案要点】(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他还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