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巴蜀中学上半期考(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地理试题汇编■1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北京时间2015年9月28日10:51(中秋节为9月27日)在南美洲全境可欣赏到月全食、中秋月红红月亮等美丽景象。读图回答1~2题1.欣赏月全食时,月球位于图中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红月亮”是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折射后,照射到月球上而形成。下列现象与“红月亮”现象形成的原因相似的是A.耀斑B.流星C.彩虹D.晚霞1、A2、D第题,月食,是日、地、月公转时,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中间,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产生月食。(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下图为105°E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3.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200mB.230mC.250mD.300m4.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太阳位于丙所在方位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3、C4、B第题,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甲地海拔550-600米,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cm,则乙地海拔300-320米。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230-300米之间,C对。(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5.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B.a处的气温比b处低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6.晴天中,图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A.8时B.12时C.14时D.18时7.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夜雨B.雾霾C.洪涝D.冻害5、C6、A7、C■2016届高三地理试题汇编■2(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下图为“某日10时亚洲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图示季节最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此时天气晴朗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8、C9、C第题,读图,图示季节亚欧大陆上是高压,不可能是夏季,B错。海洋上多台风活动,不可能是春季、冬季,最可能是秋季,C对。第题,读图,图中①受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②地位于冷锋锋前,可能是阴天,甚至有雨。③地等压线稀疏,气压较高,天气晴朗。④地受低压中心影响,可能有台风雨。四地中,此时天气晴朗的是①③,C对。(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依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观测点的相关信息记录在下表,完成10~11题。底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观测点坐标新↓老C(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D(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S(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0.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11.该先祖考察的构造地貌为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10、D11、B第题,根据表格中的经纬度坐标数值,由C-D-S,所测的点的移动方向是由两侧向中心移动,岩层年龄是由新到老,说明该地的岩层年龄是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C、D错。材料中是观察出露地层,所以不是背斜山,A错。只有背斜谷的岩层是出露的,该小组考察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B对。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下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2月份气候资料分布图,冬季冷湿是影响该区域人们活动的主旋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2分)(1)图示区域2月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并简要分析图示地区的湖泊多为不冻湖的原因。(8分)(2)归纳总结图示地区0°等温线走向的分布规律并分别说明其影响因素。(8分)(3)2014年图示国家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9%,多种农产品对外依赖度非常高,尽管图示区域冬季冷湿,但该国的图示区域的全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请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6分)答案:西多东少(2分),南多北少(2分)(或由南向北减少,由西向东减少)。图示地区处于太平洋输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2分),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资源丰富(2分)。(2)海洋上:大致呈东西走向(或与纬线平行)(2分)——影响因素:纬度因素(2分)。岛屿两侧:大致呈南北走向(或与经线平行)(2分)——影响因素:海陆热力因素(2分)(如无总结,仅分段描述最■2016届高三地理试题汇编■3多得4分)。(3)①该地区人口稀少,人均耕地多;②该地区经济水平较低,从事农业人口较多;③重视科技,粮食单产高;④地热资源丰富,冬季可利用温室发展农业。(每点2分,答3点得6分)解析;37.(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中山地呈东西走向,夏、秋两季均有大量降雨,每年为关中地区送去大量优质淡水资源。山地北侧发育了上千条瀑布,而山地南侧则难见瀑布的身影。(1)当图中河流一年中第一次进入汛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分)A.西安昼夜变化幅度最小B.正是图中山地红叶满山C.该地区小麦正值收割期D.我国雨带移至华北地区(2)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①为什么瀑布多出现在该山地北坡。②图中山脉夏、秋季均多雨的原因。(12分)(3)图中的城市80%以上被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占据,改变了城市的自然状态。请说明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哪些影响。(8分)答案:(1)D(4分)。(2)该山北部边缘有东西走向大断层,(山地)北坡沿断裂面错位抬升成陡崖(或山地南坡无断层,坡度较缓)(2分),河流经北坡崖壁处陡降成飞泄的瀑布。(2分)夏季:来自太平洋副高的湿润夏季风(或东南季风)(2分),受东西向高大山脉阻挡抬升,产生持续降雨(2分)。秋季:副高减弱南撤,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夏季风受逼南退(2分),受山地阻挡形成准静止锋,而形成“华西秋雨”(2分)。(3)气温:硬质路面热容量小,不透水,吸热快,蒸发耗热少,造成气温上升较快,气温较高;(2分)生物:绿地少,水面少,生物种类较少(2分)。地下水位:地表水下渗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地表水:径流增大,雨季易出现内涝(2分)。解析:第(3)题,硬质路面热容量小,不透水,吸热快,蒸发耗热少,城市硬质地面面积过大,会造成气温上升较快,气温较高。会造成绿地少,水面少,生物种类较少。会导致地表水下渗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大,雨季易出现内涝等问题。【地理选考题】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2.(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农业观光、农庄(农家乐)休闲、乡村自然风貌观光、森林生态观光及度假、农事体验、高科技农业园科普教育及乡村旅游节事等活动,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乡村旅游景点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描述该城市乡村旅游景点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影响因素。(10分)答案: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市中心15-60Km范围内(2分);距离市中心35-40km处是最密集带(2分)。影响因素:距离客源(市中心)的距离(2分);乡村旅游资源的独特性(2分);交通的通达度(2分)。■2016届高三地理试题汇编■443.(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太阳风暴似乎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却是难以预测的。历史上曾发生多次严重的太阳风暴事件,其中1859年发生的“卡林顿事件”是历史记录中最大规模的,强烈的地磁效应使得刚刚形成的世界电报网络陷入瘫痪;1989年的太阳风暴,在90秒内烧毁1万多个变压器,致使加拿大魁北克省电力中断9小时。有人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1)材料中反映了“太阳风暴”灾害的哪些特点?(4分)(2)根据材料说明为什么说“太阳风暴是我们高技术时代的一种富贵病”?(6分)答案:(1)周期性;随机性;全球性;突发性;防御的困难性(每点2分,答2点得4分)。(2)①使地球电磁场发生变化,引起地磁暴,影响航空运输等(2分);②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特别是短波通讯,并进一步波及航空运输以及卫星导航装置等(2分);③“太阳风暴”还会影响高纬度地区地面的电力网等(感应出强大电势),造成电网过载,影响输电等管线系统的安全(2分)。(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与电力、卫星通讯联系在一起,对地球空间环境的依赖越来越深)。44.(2016·重庆巴蜀中学上半期考)(10分)【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逐渐变小,时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似已经消失。(1)分析1960年以来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2)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6分)答案:(1)居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2分);流域内年降水量少,流域内河流水量少,入湖水量少(2分)。(2)(咸海消失后,由于湖泊的调节作用消失),当地气温变化幅度增大,冬季温度降低,夏季温度升高,气温年较差变大(2分);蒸发水汽减少,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愈发干旱(2分);风暴、沙尘暴等恶劣气象灾害频率增大(2分)。解析: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