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2019年8月14日什么是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rays)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Infraredradiation)。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2019年8月14日什么是红外线?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l000μm之间。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一次效应(增温效应)二次效应(继发效应)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一次效应: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通过放射方式辐射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传递给物体内的原子、分子等粒子,使这些粒子发生不规则运动,引起物体的升温作用,称为远红外线的一次效应,也称为增温效应。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红外线对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具有强烈的穿透力。产生的一次效应可以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相应增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人的健康。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红外线理疗对组织产生的热作用、消炎作用及促进再生作用已为临床所肯定,通常治疗均采用对病变部位直接照射。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近红外微量照射治疗对微循环的改善效果显著,尤以微血流状态改善明显。表现为辐照后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现象减少,乳头下静脉丛淤血现象减轻或消失,从而对改善机体组织、重要脏器的营养、代谢、修复及功能有积极作用.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二次效应:产生一次效应的同时,物体也随之发生其他的化学、物理等改变,这称之为物体吸收远红外线辐射后产生的二次效应,也称为继发效应。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红外线对人体产生二次效应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美国太空总署(NASA)等机构研究表明:远红外线中4—16微米波长带的频率与生物细胞中水分子律动频率相同,极易被人体吸收,从而由内向外辐射热能活化组织细胞。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主要原理:“生命光线”学说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远红外线可对细胞产生共振作用――“共振效应”,主要是引起细胞内外水分子的振动,使细胞活化,发生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细胞生物化学及细胞组织化学改变。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波长8-14微米的远红外线可称为“生命光线”,能够显著改善人体微循环。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生命光线还可以使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二重键或三重键被切断,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再被氧化成血脂――过氧化脂质,减少了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血管壁光滑,从而减少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心血管疾病或眼科疾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起着良好的促进功效。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专家研究了由ATP分子水解释放的生物能量传递的机制和特点,认为红外线对生物(包括人)所具有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功能主要来自红外线的非热生物效应。2019年8月14日一、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机理调节免疫系统:红外线可能激活组织深部感受器,其生理生化效应通过神经—体液反射途径、经络传导途径,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及脏器的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整体良性效应。2019年8月14日二、红外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1、“红外线白内障”。2、红色丘疹、皮肤过早衰老和色素紊乱。3、红外线也能促进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的发展。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红外线可被体表浅表组织吸收,有显著干燥脱水作用,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消炎镇痛作用。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2、远红外线局部辐射具有类似于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3、日本有学者报道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治疗多种类型的斑秃有明显疗效。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4、抗风湿作用。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5、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减轻胸闷、心悸、头昏、麻木等症状。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6、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循环加强,促使渗出液吸收,利于炎肿消退,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痉挛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7、妇科炎症: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8、治疗小儿肠痉挛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9、红外辐射对糖尿病人的高血糖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0、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具有抗肿瘤作用。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1、中远红外线照射对微量元素的失衡能够进行双向调节。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2、远红外线治疗电光性眼炎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3、联合应用红外线和微波治疗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2019年8月14日三、红外线生物学效应的临床应用14、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1、激活了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使生物体的分子能级被激发而处于较高振动能级,这便激活了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活性,从而发挥了生物大分子调节机体代谢、免疫等活动的功能,有利于人体机能的恢复和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2、促进和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A、神经—体液反射B、由于热作用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3、增强新陈代谢。远红外的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节神经体液机制,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4、提高免疫功能。远红外确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5、消炎、镇痛作用2019年8月14日5、消炎、镇痛作用A、)远红外的热作用通过神经体液的回答反应,消除了炎症的病理过程,使原来遭到破坏的生理平衡状态加速恢复正常,提高了局部和全身的抗病能力,同时能激活了免疫细胞功能,加强了白细胞和网状皮细胞的吞噬功能,达到消炎抑菌的目的。2019年8月14日5、消炎、镇痛作用B、)红外的热效应使皮肤温度增加,交感神经感受能力减低,舒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循环改善,增强了组织营养,活跃了组织代谢,提高了细胞供氧量,改善了病灶区的供血供氧状态,加强了细胞的再生能力,控制了炎症的发展并使其局部化,加速了病灶的修复。2019年8月14日5、消炎、镇痛作用C、)远红外的热效应,改善了微循环,建立了侧支循环,增强了细胞膜的稳定性,调节了离子的浓度,改善了渗透压,加快了有毒物质的代谢产物的排出,加速了渗出物的吸收,导致炎症水肿的消退。2019年8月14日5、消炎、镇痛作用D、)镇痛作用。红外的热效应,降低了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血液循环的改善,水肿的消退,减轻了神经末梢的化学和机械刺激;远红外的热作用,提高了痛阈,以上种种,均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2019年8月14日四、红外线的治疗作用6、其他功能:远红外的生物效应,除上述的热效应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的生物效应,如远红外线与生命的关系,红外线改善微循环,活化水分子、具活化组织细胞等重要功能。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1、软组织炎:慢性的神经炎、肌炎、纤维组织炎及关节炎、末梢神经炎、腱鞘炎。能显著减轻局部组织的红肿,缓解疼痛、瘙痒等症状,明显缩短病程。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2、创伤修复:手术伤口修复、烧伤创面修复、外伤修复、软组织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腰肌劳损。能够保持创面干燥,减少炎性分泌,显著改善创伤局部微循环,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减少疤痕的形成,加快手术后的康复速度、减少疲劳及倦怠等等。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3、慢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胸膜炎、慢性胃炎、胃痉挛、慢性肠炎。能够透过组织深部,改善病变部位粘膜的血液供应,提高粘膜再生能力,加快病变部位的修复,从根本上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附件炎、产后护理、泌尿系感染。能够透过组织深部,减轻组织炎性水肿,改善病变部位血液供应,起到消炎、镇痛作用。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5、外科疾病:神经性皮炎、皮肤溃疡、瘙痒症等。能够减轻组织炎性渗出及红肿,缓解瘙痒,提高组织再生能力,促进皮损的愈合,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减轻病人痛苦。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6、神经性系统:如自律神经失调、神经痛、头痛、肩痛、腰痛、背痛、失眠、生理痛――紧张所引起之种种酸痛。通过降低神经末稍的兴奋性,提高局部组织热效应,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减轻病人疼痛。2019年8月14日五、适应范围9、颈椎病、腰腿痛:急性期可进行离子导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可改用红外线热疗。对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止痛、消除神经根的炎症性水肿及缓解粘连都有积极作用,对改善临床症状也是十分有效的。2019年8月14日五、注意事项1、注意单次治疗时间:15-20分钟。2、请匆直接照射眼晴。2019年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