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为进一步加快我州生物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根据国家和省关于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建设“8311”行动计划的意见》,编制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一、我州发展生物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和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等新型产业形态初步形成,生物技术产品已悄然进入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国家、省制定的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必将为生物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审时度势,立足我州生物资源基础,发挥优势,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这是加快红河新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州的战略目标,把生物产业作为我州的七大重点支柱产业来培植,符合我州发展实际,是对红河州情的不断深化认识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发展生物产业,可以充分发挥我州多气候带、多物种资源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有利于我州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变我州目前主要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加消费需求,扩大出口创汇。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益,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扩大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生物技术、科学管理方式在农业中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经营管理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我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一)资源潜力我州地处低纬度的高原地区,由于受红河、南盘江、李仙江的纵横切割,海拔高差悬殊大,加之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南下寒潮的共同影响,降雨充沛,光照充足,形成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适合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是红河以西的哀牢山系南段及南延支脉山区,是云南省热量最丰富、雨量最充沛的高温多湿区,发育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植被类型垂直系列,从最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顶分布有热带雨林一山地雨林一季风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一山地苔藓矮林,具有全国少有的“立体森林”特点。迄今初步整理出种子植物有229科1530属5667种,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乔灌木植物占全国总数的1/4,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擎天树)、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此外,还生长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药材,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多种名贵野生食用菌,翡翠芽、香椿、树头菜、羽状金合欢(臭菜)等大量山野菜。品种优异的石榴、葡萄、脐橙、雪梨、大杨梅等温带水果和香蕉、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以及橡胶、八角、核桃、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经过近几年的开发,我州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不仅适应多种植物的生长,而且同一种植物的内含成分优于其他地区。这为红河州继续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基础。(二)政策优势进入“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生物产业。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省政府下发了《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2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08〕27号文件),2009年6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生物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建全了机构,明确了职责。州委、州政府为实现红河新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对推进生物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制定了发展现代农业“8311”行动计划,批准了《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出台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州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为我州“十二五”时期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三、“十一五”时期全州生物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十一五”时期,我州生物产业开发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实施原料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六大工程,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天然纤维、花卉园艺、畜牧渔业七大产业。按照全省统计口径,2009年,全州生物产业(未包括烟草、粮食)原料基地面积达到763.72万亩,总产值达到171.03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种植面积56.49万亩,总产值10.66亿元;生物农业种植面积405.78万亩,总产值52.01亿元;生物林业种植面积234.51万亩,总产值17.17亿元;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及生物化工)原料基地面积53.6万亩,总产值3.56亿元;花卉园艺面积2.11万亩,总产值3.53亿元;天然纤维种植面积3.35万亩,总产值0.14亿元;畜牧渔业综合产值83.96亿元。生物产业在全州产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特色经济中的支撑地位、生态建设中的关键地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州生物产业发展由于起点低,南北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在生物产业培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少,扶持配套政策不完善,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产业总体规模小,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三是高、深、精生物科技的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弱,缺少核心技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四是中介体系不健全,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五是投融资体制不够健全,多元化投入渠道不畅,规模以下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成本增大。四、“十二五”时期,全州生物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州和面向西南的“桥头堡”的目标,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导,以产业化为手段,继续实施原料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科技创新、招商引资六大工程,做强做大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及化工)、花卉园艺、天然纤维、现代畜牧渔业等七大生物产业,大力推进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领域,实现我州从生物资源大州向生物经济强州的跨越。(二)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全州特色优势生物产业发展的速度年均达到20%左右,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力争实现特色优势生物产业总产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三)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生物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支撑平台。2.坚持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选准突破口,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战略产业,突出抓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努力在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推进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强化加工业对生物产业的带动作用,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业化程度,在关键领域的产业化、标3准化、规模化发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3.坚持统筹规划、集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在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相关产业向优势地区汇集,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逐步走上专业化集聚发展道路。4.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以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原始创新,努力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着力提升生物产业的竞争力。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生物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5.坚持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把环境影响评估作为生物产业开发的硬性约束,加强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生物安全,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监控力度,加快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重建,为全州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五、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布局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生物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我州生物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重大产业规模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举,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做强做大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林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花卉园艺、天然纤维、现代畜牧渔等产业,使之形成我州生物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优势。(一)生物医药2009年种植面积56.49万亩,总产值10.66亿元。要以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为基础,继续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天然药物的发展。优先开发有中医药疾病治疗优势的药品,特别是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性疾病、糖尿病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稳定可控的中药新药。加快发展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复方药物。并根据自然条件,遵循地道药材原则,加强地道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和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支持道地药材GAP种植基地建设和原产地申报认证工作;推进苗、瑶、哈尼、彝等特色民族药物名方二次开发。依托我州生物药用资源为基础,重点开发单元制药技术及配套设备,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工艺与装备,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灭菌、制剂、包装及物料传送等生产过程在内的组装式自动化生产线,中药制药工业参数在线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控技术。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总产值达到50亿元。其中:南板蓝根2万亩,产值3亿元;滇龙胆5万亩,产值5亿元;红豆杉3万亩,产值10亿元;灯盏花2万亩,产值5亿元;肉桂1万亩,产值1亿元;露水草5万亩,产值5亿元;草果45万亩,产值10亿元;三七5万亩,产值5亿元;其他中药材(包括:大草乌、石斛、龙血树等)7万亩,产值11亿元。(二)生物农业2009年种植面积405.78万亩,总产值52.01亿元。要充分发挥我州植物、微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加大最新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大力发展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茶叶等产业,积极促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优质农产品开发力度,开发更多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终端消费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采用无公害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精细蔬菜、反季蔬菜,并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市场体系建设等方式,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450万亩,总产值达到150亿元。1.特色水果。2009年种植面积107.65万亩,总产值14.02亿元。要以调整品种结构、扩4大种植面积,通过无公害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和水果采后加工(包括分级、消毒、打蜡、包装等)、储运、市场体系建设等方式,打造“红果”品牌,实现水果产业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到2015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值达到50亿元。热带水果主要布局在红河南部六县,温带水果主要布局在北部七县。2.特色蔬菜。2009年种植面积119.7万亩,总产值19.61亿元。要以精细蔬菜、反季蔬菜规模化生产和外销品种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精深加工。到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总产值达到50亿元。特色蔬菜主要布局在石屏、建水、蒙自、弥勒、泸西等县。3.特色食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