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共2题(满分100分)一、案例分析(共1题,每题50分)第1题.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发展进入低迷期,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速放缓。同时,从一些世界贸易大国的实践看,当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达到10%左右,就会出现拐点,增速要降下来。我国货物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2010年超过10%,2014年达到12.3%。这意味着我国出口增速拐点已经到来,今后再要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比例已不大可能。这就要求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创新驱动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来源《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材料2:三级螺纹钢每斤1.51元,线材每斤1.41元……好好的钢材却只卖出白菜价,让不少人质疑钢铁业也沦为了夕阳产业。其实,这些年陷入“白菜价窘境”的基础工业又何止钢铁。水泥、玻璃、纺织、多晶硅……这些头顶规模“世界第一”桂冠的行业,都在遭遇“白菜价窘境”这样的结构调整阵痛。可是,在中国钢材卖出“白菜价”的时候,我们每年依然要用“白金价”进口大量国外钢材。高速列车轴承、核电站用不锈耐热钢管……这些高精尖产品,企业即便想用高价采购国货都采购不到,只能依赖进口。织高档丝袜的钢针、高档手表的齿轮……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国产钢材质量稳定性、寿命周期都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做得了单个“展品”却做不了批量“产品”,怎能不看着特种钢材的到岸价比离岸价高出至少三成而干着急?可见,钢铁业藏着真金白银的市场空白不少,“白菜价窘境”说到底还是结构的问题,是质的问题。卖不出高价的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自然只会打也只能打“价格战”。螺纹钢、线材这些无技术含量的低等“白菜货”本就匹配白菜价,凭啥抱怨要求卖出“白金价”?——来源《人民日报》材料3: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曾就,但也长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主要是结构性的。要解决我国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需求方面,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一是需求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与日俱增;二是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快,旅游、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三是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供给方面,供给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2015年钢铁产量出现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水泥产量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二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供给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出现到境外大量采购日常用品的现象,造成国内消费需求外流。请根据材料回答:1、结合材料,谈一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性?(10分)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分)2、结合材料,谈一谈对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认识?(25分)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材料或联系实际展开论述。1、答:(1).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还是政治竞争都相当的激烈。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竞争的激烈程度是无与伦比的。在遭遇到国际金融危机后,迫使我国不得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了。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需求拉动,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和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才能为经济快增长奠定坚实基础。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人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供必要支持,为扩大消费市场拓展新的空间。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在稳定政府投资的同时,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与城镇化结合,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2).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促进经济增长由一、二、三产业协调推动,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要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城镇化结合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发展,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中发挥应有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当务之急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中心环节。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3).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宏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综合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任务密切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只有统筹兼顾,全面完成各方面任务,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效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紧紧把握这一机遇,在继续推动经济平稳回升的同时,全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我国经济引入更加健康持久高效的发展轨道。2、答: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大举措,指明了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着力点,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企业前进的大机遇。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而投资、出口、消费是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需求似乎严重不足。可是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进口美妆再度刷新成交纪录;不久前,中国人在日本抢购电饭煲、马桶盖被世界议论;长期以来,苹果手机“霸占”中国消费市场令国产手机眼热进而奋起直追。中国消费者不惜重金、舍近求远追捧国外产品,其背后不是简单的“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它反映了生活水平提高后中国人对消费产品质量的重视,折射出中国长期以来“供给侧”的不足,造就今日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尴尬。所以进行供给侧改革是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也是经济新常态下的最佳选择,进行供给侧改革,应该把控大方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在产业层面改善供给。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促进企业整合淘汰、拓展外部市场。第二、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在财税制度层面改善供给。通过结构性减税使得企业获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生产率,扩大供给。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在调控层面消除供给制约。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化解这些行业的产能,有效拉动就业,并以此推进城镇化。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在资本层面保证供给的稳定性。通过保护股票市场保证企业的直接融资更加顺畅,保证普通投资者合法获得财富、提高消费能力。二、论述题(共1题,每题50分)第2题.1、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25分)2、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特点?(25分)作答要求: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展开论述。1、答: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多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第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上邪路了。”这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譬如,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等。总之,我们的目标,是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很显然,这些都是党的根本纲领、政治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