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建建筑实务必背简答1.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①单位体积用水量②砂率③组成材料的性质④温度⑤时间。2.施工测量主要工作:①倾斜线的测设②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位置的测设③角度的测设④长度的测设⑤建筑物细部点高程位置的测设。3.施工期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的建筑: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②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③加层或扩建的建筑;④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结果认证分析的建筑。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4.建筑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同时应增加观测次数或调整变形测量方案:①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异常情况;②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③变形量达到或超出预警值;④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⑤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5.基坑开挖时,应经常复查检测:①平面控制桩②平面位置③水准点④边坡坡度⑤水平标高⑥降水系统6.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①勘察、设计、建设(或监理)、施工单位有关负责及技术人员到场;②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③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④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7.推迟验槽的情况①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②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③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原因。8.验槽的主要内容:①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其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②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③检査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④检査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⑤检査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核检查。9.温控指标包括:①砼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②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③砼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宜大于25℃;④砼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升温值不宜大于50℃。10.混凝土冬季施工要点:①拆模不宜过早,拆后及时保温②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过小③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控制出机入模温度④受冻临界强度符合规定⑤增设养护试件⑥采取保温措施11.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如无切实有效措,不得使用于下列部位:①砌块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②受化学环境侵蚀(如强酸、强碱)或高浓度二氧化碳;③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以下部位④长期浸水或经常受干湿交替部位。12.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下述优点:①延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明显提高,有良好的抗震性、耐久性、耐火性;②节约钢材;③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简化支模,缩短工期;④型钢不受含钢率的限制,可减小构件截面。13.混凝土结构的优点:1)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能充分利用;2)可模性好,适用面广;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延性好,适于抗震抗爆结构,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5)易于就地取材。1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应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1泥,并适当掺入缓凝减水剂。2)在保证…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3)降低...的入模温度,控制…内外温差在25℃以内,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控制在20℃以内。4)…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5)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并加强测温管理。6)可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将砼内部热量带出。7)在拌制…时,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8)留置变形缝、后浇带或采用跳仓法施工。9)二次振捣,二次抹压,提高密实度,减少表面收缩裂缝。10)降低拌合水温(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11)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15.大体积砼二次振捣的目的:砼应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砼进行二次振捣,排除砼因沁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砼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小内部微裂,增加砼密实度,使砼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16.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1)…品种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防水工程要求确定。2)…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不应用于受持续振动或温度高于80℃的地下工程防水。3)聚合物水泥防水厚度单层施工宜为6~8mm,双层施工宜为10~12mm;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宜为18~20mm。4)应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拌制用水、聚合物乳液、外加剂等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5)防水层应在基础垫层、初期支护、围护结构及内衬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6)防水沙浆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17.卷材防水层铺贴顺序和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②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③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18.质量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②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③事故的初步原因;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⑤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⑥其他情况19.质量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1)事故项目及参建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查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5)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6)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20.基坑施工的安全应急措施:(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2)如果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时,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如果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时,则应采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加大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3)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值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后卸土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若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时,应及时浇筑垫层或加厚垫层。(4)如果支护式结构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外回灌井、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取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进行处理。(5)对于轻微流沙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处理。严重流沙,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处理。(6)如果发生管涌,可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和支护墙间进行注浆。(7)对于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控制一般可采用回灌井、跟踪注浆等方法。对于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制的建筑,如果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的,可以采取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处理。(8)对于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增设回灌井、打设封闭桩或管线架空。21.重锤夯实或强夯地基施工前应检查:夯锤质量、尺寸、落距控制手段、排水设施及被夯地基的土质。施工中应检查落距、夯击遍数、夯点位置、夯击范围。施工结束后,检查被夯地基的强度并进行承载力检验。22.地基与基础工程包括的内容:①地基②基础③基坑支护④地下水控制⑤土方⑥边坡⑦地下防水。23.地下防水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内容:1)防水层的基层2掩盖的部位3)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等防水构造做法4)管道穿过防水层的封固部位5)渗排水层、盲沟和坑槽6)结构裂缝注浆处理部位7衬砌前围岩渗漏水处理部位8)基坑的超挖和回填。24.室内防水工程隐蔽验收记录的主要内容:①卷材、涂膜等防水层的搭接宽度和附加层②刚柔防水各层次之间的搭接情况③涂料涂层厚度、涂膜厚度、卷材厚度④管道、地漏等细部做法⑤卷材、涂料、涂膜等防水层的基层⑥密封防水处理部位25.开裂事故成因(1)由于施工措施、工艺不到位而造成砼构件表面或钢结构焊缝出现超过规范允许的裂缝;(2)施工荷载过重、砼养护不及时、模板拆除过早造成砼构件表面出现超过规范允许的裂缝。(3)对砼原材料、外加剂和配合比使用不严谨,使出场的混凝土自身存在缺陷而形成的裂缝(4)使用了和母材不匹配的焊接材料及与环境不对应的焊接参数和措施。26.屋面卷材起鼓。1)产生的原因:在卷材防水层中粘结不实的部位,窝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刚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2)治理措施:①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②直径l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随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贴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l00mm),压人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③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做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27.边坡塌方1、现象:边坡局部或大面积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的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2、原因:1)基坑开挖坡度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边坡失稳而塌方。2)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造成涌砂、涌泥、涌水,内聚力降低,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边坡内剪切应力增大,边坡土体承载力不足,土体失稳而塌方。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3、治理:①对基坑(槽)塌方,应清除塌方后采取临时性支护措施;②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应清除塌方后用块石填砌或用2:8、3:7灰土回填嵌补,与土接触部位做成台阶搭接,防止滑动;或将坡度改缓。③同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228.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①制定安全政策;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③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和实施④安全生产管理业绩考核;⑤安全管理业绩总结。29.干作业成孔灌注桩的孔底虚土多1、现象:成孔后孔底虚土过多,超过标准规定的不大于100mm的规定。2、治理:1)孔内做二次或多次投钻。即用钻一次投到设计标高,在原位旋转片刻,停止旋转静拔钻杆。2)用勺钻清理孔底虚土。3)如虚土是砂或砂卵石时,可先采用孔底浆拌合,然后再灌混凝土。4)采用孔底压力灌浆法、压力灌混凝土法及孔底夯实法解决。30.泥浆护壁灌注桩坍孔现象: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原因:1)护筒埋置太浅2)进尺速度太快3)撞击孔壁4)孔内水头高度不够或出现承压水5)下端孔坍塌泥浆比重不够6)炸药量过大防治:1)控制进尺,选用优质泥浆2)升高护筒、增大水头、用虹吸管连接等3)控制冲程高度和炸药用量4)探明坍孔位置,酌情回填再钻31.混凝土强度偏低现象:砼标准养护试块或现场检测强度,按规范标准评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原因:1)原材料材质不符合规定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3)拌制混凝土时投料计量有误4)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防治:(1)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符合标准规定(2)按法定检测单位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配制(3)按质量比准确计量投料(4)必须机械搅拌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加料顺序:粗骨料→水泥→细骨料→水(5)运输、振捣在初凝前进行(6)控制好浇筑、振捣质量(7)控制好养护32.基坑(槽)泡水(1)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2)治理:1)被水淹泡的基坑,应采取措施,将水引走排净;2)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刷边坡;3)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抛填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