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6分)睡眠与肥胖症①果蝇和小鼠是生物学家们最喜欢使用的两种实验动物,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和行为都足够复杂,基因也已经被研究得非常透彻了。相比之下,细菌的基因组虽然也被研究得很透彻,但细菌太简单了,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它们都没有,研究成果很难推广。②比如,果蝇也会像人一样暴饮暴食,变成一个“胖苍蝇”。很早就有科学家利用这一点,用果蝇作为模型动物来研究导致肥胖的遗传因素。其中,一个名为sNPF的神经多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神经细胞分泌的肽分子,这类分子通常由几十个氨基酸组成,专门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或者向体内的其他细胞发出指令。不少证据显示,这个sNPF与果蝇的进食行为密切相关。一位韩国科学家在2012年8月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遗传分册》上发表过一篇论文,证明如果通过遗传手段人为地增加sNPF基因的活性,可以让果蝇食欲大增,体重自然也就上去了。与此相反,如果降低该基因的活性,果蝇的食欲则会相应地下降。③既然如此,如果能发明出一种药,特异性地降低sNPF基因的活性,是不是就能帮助减肥呢?答案不是这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人体内是否也有这个基因,幸好研究证明答案是肯定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体内都含有一个和果蝇的sNPF基因功能类似的同源基因,学名叫做NPY。第一个问题解决了。④第二个问题是,这个NPY基因是否也能够导致人类暴饮暴食呢?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不能拿人来做实验,只有去麻烦一下和人类亲缘关系很近的小鼠了。实验结果表明,降低该基因的活性同样可以让小鼠食欲降低,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⑤要想以此为基因或者其受体为靶点制成减肥药,光有上面两条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该基因是否还有其他副作用。实验证明还真有,NPY基因编码的神经多肽除了能够调节小鼠的新陈代谢之外,还能影响小鼠的睡眠节律。⑥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奇怪。从进化论的角度看,睡眠和觅食这两种行为占用了动物的大部分时间,两者互相竞争有限的时间资源。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新陈代谢紊乱的人往往睡眠习惯也不好,这方面可以找到很多案例。问题在于,新陈代谢和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一句话解释不清楚,而NPY基因到底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未搞清,在此之前是不能随便开药方的。⑦既然如此,那就再去麻烦一下果蝇,研究一下sNPF基因是否会对果蝇的睡眠行为带来影响。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生物学家莱斯利·格里菲斯教授决定接受挑战,看看如果把果蝇的sNPF基因关掉会有什么结果。这个实验听起来似乎很复杂,但对于果蝇来说却只是一个常规小手术,这就是为什么生物学家们都喜欢果蝇的主要原因。⑧具体说,研究人员在果蝇的神经系统里引入了一个“温控阳离子通道”,当环境温度低于22摄氏度的时候这些神经细胞就被该通道激活,大量分泌sNPF神经多肽。当环境温度高于26摄氏度的时候这些神经细胞就会被抑制,停止分泌sNPF。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控制sNPF基因的活性,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在两者之间互换。⑨实验结果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当环境温度低于22摄氏度时,这些果蝇都仿佛变成了瞌睡虫,随时随地都能睡着,而且睡得很死,只有实在饿得不行的时候才醒来,随便吃几口饭就又再次入睡。当环境温度高于26摄氏度时,这些果蝇的吃饭和睡觉节奏便都恢复了正常,看不出太多的后遗症。⑩格里菲斯教授将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神经元》杂志2013年10月刊上。她在评价这个实验结果时认为,sNPF基因对果蝇睡眠的影响是如此强烈,说明这个多肽分子除了能够调节果蝇的新陈代谢速率外,很可能也是促使果蝇进入睡眠状态的重要信号分子。这个结论再次说明动物的新陈代谢和睡眠节奏是绑在一起的两种性状,彼此互相影响,难以分离。○11接下来,格里菲斯教授打算将主要精力放到sNPF基因的促进睡眠功能上来,试图搞清其背后的生化机制,为减肥药的研发扫清障碍。在此之前,我们只需记住睡眠质量会影响新陈代谢,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睡好。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解析】画线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sNPF的神经多肽”的本质特征作了概括说明,可以判断此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名为sNPF的神经多肽”这一概念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答案】(2分)下定义。给名为sNPF的神经多肽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这一神经多肽的内涵。2.研究人员给果蝇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手术?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格里菲斯教授得到了什么结论?(2分)【解析】解答第一问时,先确定研究员给果蝇做手术的内容出现在文章哪部分,从原文第⑧段“研究人员在果蝇的神经系统里引入了一个‘温控阳离子通道’……这样一来,研究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控制sNPF基因的活性……”中简单概括出来就行。解答第二问时,应在这个实验底下找答案,具体可在第⑩段找到关键句“她在评价这个实验结果时认为”,那么答案即为这句话后面的内容。【答案】(2分)在果蝇的神经系统里引入了一个“温控阳离子通道”,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来控制果蝇sNPF基因的活性。结论:sNPF多肽分子除了能够调节果蝇的新陈代谢速率外,很可能也是促使果蝇进入睡眠状态的重要信号分子。3.这篇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请从文中选取一例,作具体分析。(2分)【解析】题干给出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生动、有趣”,那么只要找出最能表现本文语言这方面特点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答案】(2分)示例一:“果蝇也会像人一样暴饮暴食,变成一个‘胖苍蝇’”这句话将果蝇人格化,果蝇也会暴饮暴食,也会长胖。语言生动形象。示例二:“当环境温度低于22摄氏度时,这些果蝇都仿佛变成了瞌睡虫。”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写出果蝇在温度低的情况下睡得很沉,如瞌睡虫一般。语言十分有趣。二、(’15崇左)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消化一块口香糖要多久?杜寒雨①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被告知,千万不要将口香糖吞到肚子里,因为它很难被消化,消化它至少要等上七八年。这实在有点可怕。想象一下,如果你在2008年的夏天吞了一块口香糖——那时你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到现在2015年,过去了7个年头,口香糖才刚刚被消化掉。②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吗?③口香糖主要由胶基、甜味剂、调味剂和软化剂组成。糖类和薄荷油一类的调味剂很容易被分解,然后被排出体外。同样,对人体消化系统来说,软化剂如植物油、甘油等也不是问题。其实,能在胃里经受住胃酸和消化酶“攻击”的只有胶基。④传统的口香糖胶基原料来自人心果树,这是一种常绿乔木,因果实纵剖面酷似人心而得名。不过,现在的大多数口香糖不再用人心果树的树胶来做胶基了,而改用其他的天然或者合成聚合物来代替,比如异丁橡胶。它也是制作汽车内胎的原料。并且,为了让口香糖具有某种弹性,生产口香糖的厂家们会调配不同的胶基配方来满足不同需求。⑤胶基能够承受唾液里的消化酶,即使一旦被吞下,胶基也会像普通食物一样被处理。消化系统会把胶基看成没有用处的东西,将其当做废品处理掉。而且,就算胶基不能“老老实实”被分解,这也不意味着口香糖能在你的肠胃里待上7年之久。如果被吞下的口香糖只是一小块,最后它一定会从消化系统排出体外。我们知道,金属做的直径小于2厘米的硬币都能从胃里顺利排出去,更何况一块小小的口香糖呢。而且口香糖很软,就更容易随着肠胃蠕动而移动位置了。⑥让口香糖在肚子里待7年这种情况发生的唯一可能是,口香糖数量极其庞大,但即使这样,一些症状比如便秘也会让人们尽早发现状况。1998年,就有3个孩子是因为慢性便秘被医生发现了他们肠胃里残留有口香糖。这些孩子吃了太多的口香糖,他们每天都能吃下五六块。不过没关系,医生很快就给清理出来了。(摘自《百科学说》,有删改)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2分)()A.口香糖B.口香糖的消化问题C.口香糖胶基的消化问题D.口香糖的组成部分【解析】文章在第①段提到口香糖至少要等上七八年才会消化,第②段提出质疑,第③~⑤段均是对口香糖的消化问题进行了说明,第⑥段对口香糖多长时间才能被消化进行了解说。由此可见,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口香糖的消化问题。【答案】(2分)B2.下列对说明文方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肠胃需要7年的时间来消化口香糖。B.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别对口香糖的组成部分及其被人体消化的情况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C.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口香糖胶基原料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D.第⑥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吃下数量庞大的口香糖会导致长时间残留在肠胃里。【解析】第①段中提到口香糖消化的时间是七八年,这只是家长用来劝阻孩子的说法,本文用来引出口香糖的消化时间问题,而不是具体的说明方法,所以A项错误。【答案】(2分)A3.下列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B.第③段“口香糖主要由胶基、甜味剂、调味剂和软化剂组成”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句意没有改变。C.现在所有口香糖的胶基改用其他的天然或者合成聚合物来代替。D.第②段用问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解析】A项,本文说明的是口香糖的消化时间问题,属于事理说明文,表述不对;B项,“主要”一词如果去掉了,说明口香糖只由这四种成分组成,而实际的情况是除了这四种还有其他次要成分,所以“主要”一词去掉后,句意就发生变化了;C项,具体内容出现在原文第④段的第二句,文章中表述的是“大多数”改用,而不是“全部”改用了,所以C项说法是不对的。【答案】(2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