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传染病防治培训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6年传染病防治培训资料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麻疹传染性很强。2010年全年报告了20例麻疹病例。病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随着口水、吐沫飞向体外,再经空气传播给其他孩子。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其发疹特点为先热后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隔离至出疹后10天。2、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经空气传播,儿童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干净如常。患病后产生免疫力。隔离期限:出疹后5天。2010年全年报告了42例风疹病例。3、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经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可有发热、头疼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轻微症状。皮疹初起为红色斑疹,数小时至一日演变为水泡疱疹成椭圆形,疱液清亮,一周内结痂,再数日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见于躯干。自发病三日后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混杂出现。水痘并发症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和水痘原发性肺炎。隔离期限: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脱落后7天。2010年全年报告了150例水痘病例。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经空气飞沫传播。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肿大,腮腺周围组织水肿,周围皮肤紧张发亮。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一旦发生并发症对孩子的健康影响较大。其并发症可能导致:1、男性睾丸炎2、女性卵巢炎3、脑膜脑炎隔离期限:至腮腺完全消肿后7天。2010年全年报告了16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轻为特征。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心力衰竭等,后果十分严重。发病3天内传染性最强。1、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其次是隐性感染者。动物亦可能为重要贮存宿主和中间宿主。病人从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可从患者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5—7天。2、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其次是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密切接触也是传播流感的途径之一。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3、人群易感性: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流感病毒出现时,各年龄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病后免疫约持续2年。流感病毒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故人可多次患流感。隔离期限:热退后2天6、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份为高发期。2010年我县共发生手足口病1455例,其中散居儿童961人,托幼机构375人,学生119人。发病年龄最大33岁,最小2月龄,集中分布于1-5岁,共计1155例,占总数的81.86%,男女患病比例为1.32:1。累计住院治疗40例,其中4例死亡,11例重症,25例普通病例;共痊愈出院36例,其余居家治疗。累计采集病例样本76份(其中疾控中心56份,县医院20份)。其中有72例已经反馈了结果:3份EV71,30份阴性、23份CoxA16、16份其他手足口病毒阳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县内幼儿园、托幼机构停班11个,关毕31所;小学停班2个,中学停班1个;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手足口症状一般比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通常在38℃左右,在患儿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引起死亡。隔离期限:确诊之日起21天。7、猩红热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起病急,体温上升,高者可达40℃。咽疼、呕吐、头痛等较常见。扁桃体、甚至悬雍垂及软腭处都有炎症及白色渗出物,颈前淋巴结肿大。皮疹广泛分布,针头大小稍隆起的点状红色皮疹,疹退后皮肤脱屑。其并发症有:急性肾小球肾炎和中毒性心肌炎等。隔离期限:咽峡炎和皮疹消退后7天。2010年全年报告了56例猩红热病例。针对以上7种常见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第一,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患儿要度过隔离期限后才可上学,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地方去,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第三,易感人群:有特效疫苗的传染病可以注射疫苗或口服一些药物预防。针对预防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时可以接种麻风腮疫苗;针对预防水痘传染病时可以接种水痘疫苗;针对预防流行性感冒传染病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目前预防手足口、猩红热传染病时我国无疫苗。第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第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要求勤剪指甲,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挑剔、吃清洁干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喝开水。要求教室清洁干净,注意班级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各处的垃圾,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地。第六,及时通风。对患儿居住的房间需开窗通风,最好是对流通风,患儿用的衣物、被褥应在阳光下曝晒。第七,疫情发生在学校时:学校加强晨、午、晚间检查,要求班级教师对当天不来学校的学生,要及时电话询问缺课原因,做好病因追踪。对可疑者应隔离观察,并告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第八,传染病流行期间要做好消毒工作。每天要进行空气消毒,并且好桌、椅、地面的消毒工作。注意消毒药物要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消毒的区域要宽泛,室内消毒结束后要先关闭门窗一小时后再开窗通风。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五、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