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组长:梁霞组员:常红娇、徐睿、王美玲、李斌、闫元政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B前言:过去四年我们的策略报告基本延续了统一的研究思路,从而维持行业研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保险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因此保险行业资产的周期调整相对经济波动具有滞后性,从而导致保险行业呈现后周期的特征。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利润对经营的影响远远小于现金流对经营的影响。按照企业规模和成立目的,我们将保险公司划分为五类:1、综合类、规模型保险公司(国字头、平安、太保、泰康、阳光、新华等)第一类保险公司主要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比较清晰,成立时间较早,过去20年积累了较大规模的资产,这类公司拥有庞大的保险资产,投资比较稳健,尤其注重保险资产的配置。2、银行类保险公司(建信、工银、农银、中邮等)第二类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渠道和股东背景,过去三年保费增速较快,资产累积的速度较快。这类公司是未来比较有潜力上升到第一梯队的公司。缺点是渠道过于单一,个险渠道相对较弱。3、平台类保险公司(安邦、华夏、生命、前海等)第三类保险公司过去三年保费迅速增长,这类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不高。这类公司在投资方面比较抢眼,而产品以高现值、高收益、短期化为主,退保和现金流压力较大,对投资要求较高。因此一旦银保出现较大下滑,现金流压力就会增加,预计下半年这类公司对电商平台的需求很大。4、合资类保险公司第四类公司过去20年难见抢眼的公司脱颖而出,由于合资股东的限制,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简单将这类公司定义为外国人在中国的PE投资。5、中小中资保险公司未来成长空间不清晰,能否做大做强更多取决于股东背景,我们认为未来这类保险公司的趋势是被收购或者转型为平台类公司。一、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1、市场的需求如今,保险已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财和保障措施之一。这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吸引众多国内外保险公司的关注。而加入世贸,意味着中国保险业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而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小组成员立足于中国保险行业的现状,探讨中国保险市场的需求及现状并给予分析,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为中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自1980年中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增长39.1%,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36.7亿元,同比增长1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658.4亿元,同比增长49.2%;截止2008年末,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由2007年的120家增加到13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45家,兼业代理机构136634家;保险业总资产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保险行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中国的保险业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营方式,重规模不重效益,贪大求全,专业性不强,缺乏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没有高效的资金运营渠道和手段。2.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开发体系。险种开发无论从速度、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3.专业人才欠缺,而又不注重培训储备,势必会给未来的竞争带来被动。4.保险法规有待完善,虽然《保险法》己于1997年颁布,但原则性的东西多,细则性的东西少,在操作上尚有许多盲点,不能满足保险业稳定发展的需要。【2015年中国保险深度为3.59%】根据保监会和各省区政府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初步测算出2015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为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看出多数人还是可以接收保险的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保险2、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比较从表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还是竞争挺大的。除了中国人寿,其它的保险市场占有率都挺小的,因此,我认为,保险公司应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人们对保险的认可程度。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预测我国保险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市场规模、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无论是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还是保险对国民经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保险市场却开始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方面老百姓对保险的依赖度在提高,一方面对保险业的不满也在增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保险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某些领域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保险业的发展似乎遭遇到了新的困难。现在保险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的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也给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诚信缺失严重以前一直以为是保险营销员不诚信,其实这是少数,大多是我们的高管不诚信,特别是基层保险公司高管,对保险代理人员的承诺不兑现,对保险公司员工不诚信,高管们今天吃开办费,明天换单位,有的人一连一年换五个单位。对广大投保人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有些高管不承诺赔付,人情赔、惜赔很多,有部分公司高管们首先自己没有法律意识,对保险法尚不熟悉,就能做保险公司高管,真是笑话。(二)市场混乱,监管自律不到位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十分混乱,代理手续费混乱,回扣,商业贿赂,洗钱等在保险业内出现多,恶性竞争越来越突出,整个保险市场特别是代理人市场很乱,我国保险监管机构本身没有发挥出重大作用,监管很不到位,一是省级保监局人手少,管不过来,二来地市级行业协会自律由于诸多原因落实很难,行业自律要发挥作用有待时日。(三)民众保险意识不高买保险为了什么?有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也有一般的工薪阶层,他们的回答大多简洁、干脆、直白---为了多赚钱。一句“为了赚钱”,也许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眼下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这也是前几年中国股市一路上扬时,开户人数也随之一路暴增,基金一经推出即被一抢而空的背后原因。人们把自己在职场朝九晚五的辛苦所得,在剔除柴米油盐的开支后,拿出一部分满期希望又心情复杂的投入了他本不熟悉的虚拟经济领域。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开始考虑稳健的投资方式,所以选择了短期的分红型保险,而忘记了保险真正存在的价值是保障,买保险就是为了保障。“保险是穷人才需要的东西,真正的富有者是不需要保险来保障的。”在业内,经常会有伙伴在开拓高端市场时听到这样的言论,让人哭笑不得,所以,高端保险本来是个很大的市场,但能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却只在少数。其实,相比普通大众,成功人士肩负着更重的使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为社会、为行业、为公司员工、为家庭成员创造价值,理所当然应获得完善的保障。但之所以现在大家有这样的认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对保险的功用认识不清。保险并不只是穷人的保障工具,成功人士也同样需要。保险是什么?李嘉诚说:“保险就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在四面楚歌时有条路。有钱时,钱不值钱;没钱时,人不值钱。要想让人永远值钱就必须让不值钱的钱变成值钱的钱。人寿保险恰能做到这一点!提早规划,提早安心。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大展拳脚。”保险是给生命定价的唯一的可靠的方法。有些人跟我讨论说,保险形象不好。我就不爱听这话了,我说你告诉我,哪个行业形象好?教师形象好吗?现在好吗?偶尔体罚,偶尔性侵犯。医生形象好吗?偶尔拿红包,偶尔乱开药。政府公务员形象好吗?贪污受贿不干正事。(四)保费较高,险种少以香港AIA(友邦香港)的一款“进升危疾保障计划”和中国人寿的“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12版)”为例来对比香港和内地的重疾险。AIA的产品涵盖了56中危疾(53钟严重疾病和3种非严重疾病),而国寿的产品涵盖了50中重大疾病(40种重大疾病和10种特种疾病)。虽然数量相差不是很多,但是根据其对疾病的定义来看,国寿的疾病限制条件多范围窄,保障力度和水平远不如AIA产品。AIA的这款产品的年交保费按投保时的投保年龄计算,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以10万港元的基本保额来说的话,一个30岁的男性年交保费957港元并连续10年交清,而国寿的这款以79064元人民币(1港币=0.7906人民币换算)为保额,一位30岁的男性年交保费为4308元并连续10年交清。从这两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香港的保费确实要比内地有吸引力,同样的保障,保费整整高了四倍多。国寿的这款产品在发生赔付时以订立保险合同时所确定的基本保险金额为上限,保额不具有时间价值;友邦的这款保险保额将在保单生效的首五个保单周年续保时自动增值,每年的增幅为主要保额的5%。AIA的产品包括三种非严重疾病,其赔付额分别为主要保额的10%、20%和50%;而国寿的产品中对特定疾病的赔付额都确定为保额的20%。(五)宣传不够,消费误区多很多时候看新闻,老是看到报道哪家公司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怎么就没看到新闻在播报时报道说某某公司给哪户人家送救命钱(理赔款)。曾问过一部分来办理保全业务的客户,你觉得保险怎么样?很大一部分人回答我朋友都说保险是骗人的。。我想说,保险,是保你赚钱的能力。马寅初博士说:“人寿保险不是保寿,是保护一个人的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因老、伤、死而灭失时,能用经济的力量来维持他的意思,所以保寿不是投机,不保寿确实真投机。我想说,如果媒体、政府多做一些正面宣传,让民众了解保障的意义。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因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不用报道那么因病致贫的新闻请求民众的捐款。在我们的政府还不能解决我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时候,保险是保障自己、保障家人最好的工具。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保险业的格局会不会因互联网而改变?听起来,这是一个没边没沿的设想,但今天,谁也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保险业的影响和渗透正日益加剧,不管是众险企将网销作为一个新兴渠道大力打磨以期带动转型发展,还是那些“搅局”的互联网企业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在网上“玩”保险,致力打造新保险王国,在网络经济时代下,新技术真的在给保险带来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乏力的保费增长还有待检验,但技术引领创新的趋势是明朗的。在今天的保险买卖关系中,客户还只是个被动的接受者,保险公司有什么产品,客户只能挑选什么,而且大多时候的选择还不是客户主动做的,而更多是由销售人员推荐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掌握更多主动权的经营者会以产品为中心,同时提升强化代理人的销售能力,而服务和客户关系维护也更多是基于销售的缘由,服务好了,关系维护好了,才会赢得客户的认可,增强与客户的粘性。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其实还只是一个意愿和口号,在现有的环境下基本很难实现。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不同的组合,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大公司、小公司在互联网销售的产品基本差不多,大部分互联网站都有一些价格上的比较,但是看不到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保险责任有没有差异,而且不同差异中可不可以筛选。我们的网络有没有费率分解的能力,无数个保险责任,能不能从商家处得到一目了然的答案?如果未来的第三方网站有一个很强大的精算团队,根据我所需要的风险进行量身定做,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的营销,二十保险风险的组合,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应该是真正的主导方,但是目前互联网保险销售中客户还不是主导方,而是被动的,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最关键的是价格,从价格表中我判断不出来它是否符合我的需求,除特定的保障功能外,那些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