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知识梳理二、重点难点讲解重点分析:(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背景:珍珠港事件后,二战规模扩大,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疯狂进逼,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步走向联合。2.标志: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3.意义: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斯大林格勒战役1.经过: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进攻。苏联军民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11月中旬转入反攻。1943年2月初,德军投降,苏联向德军展开进攻。2.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三)雅尔塔会议1.时间:1945年初2.参与国:苏、美、英3.地点:雅尔塔4.主要内容: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德国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5.作用: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的世界两极格局。雅尔塔会议加速了日本投降。(四)最后的胜利1.意大利投降:1943年,美英盟军进入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垮台,意大利新政府宣布投降并对德作战。2.德国投降(1)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个战场。美英军队和苏军攻入德国境内,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2)攻克柏林: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3)德国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5月8日。3.日本投降(1)背景: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亚洲各国人民也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猛烈进攻。(2)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4.二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1)原因: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②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一时,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③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④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反法西斯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战争。(2)影响: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3)历史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会重演;人民终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三、学法指导1.识图法:结合教材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两幅插图,加深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法西斯的必然灭亡。2.比较法:通过比较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后德国法西斯的战略态势的不同,深刻领会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3.联系法:通过联系中国历史中的抗日战争部分,明确日本法西斯灭亡是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结果。4.编制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1944年6月美英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在欧洲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四、中考命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考的重中之重,命题方式往往是以重大事件的地位或影响作为题干,考查慕尼黑会议、三个大规模突袭战例、《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以及日本投降等知识要点。综合大题往往是考查二战的进程(爆发、扩大、最大、转折、结束)和历史感想。需要特别注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相结合进行综合命题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五、中考试题分析例1.(2014·四川达州)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家宣言》等相关资料作为下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中东战争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可以确定活动的主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例2.(2014年·江苏扬州)2008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3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②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感悟能力。结合世界各国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最终打败法西斯可以确定①的正确的;通过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合作打败法西斯,可以确定②是错误的;结合历史和政治常识,可以确定③④是正确的。答案:C例3.(2014年·贵州贵阳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一个阶段,往往都是以进攻的一方发动突然袭击开始的。下列战役中,不属于突然袭击的军事行动是()A.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B.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C.法西斯日本进攻珍珠港D.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解析:本题考查对二战重大事件的比较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在战争中惯用的作战方式就是发动突然袭击,ABC就是明显的战例,而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进攻柏林时,苏德双方已经交战很久,是苏军反攻德军的结果,因此不属于突袭战例。答案:D例4.(2014·江苏泰州)从右图海报中,我们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企图称霸世界B.协约国集团将很快赢得“一战”胜利C.盟国的团结是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保证D.“华沙”组织要求团结一致对抗美国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图片的理能力。图中的大炮代表了反法西斯国家联盟,黑色的天空代表了法西斯国家,图片展示的内容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大炮共同驱散了法西斯的阴霾。答案:C例5.(2014·湖南岳阳)阅读下列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2)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柏林战役的胜利在二战中各有何重大意义?(3)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论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4)为了有效防止战争,建设和谐世界,请你指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解析:本题的第一问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几个大国共同参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包括欧洲战场的扩大(西欧到东欧)──德国突袭苏联和太平洋战场的扩大──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亚洲到太平洋)。第(2)问中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德军由进攻变为防御,因此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而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德国的彻底失败,二战的欧洲战场结束。(3)问需要证明的是“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因此需要举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进行合作的例子,而1942年建立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其中就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等。(4)问具有开放性,只要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设计标语即可,注意语言精练,简洁,醒目。参考答案:(1)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德国突袭苏联和日本偷袭珍珠港。(2)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柏林战役彻底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使法西斯德国投降,二战欧洲战事结束。(3)1942年1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或《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和平。(合乎题意即可)例5.(2014·安徽芜湖)小张是个军事迷,对战争中的新式武器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有不少困惑。他摘录了以下两段材料,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解决。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欧洲战场的争夺最为激烈。交战双方争相使用了各种新式武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45年8月6日早晨,保罗·蒂贝茨一行14人乘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天空霎时升起了恐怖的蘑菇云,广岛在顷刻间成为废墟,数万人当场死亡。3天以后,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投下,又有数万人当场丧生。后来,两地又有几十万人因此死亡。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他投下了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载《南方人物周刊》)请回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哪些?(2)原子弹是二战中杀伤力最大的新式武器。请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3)你对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有何认识?(4)结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现代战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和科技的关系,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又考查了课本的重点知识,体现了当前中考的命题趋向。(1)问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可以通过回忆课本的插图进行回答;(2)问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既不能过分夸大,更不能贬低,因为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但却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盟军伤亡的作用。(3)问要从悲剧的元凶进行考虑,虽然原子弹是美国给日本投放的,但是真正的元凶却是日本的法西斯政府。(4)战争中交战各国为了打败对方致力于发展科技,而科技导致了战争的残酷性。参考答案:(1)飞机、坦克等。(2)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性因素,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盟军伤亡的作用。(3)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4)关系:战争催生了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作者简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第二课堂》《考试报》《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现代教育导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报》《少儿智力开发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1000余篇。2005年参与编写中央教科所教学参考书(九上历史·地图出版社),并参与编写教学辅导用书30多部。2004获得山东新闻类稿件评选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青县教学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