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25)(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2011·苏州模拟)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读图,回答1~2题。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地域性原则2.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示地区的主要影响有A.A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增强B.海水淹没沿海低地C.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减少D.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3.(2010·广东高考)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读图,回答4~5题。4.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A.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B.耕作业、畜牧场、沼气池C.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D.畜牧场、耕作业、沼气池5.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内蒙古草原C.南方低山丘陵D.黄土高原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6.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7.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2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2011·青岛质检)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8~9题。8.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甲、丁、乙D.丁、丙、乙、甲9.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随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B.随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C.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上升D.随人口增加粮食产量有所下降11.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途径有①控制人口过快增长②严格控制各种资源的使用量③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与生态④实现工业产值的快速增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十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④⑤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材料:未能再循环的工业废物严重侵蚀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现在生产二氧化碳、家庭污水和其他“无毒”废物的速度超过了自然循环吸收它们的速度。我们还在大量地排放着有毒的废物,它们正积聚在土壤、空气和水中。后果是,我们正在破坏着自然环境(例如农作物被土壤退化以及空气和水的污染毁掉)和健康(例如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人工合成聚合物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的烟雾污染、饮用水污染以及家庭和学校地下的有毒垃圾堆污染)。在未来,污染的流行病学将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1)文中关于污染与环境自净能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________。(2分)A.环境污染速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B.环境污染速度低于环境自净能力C.环境污染速度与环境自净能力大体相当(2)文中提到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方面。(6分)(3)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_图中的曲线表示(a表示经济发展,b表示环境质量)。(2分)3(4)除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请列出四种主要的消费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1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1:从2009年起,新疆投资60亿元实施伊犁河谷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预计两年后将新增耕地320余万亩,为把伊犁河谷打造成我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奠定基础。材料2:下图为新疆部分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和伊犁河谷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1)指出左图中甲所在地区的名称,并分析其降水量小的原因,同时结合右图简要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8分)(2)根据右图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8分)(3)分析伊犁河谷的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6分)4解析与答案(25)1.C2.B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的“共同”二字即可作出正确选择。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3.B解析: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传统的处理一般是焚烧,现用来做饲料发展农区畜牧业,属于资源的利用。A、C选项与作物秸秆利用没有联系,题意未涉及作物的保护,故D不符题意。4.B解析:图中是生态农业模式,沼气池提供能源,牧场的粪便等是沼气池的原料,鱼塘的淤泥是农田的土壤来源,由此做出选择。5.C解析:沼气池和淡水鱼类生产最适宜的地区在南方,且低山丘陵地区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势来发展渔业和畜牧业。6.A7.D解析:第6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第7题,从图中可知②阶段为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8.B解析:从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酸雨危害集中在四川盆地、珠三角、长三角及浙江、福建沿海等地;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森林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长三角、太湖流域等地。9.C解析:森林锐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并使多种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10.A11.C解析:第10题,读图可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环境污染先加剧后减轻,工业产值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粮食产量上升。第11题,协调人口和环境的关系,要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控制人口数量,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12.D解析: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易造成土壤污染,海平面上升易造成土壤盐渍化。13.解析:第(1)题,环境污染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第(2)题,文中环境污染的后果主要体现在环境本身和农业、人体健康等方面。第(3)题,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是先污染后治理。第(4)题,日常生活中的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生活中排放的废气等。答案:(1)A(2)破坏自然环境破坏农业系统影响人类健康(3)D(4)使用塑料制品生活污水家庭汽车排放有污染的气体家庭燃煤排放有污染的气体使用含氟冰箱乱扔废弃物。14.解析:第(1)题,由左图可知,甲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降水少的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和地形阻挡两方面进行阐述。第(2)题,对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从山脉的走向、地势高低、山脉和谷地分布等方面进行。第(3)题,针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要因地制宜。答案:(1)准噶尔盆地。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伊犁河谷虽然远离海洋,但其向西(呈喇叭口形)敞开的地形,有利于接纳西风带来的气流,形成山地降水,从而成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湿岛”。(2)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的格局。(3)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措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合理灌溉,利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