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11页)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2.答题必须用钢笔、中性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题号选择题41424344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个1分共40分)本题答案汇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C.渡江战役的胜利D.一五计划的完成2.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周恩来B.朱德C.刘少奇D.毛泽东3.1951年,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的西藏代表团首席代表是()A.十世班禅B.达赖喇嘛C.阿沛·阿汪晋美D.九世班禅4.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11页)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B.和平解放西藏C.建立西藏自治区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5.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A.英法联军B.美国侵略军C.八国联军D.日本侵略者6.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法是()A、公私合营B、和平赎买C、强制没收D、全部购买7.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对手工业的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8.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工矿业B.农业C.商业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9、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①鞍山钢铁公司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④大庆油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10.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顺序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胜利③土地改革完成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11.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主要意义是()A.掀起了土地改革的新高潮B.总结了三大改造的胜利成果C.开创了党派之间平等协商的新形式D.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1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13.《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6年B.1958年C.1960年D.1962年14.如图所示,导致这种历史性错误的原因有:()①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③急于求成④苏联撕毁合同A.①②④B.①②③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3页(共11页)C.②③④D.①③④15、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朴D、人民公朴、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粉碎四人帮D.邓小平复出17.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D.三大改造18、右图反映了新中国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B.开展大跃进运动C.召开中共八大D.实施一五计划19、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在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2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A.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B.加快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全面发展C.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确定D.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2.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选择的省份是()A.广东、广西B.广东、福建C.江苏、浙江D.福建、江西23.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甲乙丙丁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4页(共11页)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D、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A地主减租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C走合作化道路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26、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三大改造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27、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格局是A小杂居、大聚居B大杂居、大聚居C.小杂居、小聚居D.大杂居、小聚居29.西藏今天已成为我国的()A商品粮基地B五大牧区之一C第二橡胶基地D盛产葡萄的基地30、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港澳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A、与中央的关系不同B、各自权限不同C、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D、社会制度不同31、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不属于八项主张内容的是()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B、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C、针对台独分子的活动,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是最佳方案D、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32、“和而不同”是孔子“仁”的思想体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这一思想主张()①万隆会议②中美关系正常化③我国重返联合国④巴以冲突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3.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5页(共11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4.APEC是指在中国举行的()A.世界贸易组织大会B.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亚运会D.世界妇女大会3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战线的成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代表权B、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C、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6.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37、“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A、电视B、电话C、计算机网络D、自动化技术38.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逐渐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科技B.教育C.文艺D.体育39.中国运动员走出国门,最先赢得界瞩目的体育项目是()A.排球B.射击C.乒乓球D.举重40.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A基本生活保障B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C医疗保险制度D社会保障体系第Ⅱ卷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60分)41.(12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1)据材料一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4分)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据此,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4分)材料三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11页)所有人远离饥饿。……——“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4分)42、【探究与创新10分】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分)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三例即可)(3分)一五时期我国在民主法治方面取得什么重大成就?(1分)(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3)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分)43、(11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图1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2)图2“乔的笑”反映了中国外交史上哪一事件?(1分)初二年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11页)(3)图3尼克松此次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什么文件?(1分)(4)图4与在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4分)(5)上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1分)44、阅读下列材料: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请回答:(1)歌词中的“妈港”是指什么地方?“母亲”又是指谁?(2分)(2)哪个国家掳去了“妈港”?“妈港”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2分)(3)“母亲”是按什么方针接她回来的?这一方针是由谁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前提是什么?(3分)(4)根据这一方针,“母亲”的另外哪一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1分)45、(9分)读〈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