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级中学中学高一历史学考条目解析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分封制①分封对象:王族(分封制的主体,代表国家燕、鲁)、功臣、先代贵族(代表国家宋)②诸侯权利:世袭统治权③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烽火戏诸侯)④积极作用: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消极影响:后来随着实力变化(原因是铁犁牛耕出现、各国变法等),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消弱。(2)宗法制①含义:宗法制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②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③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④意义:宗法制在此后的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bc)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秦的统一(b)①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②北: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岭南: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设郡,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地区)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这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统一的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ab)(1)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出现郡、县,秦朝确立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掌行政、军事、监察。郡下设县(少数民族地区称道)。分封制最大特点:中央垂直管理,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意义: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皇帝制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皇权的特点是至高无上。▲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西汉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2)唐朝三朝六部制(b)唐代中央设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互相制约,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后来又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三省宰相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决策失误。(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宋代设中书门下(即政事堂),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又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别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军事全和财政权。杭州高级中学中学高一历史学考条目解析2意义与唐代相同。(4)元朝的行省制度(b)元代设置十个行中书省(浙江当时属于江浙行省),即行省。另有单列的腹里和宣政院(藏族地区)。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事务呈报枢密院。中央掌握赋税征收、调动军队大权。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第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制度被废除。【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背景:明太祖废丞相,六部直属于皇帝,达到了高度集权,也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明成祖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内阁始终不是正式行政机构,没有取得法定地位,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皇帝为防止内阁演变为事实上的丞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2)清朝军机处(c)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后来扩大到处理政务。职能: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但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3】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积极作用: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等方面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鸦片战争的背景(b)外: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可能性),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必要性)。内: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减衰,闭关锁国,内部危机严重。【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1840—1842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斗争);1856—1860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1895日本挑起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条约主要内容危害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意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杭州高级中学中学高一历史学考条目解析3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即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资本输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黄海海战(b)时间:1894年9月,性质: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清军爱国将领: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珪。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北洋大臣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力量:邱逢甲、徐骧领导组成的义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军民联合作战。意义: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3、伟大的抗日战争【1】卢沟桥事变(b)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2】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b)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人遇害。日军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建立的原因: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建立的过程:1935年12月,中共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建立的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最终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b)(1)正面战场:①防御阶段:A.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平型关大捷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杭州高级中学中学高一历史学考条目解析4D.武汉会战(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②相持阶段:枣宜会战:1940年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影响: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2)敌后战场:1937年8月,中共在陕北洛川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发动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在相持阶段发动百团大战: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少数民族抗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1)胜利:①1945年春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任务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②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关东军;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反攻。③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书,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2)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②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的原因:内部:国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外部:世界反法西斯各大战场的相互配合。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为纲领)【2】武昌起义的爆发(b)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共进会和文学社的工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3】中华民国的成立(b)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项自由权利。③约法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④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助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⑤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杭州高级中学中学高一历史学考条目解析5②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促成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⑤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3、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c)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把德国侵占中国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背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召开:1921.7.23在上海、嘉兴南湖。内容:①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