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对该条约理解错误的是()①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②表明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③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④中苏双方都表示拥护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的中国外交,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题干材料“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可知,“中苏双方同意一致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表明了“中苏双方互助与合作的愿望”,①②正确。题干信息体现了中国实施的是结盟政策,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且在题干中体现不出,③④错误。答案:C2.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A.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建国之初的外交,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答案:C3.历史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展示了周恩来这位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以矫健的身姿活跃在世界外交舞台上的一系列事件。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提出或阐发的是()①“一边倒”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求同存异”方针④“另起炉-2-灶”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解析:①④是毛泽东提出的,他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所以排除①④。答案:B4.尽管美国人意识到“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但是美国还是在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联合公报上声明“无论邀请参加上述会议还是举行上述会议,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这表明美国()A.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在外交上承认中国B.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但在外交上拒绝承认中国C.没有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所以拒绝承认中国D.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准备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中美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无视一个拥有六亿人口的大国的存在是愚蠢的”表明美国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都不得被认为含有在任何未予以外交承认之情况下,予以外交承认之意”表明美国拒绝在外交上承认中国。答案:B5.中国一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坚持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①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为国际社会所倡导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之一③“一边倒”政策提出后,不利于发展对外关系④它可以为国内改革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意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一边倒”外交政策使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③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答案:B6.2014·华中模拟1967年,尼克松在《外交季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数以10亿计或许是全人类中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他的主旨是()A.提倡美国与中国结成友好同盟B.讽喻新中国的孤立无援C.主张各国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认为对中国的孤立政策是无益的解析:由题干中的“容不得”表明了尼克松认为对中国的政策不应是孤立政策。答案:D7.2014·合肥模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中美关系的改善-3-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欧共体国家反对美国控制解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阐述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了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政策的发展。答案:B8.和解是一个进程,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创造性地实现了冲突的转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是()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D.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析:中日之间的纠结点是历史问题,特别是战争问题。因为历史上日本侵华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答案:C9.新华网日内瓦2012年9月28日电正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21次会议28日表决通过摩洛哥、沙特等国提交的名为“叙利亚人权状况”的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投了反对票。此举表明中国()A.坚决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B.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反对周边国家干涉叙利亚内政解析:中国针对叙利亚问题持反对态度,表明中国坚持自己的外交原则不盲从。答案:C10.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当时中国()A.急于改善中美关系B.与美关系全面缓和C.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D.国际地位逐步提高解析: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等信息说明作者认为中国急于同美国改善关系;材料中并无中美关系全面缓和和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信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放弃“一边倒”方针。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答案:A11.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并可能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对这则材料,从日美关系角度解读,最为准确的-4-是()A.日本追随美国,亦步亦趋B.日本先于美国和中国正式建交C.日本既追随美国,又有外交自主倾向D.日美同盟濒于瓦解,日本摆脱美国控制解析:本题考查日美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可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并可能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欲改变传统的追随美国的做法,有了外交自主的倾向。答案:C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我国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它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问题的能力。“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即在国际交往中不受大国的制约而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外交方针,体现了A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学者提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而且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但也有学者指出:“其一,美国一次又一次地与中共为敌,排除了中共在美苏之间走‘第三条道路’的可能;其二,从中苏关系来看,‘一边倒’是获取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的必要条件;其三,世界上当时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执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帝国主义阵营,另一方面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力量的阵营,新中国没有重大的筹码,这其间没有中间道路可言。”试评材料中关于“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一边倒”战略使中国过分倚重苏联,从而受制于苏联;中国照搬苏联模式,影响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闭关和半闭关状态,从结果看付出了沉重代价。中国中断了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往来,使美国等国对中国实行敌视封锁政策,影响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导致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了解很少,一切以意识形态划线,四面出击。在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使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与世界发展的巨大反差。同意第二种观点:“一边倒”战略是新中国别无其他选择的明智选择。它为新中国赢得了主动地位和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为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作用;奠定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为我国迅速医治战争创伤,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援助和强有力的支持;为我国挫败美帝国主义包围与挑衅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和民族-5-尊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两种观点均有一定的合理性。综合前两种观点进行回答。14.2014·湖南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国的正常关系中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年(1955~1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136次会谈只达成了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南方人物周刊《百年中美潮》材料二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这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奥巴马上台后,一度对发展中美关系持积极态度……然而,才几个月过去,给人的感觉是,中美关系却是沿着与“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相反的方向滑动,出现了“倒振荡期”。于是,有人又把传统现实主义的逻辑搬出来,认为大国政治的悲剧必将在中、美之间上演;崛起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不可否认,传统现实主义的逻辑确实在影响着中美关系,而且在当今世界,这种逻辑也是难以摆脱的,尤其是在美国……“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几乎成了真理。……当《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的作者米尔斯海默用其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来审视中国和平崛起时,他得出了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结论。……然而,毕竟时代不同了,当今世界的大国,尤其是中美两国,不可能完全遵循那种逻辑行事。——刘建飞《中美关系: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1)请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聋子的对话”状况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对当时中国外交有何影响。(3)请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出大国政治的悲剧”的可能性。答案:(1)敌对的阵营及政策;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中美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等;朝鲜战争、台海危机等的影响;冷战思维作祟等。(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或有利于提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