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教学案专题3中国现代史第8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点一: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1)工业化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三.思维点拨——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其原因主要有:(1)群众运动性的经济建设模式,经济决策主观性强,夸大主观意识的作用,忽视客观经济规律。(2)过分强调公有化的程度,忽视了中国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3)用政治统率经济,要求经济建设服务于阶级斗争。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1)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2)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4.对外开放(1)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1990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三.思维点拨——中国由走苏联道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参看下图)四.难点突破(一)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格局及特点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2.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二)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三)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考点三: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网络二.核心梳理1.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①习俗: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②生活水平: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2)交通事业的进步①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②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3)电视事业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2.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交通事业三.思维点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命题者常通过与政治、经济相关的材料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在解此类题时,要紧紧抓住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社会特征来进行分析说明。一般而言,解答材料型选择题时,抓住题干材料的时间,回顾时代背景,然后采用排除法解答;若是材料解析题,可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思想理论、生产力水平等角度来分析。感悟高考:近3年高考真题汇编例1:(2012年高考江苏卷)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本题从我国政府对外债的认识入手考查国家政策的转变。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来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说明我国在重视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同时,也注意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关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贷款的史实,可以排除A、B两项。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说明国家发展不是依靠“民间融资”和“政府贷款”,排除D项。1969年之后我国长期不向国内外借债,联系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说明国家受“左”的思想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了思想,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政策也随之作出了改变。例2:(2012年高考安徽卷)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调整的影响,考查把历史材料置于历史背景下准确分析和阐释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数据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准确分析。从数据看,这期间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增长幅度都远高于城镇,联系1979~1984年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可看出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A项不符合史实且无材料依据;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误读材料,是迷惑项。例3:(2012年高考上海卷)下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A.加入人民公社B.分得土地C.承包土地D.加入合作社【答案】B【解析】从图中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判断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此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D项出现在社会主义改造中;A项出现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例4:(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35题)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例5:(2013年山东高考14题)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答案】D例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0题)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答案】A例7:(2013年天津高考9题)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答案】D例8:(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29题)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答案】D【答案】A例10:(2013年江苏高考6题)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答案】C例11:(2013年浙江高考18题)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答案】C例12:(2014年重庆卷)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以邓小平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钢铁、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例13:(2014年天津卷)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以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许多高校进行院系调整,特别是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故B项正确。例14:(2014年安徽卷)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本题以农民日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的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故选A。例15:(2014年北京卷)“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答案】C例16:(2014年全国大纲卷)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D【解析】本题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考查“大跃进”运动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1958年,二是农业高产的报道。某地农业的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排除A、B两项;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有所发展,但并不是事实,到目前材料中农业的产量也实现不了,故排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