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物理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专题四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运用第3课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3课时力学三大观点的综合应用1.动量定理的公式Ft=p′-p除表明两边大小、方向的关系外,还说明了两边的因果关系,即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与物体的初、末动量无必然联系.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而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方向跟合外力的冲量方向无必然联系.动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当F为变力时,F应是合外力对作用时间的平均值.2.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或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总动量p′);或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或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两物体动量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守恒条件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虽受外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③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3.解决力学问题的三个基本观点(1)力的观点:主要是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加速度或匀变速运动的问题.(2)动量的观点:主要应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求解,常涉及物体的受力和时间问题,以及相互作用物体的问题.(3)能量的观点:在涉及单个物体的受力和位移问题时,常用动能定理分析;在涉及系统内能量的转化问题时,常用能量守恒定律.1.力学规律的选用原则(1)单个物体:宜选用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若其中涉及时间的问题,应选用动量定理;若涉及位移的问题,应选用动能定理;若涉及加速度的问题,只能选用牛顿第二-2-定律.(2)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两个守恒定律,若涉及碰撞、爆炸、反冲等问题时,应选用动量守恒定律,然后再根据能量关系分析解决.2.系统化思维方法,就是根据众多的已知要素、事实,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将其各部分连接成整体的方法.(1)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即把几个过程合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如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比较复杂的运动.(2)对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物体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如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就是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系统).考向1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例1如图1所示,长为L的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平台的上平面光滑,平台上放有小物体A和B,两者彼此接触.物体A的上表面是半径为R(R≪L)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轨道顶端有一小物体C,A、B、C的质量均为m.现物体C从静止状态沿轨道下滑,已知在运动过程中,A、C始终保持接触.试求:图1(1)物体A和B刚分离时,物体B的速度;(2)物体A和B刚分离后,物体C所能达到距台面的最大高度;(3)判断物体A从平台左边还是右边落地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133gR,方向水平向右(2)34R(3)A从平台的左边落地解析(1)设C物体到达最低点的速度是vC,A、B、C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内机械能守恒.mvA+mvB-mvC=0①mgR=12mv2A+12mv2B+12mv2C②在C物体到达最低点之前一直有:vA=vB③联立①②③解得:vB=133gR,方向水平向右④(2)设C能够到达轨道最大高度为h,A、C此时的水平速度相等,设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对系统应用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规律可得:mvB-2mv=0⑤-3-mgR=mgh+12mv2B+12·2mv2⑥联立⑤⑥式解得:h=34R⑦(3)因为A与B脱离接触后B的速度向右,A、C的总动量是向左的,又R≪L,所以A从平台的左边落地.如图2,半径R=0.8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D与长为L=6m的水平面相切于D点,质量M=1.0kg的小滑块A从圆弧顶点C由静止释放,到达最低点后,与D点右侧m=0.5kg的静止物块B相碰,碰后A的速度变为vA=2.0m/s,仍向右运动.已知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若B与E处的竖直挡板相碰,没有机械能损失,取g=10m/s2.求:图2(1)滑块A刚到达圆弧的最低点D时对圆弧的压力;(2)滑块B被碰后瞬间的速度;(3)讨论两滑块是否能发生第二次碰撞.答案(1)30N,方向竖直向下(2)4m/s(3)见解析解析(1)设小滑块运动到D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12Mv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v2R联立解得小滑块在D点所受支持力FN=30N由牛顿第三定律有,小滑块在D点时对圆弧的压力为30N,方向竖直向下.(2)设B滑块被碰后的速度为vB,由动量守恒定律:Mv=MvA+mvB解得小滑块在D点右侧碰后的速度vB=4m/s(3)讨论:由于B物块的速度较大,如果它们能再次相碰一定发生在B从竖直挡板弹回后,假设两物块能运动到最后停止,达到最大的路程,则对于A物块-μMgsA=0-12Mv2A解得sA=2m对于B物块,由于B与竖直挡板的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则-μmgsB=0-12mv2B解得sB=8m(即从E点返回2m)-4-由于sA+sB=10m2×6m=12m,故它们停止运动时仍相距2m,不能发生第二次碰撞.考向2动量和能量观点在电学中的应用例2如图3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位于竖直平面内,x轴与绝缘的水平面重合,在y轴右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2=8×10-3kg的不带电小物块静止在原点O,A点距O点l=0.045m,质量m1=1×10-3kg的带电小物块以初速度v0=0.5m/s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在O点与m2发生正碰并把部分电量转移到m2上,碰撞后m2的速度为0.1m/s,此后不再考虑m1、m2间的库仑力.已知电场强度E=40N/C,小物块m1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取g=10m/s2,求:图3(1)碰后m1的速度;(2)若碰后m2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恰好通过P点,OP与x轴的夹角θ=30°,OP长为lOP=0.4m,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3)其他条件不变,若改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使m2能与m1再次相碰,求B′的大小?答案(1)-0.4m/s,方向水平向左(2)1T(3)0.25T解析(1)m1与m2碰前速度为v1,由动能定理-μm1gl=12m1v21-12m1v20代入数据解得:v1=0.4m/s设v2=0.1m/s,m1、m2正碰,由动量守恒有:m1v1=m1v1′+m2v2代入数据得:v1′=-0.4m/s,方向水平向左(2)m2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qE=m2g得:q=2×10-3C粒子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设其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则qv2B=m2v22R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有:R=lOP解得:B=1T(3)当m2经过y轴时速度水平向左,离开电场后做平抛运动,m1碰后做匀减速运动.m1匀减速运动至停,其平均速度为:v=12v1′=0.2m/sv2=0.1m/s,-5-所以m2在m1停止后与其相碰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1g=m1am1停止后离O点距离:s=v1′22a则m2平抛的时间:t=sv2平抛的高度:h=12gt2设m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有:R′=12h由qv2B′=m2v22R′,联立得:B′=0.25T如图4所示,LMN是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光滑绝缘轨道,MN水平且足够长,LM下端与MN相切.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m带正电小球A从LM上距水平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在A球进入水平轨道之前,由于A、B两球相距较远,相互作用力可认为零,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A、B两球间相互作用视为静电作用.带电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已知A、B两球始终没有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4(1)A球刚进入水平轨道的速度大小;(2)A、B两球相距最近时,A、B两球系统的电势能Ep;(3)A、B两球最终的速度vA、vB大小.答案(1)2gh(2)23mgh(3)132gh432gh解析(1)对A球下滑的过程,据机械能守恒得:2mgh=12·2mv20解得:v0=2gh(2)A球进入水平轨道后,两球系统动量守恒,当两球相距最近时共速:2mv0=(2m+m)v解得:v=23v0=232gh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2mgh=12(2m+m)v2+Ep,得:Ep=23mgh(3)当两球相距最近之后,在静电斥力作用下相互远离,两球距离足够远时,相互作用力为零,-6-系统势能也为零,速度达到稳定.2mv0=2mvA+mvB,12×2mv20=12×2mv2A+12mv2B得:vA=13v0=132gh,vB=43v0=432gh.8.综合应用力学三大观点解决多过程问题例3(18分)如图5所示,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够长)与半径为R=0.8m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BCD在B点相切,D点为半圆轨道最高点.A点的右侧等高地放置着一个长为L=20m、逆时针转动且速度为v=10m/s的传送带.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接.甲的质量为m1=3kg,乙的质量为m2=1kg,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乙,烧断细线,甲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并可以通过D点,且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等于甲的重力.传送带与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甲、乙两物体可看作质点.图5(1)求甲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2)若甲固定,乙不固定,细线烧断后乙可以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求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求甲和乙能否再次在AB面上水平碰撞?若碰撞,求再次碰撞时甲、乙的速度;若不会再次碰撞,请说明原因.-7-解析(1)设甲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为v0,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m1v20=m1g·2R+12m1v2D在最高点D,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m1g=m1v2DR联立解得:v0=43m/s(4分)(2)甲固定,烧断细线后乙的速度大小为v乙,由能量守恒得Ep=12m1v20=12m2v2乙得v乙=12m/s(2分)之后乙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μm2g=m2a得a=6m/s2(2分)乙速度为零时离A端最远,最远距离为:s=v2乙2a=12m20m(2分)即乙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12m.(3)甲、乙均不固定,烧断细线后,设甲、乙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甲、乙分离瞬间动量守恒:m1v1=m2v2甲、乙弹簧组成的系统能量守恒:Ep=12m1v20=12m1v21+12m2v22解得:v1=23m/s,v2=63m/s(2分)甲沿轨道上滑时,设上滑最高点高度为h,则12m1v21=m1gh,得h=0.6m0.8m(2分)-8-则甲上滑不到等圆心位置就会返回,返回AB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是v1=23m/s(1分)乙滑上传送带,因v2=63m/s12m/s,则乙先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后向左匀加速.由对称性可知乙返回AB面上时速度大小仍然为v2=63m/s(1分)故甲、乙会再次相撞,碰撞时甲的速度为23m/s,方向向右,乙的速度为63m/s,方向向左(2分)答案(1)43m/s(2)12m(3)见解析(限时:15分钟,满分18分)(2014·广东·35)如图6所示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光滑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1=2s至t2=4s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m=1kg,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段长L=4m,g取10m/s2,P1、P2和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图6(1)若v1=6m/s,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v1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E.答案(1)3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