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高三历史测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5年11月湛江十中高三文科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24、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不由王权直接管辖D.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25、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A.中央官员的都是从地方官员选拔B.从中央到地方都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C.不再以门第选官,打破世家大族垄断D.张九龄认识到科举制选官的不足之处26、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全国第一C.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D.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27、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A.死守华夷之辨的陈旧观念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D.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28、孙中山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不仅仅在于本身‘革命’,而在于适应了‘生死竞争’,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C.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D.顺应了中国建立民主社会的潮流29、抗日战争时期,贵州贵阳人口从12万猛增至35万,商号8年间增加2.82倍,资本扩大115.9倍。1941年7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贵阳由县升格为市。这一记载最能说明A.抗战时期贵阳经济迅速发展B.抗战时期人口由沿海迅速向西南迁移C.近代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有所缓解D.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和发展经济的态度30、《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2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A.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B.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原则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31、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A.代议制民主B.联邦制机制C.总统制政体D.两党制特色32、1865年恩格斯在分析德国经济时写到:“普鲁士的的资产阶级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自己的工业活动的领域中依赖政府到什么程度。租让权及行政上的控制像噩梦一样压迫他们。”恩格斯的这一分析A.找到了德意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B.强调普鲁士应该担负起领导统一的重任C.对威权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足D.为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指明方向33、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两人互称对方为“先生”,这是66年来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表明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官方交流、维持现状C.相互尊重、加强沟通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34、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是A、土地改革——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合法席位C、万隆会议——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D、抗美援朝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35、战国屈原创造了新文学体裁——“楚辞”,下列那部作品与屈原的《离骚》不属于同一风格A、雪莱《西风颂》B、拜伦《唐璜》C、海明威《老人与海》D、雨果《巴黎圣母院》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察上图,提取两项19世纪有关广东地区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45、46、47、48四道题任选一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囤积,王安石在淮、浙、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都运各地“上供”的物质。(1)根据材料一,商鞅为发展秦国经济采取的措施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材料二反映的王安石变法措施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7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商鞅与王安石在经济思想上的相似之处。为达到这一目的,王安石还采取了哪一措施,意义何在?(8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出版法(节录)(一九三零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布)第四章出版品登载事项之限制第十九条出版品不得为下列各款之记载:一意图破坏中国国民党或者三民主义者;二意图颠覆国民政府或者损害中华民国利益者;三意图破坏公共秩序者;第二十条出版品不得刊登禁止公开诉讼事件之辩论。第二十一条战时或遇有变乱及其他特殊必要时,得依国民政府之所定,禁止或限制出版品关于军事或外交事项之登载。4材料二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节录)(一九三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公布)第一条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死刑;扰乱治安者;私通外国图谋扰乱治安者;勾结叛徒图谋扰乱治安者;煽惑军人不守纪律放弃职务者或与叛徒勾结者。第二条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煽惑他人扰乱治安或与叛徒勾结者;以文字图画或演说为叛国之宣传者。……第六条以危害民国为目的而组织团体或集会或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之主义者,处五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材料原载于《东方杂志》第28卷第三号(1931年2月10日发行)(一)、根据材料一,概括《出版法》的规定说明的问题。(6分)(二)、根据材料二,说明《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的量刑依据。分析两部法律的实质。(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南京失守后,蒋介石连续召开军事会议,检讨前期抗战的得失,确定以后的作战方针,并对“持久消耗战”的战略方针作出具体解释。他说:“我们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对于中国抗战战略态势发展的预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两党采取的抗战路线及其原因。(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三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此称为“百团大战”。材料二、1959年回到故乡,他看到虚假的统计数字下群众饥饿浮肿的情况,难过得流下眼泪。尽管一些老友已提醒他“功高震主”、“言多必失”,他却仍然全然不顾。彭德怀还把一位老红军赠来的诗修改了一下,拿来对“大炼钢铁”提出尖锐的批判——“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尽管为此受到批判,他却在亿万人民心目中树立起丰碑。(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百团大战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一些老友提醒彭德怀“功高震主”“言多必失”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7分)5湛江第十中学2015-2016学年2015年11月高三文科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2)4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密封线内请勿答题班别: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641、观察上图,提取两项19世纪有关广东地区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45/46/47/48请写上所答题号(1)(2)72015年11月高三历史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DABCABCCBC40、(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6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6分)(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1分)41、(1)信息:①广东地区居民迁出逐渐增多;②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③到城镇从事工商业的增多;④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2)说明:①国门被打开和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③民族资本主义兴起;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3)、总结:①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影响;②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活动影响。45、(1)影响:①促进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②重农抑商称为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4分)意义: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控和对民众的剥削,便利市民的生活。(3分)(2)、相似之处:抑制商业的发展。(2分)措施: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3分)意义: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46、(1)、说明问题:国民政府最大限度地限制人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